王維花
摘 要: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之精髓,是歷代大家對道德、思想、人性、倫理等方面的理論精華,誦讀國學經典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強人性中真善美的體現。對于小學生而言,誦讀國學經典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語文綜合能力,是小學生養成教育中非常具有實效性的一種培養方式。
關鍵詞:經典誦讀;小學生;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的教育。近年來,我國在傳統國學教育上越發重視,孔孟思想精髓教育開始在小學校園普及,國學思想深入人心,這是我國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可,也是小學生養成教育中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本文將分析國學經典誦讀對于小學生養成教育的意義所在。
一、規范小學生的意識行為
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學生處于家長容易嬌慣的年紀,難免在生活中有不好的意識行為,有的同學在吃穿方面攀比,感恩意識薄弱。誦讀國學經典著作能夠有效規范小學生的意識行為,在不斷地朗讀背誦中教師將文意用白話詳細解釋給學生,讓他們知道我國古代圣賢是如何在生活中做人行事的,明白為何有的人能夠被稱之為圣人。例如有人在衣著飲食方面有著過分奢靡攀比之心,《弟子規》中有“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意為穿衣貴在整潔而不是奢華,穿衣要和自己的家境相稱,告誡學生不要在穿衣上進行攀比;在飲食上《弟子規》中有“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的教誨,教育同學們不要在飲食上過分挑揀,吃飯要適量,不要超過平時的飯量,避免浪費。而對于孝,《弟子規》更是將其放在首要位置,講求“首孝悌,次謹信”這是教育人應該以孝為大,尊重父母、善待父母、理解父母。小學生的意識行為還處在不斷發展的階段,接受正確的教育對其好的意識行為的養成是極具幫助的,這也是當代小學生需要學習的為人處世的道理,這符合新課改環境下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要求。
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大量閱讀國學經典著作,不僅能夠讓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意識行為,也是提高他們語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國學經典中的文字運用和語法組合都是很有思考意義的,在學生不斷地朗讀背誦和教師的講解之中,他們對于這些著作中的語法形式、語言技巧都有了一定了解和認識,這對今后的語文學習是極有幫助的。
小學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理解能力,注重讓學生積累知識、豐富語言,而國學經典正是這些能力的集合之作,文中往往用簡練、充實的語言講述豐富的人生知識,朗誦過程之中增加了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這正是小學語文能力培養的關鍵之所在,誦讀國學經典是養成教育中,學生提升自身語文能力的重要一環。
三、提升學生記憶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人在13歲之前處在記憶水平、記憶能力的巔峰期,這一階段正是小學齡段,小學生的語文知識記憶來源于對文學作品的不斷閱讀和背誦,背誦文章對于這一年齡段的學生來講并非難事,而且大量背誦這些極具教育意義的國學經典對小學生的記憶力是有幫助的。研究證明,學生對文學作品例如詩歌文學集等的背誦越多,積累量越大,自身的記憶力就會越好,這是不斷磨煉自身記憶力的辦法。從每天只能背一首古詩慢慢到每天能背幾首,記憶能力不斷加強,這得益于每天都誦讀大量的經典名著,國學經典的誦讀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烘托校園文學氛圍,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校園建設中一直倡導建立文化校園,讓學校從外部環境到內部教學內容都充滿文化,這種文化取決于學校的教學,但同樣也深受校園整體的學習氛圍影響。大力倡導誦讀經典國學名著讓校園處處是儒雅文明的氛圍,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一個良好的具有文化底蘊的校園氛圍,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重要保障,這也是為什么近些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在小學校園開展經典文學的誦讀活動,其本意就是營造一個適合于低年級學生成長發展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從小就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成長階段就體會到人生中素養的重要性。
五、了解中華歷史,豐富歷史知識
很多國學名著對于當朝當代的歷史事件都有涉及,小學生在不斷聽老師講解和自我誦讀這些名著的過程中,對于中華歷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明白了朝代興衰之由來,了解了在歷史上的畫下濃墨重彩的歷史名人,這對于小學生的文化閱歷是一種培養,不僅豐富了他們的文學知識,也讓他們簡單地了解了我國古文化的源遠流長,加深了對國家、對民族的認識。
總之,誦讀國學名著不僅能夠讓小學生規范自身的行為意識,同時也能帶來語文學習上的極大幫助,讓學生從更多方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懂得更多中華傳統美德,這對于養成教育來說是最好的方式,這些國學名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小學生作為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更應該從小接受傳統文化中好的思想教育,這對于其以后的學習生活乃至未來人生軌跡都有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思想行為習慣要從小打好基礎,讓經典國學名著發揮它們教育后人的功效,也是這些名著作者的創作意圖。
參考文獻:
[1]三石,趙春暉.國學誦讀[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5.
[2]李海霞.加強素質教育 培養優秀人才[J].黑河教育,2017(7).
[3]羅錦亮.以經典誦讀促進養成教育的嘗試[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4).
[4]劉文娟.國學經典誦讀校本課程開發的幾點思考[J].生活教育,2014(S2):103.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