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唄、花唄、白條、微粒貸等等都會影響個人征信
“不管是小貸公司、金融消費公司還是互聯網貸款平臺,它們的特點都是每做一次貸款就會抓取一次征信。
如果銀行發現客戶近期征信查詢次數非常頻繁,或會判斷這個人資金非常短缺,進而影響貸款特別是信用貸款。
如果頻繁使用每筆幾十、幾百塊的消費,或許銀行會懷疑你的消費理念太超前。”
——某銀行負責消費貸的工作人員

有信用走遍天下,無信用寸步難行。如今,這樣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隨著百姓的信用意識大大提升,大家越來越重視自己的信用身份,生怕留下不良記錄,在日常生活中碰壁。在移動支付鋪天蓋地的時代,即使沒有在網絡平臺借過款,也或多或少用過花唄、白條這樣的支付方式。那么,使用花唄、白條、微粒貸等到底是否會影響貸款呢?
32歲的成都人羅先生用按揭的方式買了首套房。在一家銀行把貸款辦下來后,他發現原本銀行首套房起始上浮利率是15%,但他辦下來卻是20%,而銀行工作人員給出的原因是“銀行給他的個人征信評級太低”。
羅先生提到,今年2月初,他去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打了個人征信報告,上面可以看到信用卡和支付寶借唄的還款記錄。羅立表示,由于自己在做生意,所以一直非常注意個人征信問題,因為很早就考慮到要購房,所以此前所有的經營性貸款都沒有以自己的名義去貸。除了使用信用卡和螞蟻金服的花唄、借唄產品,其他網絡消費類產品羅先生都沒有使用過,且從未出現逾期。在個人收入方面,他也表示沒問題,自己的月收入是月供的幾倍。
羅先生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導致個人征信評級太低,“難道是花唄、借唄一類的網絡消費貸款產品影響了個人征信?”。
使用花唄、白條、微粒貸一類的平臺產品是否真的會影響個人征信從而影響貸款?
螞蟻金融客服表示,支付寶花唄是螞蟻金服小微小貸平臺推給消費者“這月買、下月還”在線消費金融服務的一款產品,本質上屬于“信用消費”。目前支付寶花唄的消費記錄不會上報征信,但如果用戶收到系統隨機推送的“一鍵提額”升級任務消息,點開并同意《個人信用報告查詢授權書》,完成任務后用戶花唄會提額,此后該用戶的花唄會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統。借唄是由螞蟻金服推出的一款用于個人消費的借款服務,如果使用借唄,用戶的借款和還款情況會上傳至個人征信報告,其在征信里體現的是“網商銀行”的經營性貸款。
京東方面,京東白條是京東商城推出的個人消費貸款服務,其上報主體是重慶兩江新區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京東客服表示,只要用戶每月按時還款,白條消費就不會上征信,如果逾期就會在征信上體現。
騰訊方面,微粒貸客服表示,微粒貸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統,其上報主體是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屬于銀行資質。即用戶使用微粒貸,實則是向微眾銀行申請貸款。
某銀行負責消費貸的工作人員詳述了銀行對個人征信的評級流程:銀行在辦理每一筆貸款時都會查詢客戶征信,花唄、白條、微粒貸等一類產品,在征信系統里面顯示出來的都是消費貸款。銀行通常是和客戶進行面談從而去判斷這筆貸款的具體用途及通過什么平臺產生的。
她提到,銀行會特別關注客戶征信報告上近半年的大額消費貸款項目,因為銀行擔心這筆大額消費類貸款流入禁止性領域,比如付房貸首付,“銀行放房貸時要判斷客戶是否有還款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首付款需要自有資金。”
除了看重近半年的大額消費貸款項目,客戶的近期征信查詢次數也是影響銀行對客戶征信進行評級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小貸公司、金融消費公司還是知名的互聯網貸款平臺,它們的特點都是每做一次貸款就會抓取一次征信。”她提到,如果銀行發現客戶近期征信查詢次數非常頻繁,就會判斷這個人資金非常短缺,進而影響貸款特別是信用貸款。
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相關工作人員的說法基本一致:即辦理貸款的銀行在查詢客戶征信記錄時,通常會看到客戶征信記錄上顯示有幾百元的消費貸款,他們無法查詢這些消費貸款是出自網絡貸款平臺還是信用卡。他表示,只要按時還款且不發生逾期,這些消費貸款對個人征信基本不會產生影響。不過,如果是頻繁逾期或分期,將降低銀行對個人征信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