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2019-05-08)
失控的消費信貸除了讓眾多年輕人為了眼前的消費滿足而過度透支自己的未來,還會扭曲消費信貸這一金融工具的功能作用。消費信貸本是為個人消費服務的,目的在于促進個人消費良性發展,而其一旦失控就會刺激個人消費畸形增長,其功能作用也就隨之出現扭曲。它還會刺激超前消費出現非理性發展。適度的超前消費,既有利于消費者消費需求的提前滿足,也有益于消費品生產與銷售的擴大,進而對經濟增長有利。但超前消費一旦突被應有的“度”,出現非理性發展,就會破壞消費需求與消費能力之間的平衡關系,從而帶來一系列問題。而失控的消費信貸正是超前消費失“度”的重要推動力。
(《時代周報》2019-05-07)
數據對比顯示,專注服務小微企業(商家)的網商銀行,2018年的凈利潤僅有6.7億元,在目前所有已公布年報或財報的銀行中幾乎墊底,我們要知道,網商銀行成立至今,已經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商家)超過了1600萬家。網商銀行獲得的收益如此少,明顯與投入不匹配,可想而知,其他銀行專注服務于中小微企業的動力又在哪里?在激發內需大于純粹開拓內需、在落實就業大于純粹經濟增長的背景之下,我們需要更多專注于服務小微企業的中小銀行,畢竟,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的根本活力所在,更是應對外部經濟不確定性的壓艙石所在。從中長期來看,應該要有常態化的制度安排,專門促進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務,形成良性循環才是上策。
(《證券日報》2019-05-08)
金融業本質上是一個競爭性服務業,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可以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這對我國金融機構是歷史機遇,對已經或即將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更是發展契機。我國金融業憑借自身吸引力實現“引進來”以及提升自身能力“走出去”應并重且并行。從金融業分行業來看,目前處于進行時或將來時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是全維度的,而且既包括傳統、也容納了創新的業務和機構。更為難得的是,各個金融業子領域的開放不僅腳步不停,而且還在加速邁步。抱樸守拙、堅持以客戶為本的企業,才能在風雨的洗禮中,鍛造出更加卓越的競爭力,從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
(《每日經濟新聞》2019-05-08)
邁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這一重要步伐之后,預示著降低(或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的加速鍵也將正式按下。雖然按照有關方面的解釋和說明,全面取消高速公路收費不現實,還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需要償還貸款就不能降低(或取消)高速公路收費。降低高速公路收費,對眼前利益的影響是肯定的,但是,從長遠利益考慮,卻又是積極的、正面的,因為,保護了企業利益、居民利益,讓企業和居民負擔降低,就能讓企業發展得更好,讓居民有更強的消費能力。那么,經濟運行就會更加健康,供求關系就能更加協調。經濟發展了,消費提振了,政府償還高速公路貸款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對未來政府投資修建高速公路也會產生積極影響。所以,在如何降低高速公路收費問題上,應當更多考慮長遠利益。
(《國際金融報》2019-05-27)
高管對所持股票進行清倉處理或簡單的減持套現對資本市場都有很大影響。一方面,減持會引來大量資金,對當前股價造成沖擊,引發投資者恐慌情緒,給二級市場帶來壓力;另一方面,重要股東專注于從短期股價波動中獲利,便會忽視上市企業長期發展,使股價脫離公司內在價值,這不僅是對公司本身的不負責任,更損害了其他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對于高管違規減持減持,加強違規處罰力度,警告、譴責等行政性處罰是一方面,還要輔以經濟處罰。除此之外,放大市場作用同樣重要,可以放松特定股東(如VC/PE)減持限制,高管減持往往靠著信息優勢掏空企業,而機構投資者同樣具有這樣的優勢,通過限制控制方,放開投資方,雙管齊下能夠更好地發揮二級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