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被越來越重視,課程體系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課程改革的方向其實都是有著相似的發展趨勢與特點,比如: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強調培養能力;強調課程的整合性,比如現在非常“流行的”合融課程等等。世界各國的課程標準中出現了“關注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核心能力”的趨勢,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key competencies)的研究和模型的制定。核心素養變成了現今教育界炙手可熱的話題。
關鍵詞:繪本;課程;核心素養
春華秋實,歲月如歌,教書也到了第五個年頭了,這其中有喜有優,但看著學生漸漸成長,每天與一群朝氣蓬勃,充滿陽光的孩子在一起,青春年華——人生的精華傾注于此,又有何憾!
記得走上崗位前,一位長者告誡我,要做個有智慧的教師,當班主任尤其是。因為教育不同于工廠做產品,壞了可以廢棄,或者重新修理,但學生呢?那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我們做不好,會葬送了他們的一生,這又是多大的一筆良心債。
我想這正是教師的神圣之處,而這神圣更彰顯責任的重大……因此,一直以來,我都朝著這個目標努力,做個真正的教育有心人。
一個星期五的中午,我和往常一樣去班里看班,進入教室,小琳就跑過來對我說:“絲絲哭了!”我說:“因為什么啊?”好幾個同學都和我說,是我們班小丁把她的唇膏偷走了并且使用了,而且還有同學親眼看到了,可當我問小丁是這樣的嗎,她很堅定地說是自己買的。我必須弄清楚,問道:“你是不是在哪撿到的或者不小心拿錯了?”聽見我的問話,小丁同學臉上一陣緋紅,點了點頭,說:“老師,我在絲絲桌子下撿到的。”我微笑著說:“撿到東西要還給同學,要拾金不昧,而且生活用品也不能亂用啊,也不知道是誰的,萬一傳染上點什么病怎么辦啊?你說是不是?”她點點頭對我說:“老師,我去向絲絲道歉,下周一我買一個新的還給她可以嗎?”我笑著說:“當然可以啦,老師相信你。”
周一,我剛進班門,就見小丁同學朝我奔來,滿臉燦爛的笑容,高興地說:“老師,我已經道歉了而且還給她新的了。”我撫摸著他的頭說:“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心想:事情的原因和過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認識了錯誤并及時地改正了。后來在她的周記中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我不會辜負老師對我的信任,老師我愛您!”我很高興,因為我善待了學生的一次錯誤,維護了學生的自尊,我贏得了學生的愛,我感覺自己非常快樂。
我想這份情感,就是在這么一種不經意中拾得的,它顯得那么珍貴,那么純真,它告誡我:我面對的是一群純潔、活潑的生命,應時時刻刻做個教育教學的有心人。
教育的神圣使命不但在于傳承文明,而且還在于培養創造文明的一代新人,社會期盼教育為培養未來創造性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的途徑也不是單一的,既然要做個有心人,就不能放過任何細節,平時我還非常注重班級文化對學生教育學習的影響,經常不斷地構思設計班里的文化建設,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猜您肯定想問,“你就沒有定不下題材的時候嗎?”我想說如果你有心,靈感就在不經意間。
在一個周末,我和家人去一家自助餐廳吃飯,一進餐廳就讓我感覺到了家一般的溫馨,不管是餐廳的布置,還是員工之間的融洽氣氛,都讓你感覺很舒服,而且客人很多,看起來生意不錯的樣子,來不及多想,就先去用餐了。
用餐期間更是讓我感受到了員工之間的親切、團結和默契。我不禁暗暗佩服起這家餐廳的管理者來。因為對于同樣身為一個管理者的我來說,他們這種氛圍正是我在班級中努力營造的。我認為一個班級的管理和對一個單位的管理雖然內容不同,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正在我疑惑思考的時候,無意間地一瞥,讓我找到了答案。
在餐廳周圍的墻上記錄了餐廳員工豐富多彩的生活,有些活動顧客也能參與進去。有員工寄語,他們之間相互鼓勵,相互關心,真心祝福的話語,能讓我深刻感受到他們之間那種真摯的情感;還有員工風采,上面記錄了他們去各地游玩,各種活動中精彩或搞笑瞬間,那一張張笑臉能讓我感受到他們那時的愉快和美好,看完之后突然發現自己的嘴角竟也不自覺間微微翹起,有了弧度;還有許愿墻,有員工的,有顧客的,看著那上面一個個美好的愿望,竟覺得生活是那么美好……家人的呼喚使我回過神來,我的心里樂開了花,心想我的班級文化建設又有素材了。
回到班級后,我把想法和班干部說了,并分配好任務,各負其責,一天的時間就布置好了,把班級后墻的兩塊信息欄用彩紙貼上做底,用剪紙剪成了“我們的風采”及“我們的寄語”等字樣,色彩鮮艷,給班級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第二天,同學們就爭先恐后的把自己的愿望、對同學的祝福或者一起共勉的話語,或一些名言警句、哲理紛紛貼到了“我們的寄語”,五顏六色的便利貼又給班級增色不少,每天都有同學站在后墻駐足觀看。慢慢地我發現,此舉可謂是一舉數得,在小升初的緊要關頭,這些語言不僅拉近了同學們之間的距離,鼓勵大家一起奮斗,還營造了好的班風、學風,并且無形之中幫助同學們積累了很多名言警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為備戰期末考又多了一分幫助。
在“我們的風采”一欄中,我們把平時的一些活動的照片放在了上面,有大家一起采摘時歡樂和狼狽,也有大家在運動場上的揮汗如雨和頑強拼搏,還有一些班級獎狀,大家的獲獎作文,平時好的周記、摘抄。這些會不定期更換,所以也激勵了學生的上進心,形成了互相學習,你追我趕的局面。經常有學生在課間閑暇時,站在照片面前或傻笑或陷入沉思,因為那上面記錄了他們一個學期的心路歷程。
正所謂“德高為范,學高為師”,學生是一群可塑性很強的群體,一切大道理如果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都是大話、空話。所以,做個教育的有心人,關鍵還是在行動。而對于我一個教育的入門者來說,一切都還剛剛起步,但我一直以此為目標,一直朝這個目標努力。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心靈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堅定,在路上,用我心靈的呼聲,只為伴著我的人。”做教育的有心人,在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教育的有心人,我用行動來證明。
作者簡介:謝瑩,女,26歲,小學二級教師,任教于湖北省十堰市房縣東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