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樵
所謂審計整改,即審計單位依照審計部門給出的審計決定及建議來對自身的違法違規問題以及管理的薄弱環節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繼而通過對相關制度的改進來促進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的過程與結果。由此可見,審計工作的開展同時涉及到兩大主體,分別為被審計單位和審計部門,而就審計整改的工作性質而言,無疑也是審計監督工作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整體上來看,審計整改工作的開展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當前企業審計落實不到位、整改監督力度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導致以上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由于針對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部分企業并未能對此給予足夠重視。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也已時過境遷,進而使得問題已然無法得到有效整改而僅能在日后的管理方面予以強化。同時,由于對負有責任的領導責任追究不到位,對單位和個人的升遷和政績沒產生應有的影響,引不起足夠的重視,以致部分企業雖年年有問題,但卻不思整改,以致審計整改工作的開展整體呈現出“形式化”特征。
由于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整改工作重要性的認知程度不足,致使審計部門即便對被審計單位提出了詳細的審計意見,但審計單位卻鮮少有將審計意見予以堅決、有效的落實。加之被審單位亦未能及時向單位領導提出整改的意見及建議,進而使得審計問題的提出往往被被審計單位運用語文或玩文字游戲的方式應付了事,而審計問題未能得到有效整改,其于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將難免犯類似錯誤。
每個審計項目結束后,對下達的審計意見及決定的采納、執行情況,跟蹤督辦力度不夠。對未整改或未徹底整改的問題,沒有后續督導,未建立嚴格的跟蹤問效制度,審計意見和建議未能得到及時有效落實。
審計整改的落實必然要基于各業務及管理部門的積極參與及配合,僅是依靠審計部門的力量,即便查出問題也難保問題會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嚴重影響了審計的成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成果的利用效率。
要想確保單位審計整改工作的開展實效,首要之務在于提升單位審計部門于公司的整體地位,并充分彰顯部門的獨立性特征,尤其是在審計職能的劃分之上,更是要嚴格做到權責分明。當然,基于當下的社會背景,則公司審計部門也應當予以相應的改革。與此同時,為確保審計工作的順利執行,單位還應賦予相關部門獨立審計的權限,以彰顯審計部門本應具備的權威性與獨立性。其次,單位的審計整改機制建設亦當遵循多層次的建設原則,簡言之,即針對單位的不同部門需采取不一樣的管理形式,如此方能在凸顯公司審計工作獨立性同時確保審計體系的合理建設。
審計整改工作的具體開展不僅是依靠審計部門的個人力量,而是需要諸多后勤、干部、紀檢等諸多部門的共同參與,讓相互之間相互監督,從而確保審計工作能夠真正落到實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同部門應負責的事項不盡相同,如單位的后勤部門,其最重要的職能是要結合實際業務的開展來對審計工作的情況進行追蹤調查,而干部則需將審計整改的具體狀況視作領導班子業務水平能力評價的重要標準;紀檢部門則是為了對以上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監督約束作用,從而在解決問題同時避免新的問題產生。總之,唯有上述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與補充,才能夠有效強化單位的審計整改效果,從而促使企業能夠更加穩定健康的發展。
審計部門除了要對被審計單位的整改狀況予以回訪和跟蹤檢查外,為防止被審計單位再度出現重大的違法違規現象,則必然要在做好審計結果公告的基礎上建立審計整個公示機制,通過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審計整改的進度以及問題整改的情況進行動態公示,對整改工作不及時、不到位或屢審屢犯的單位,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如此方能引起被審計單位重視,繼而切實提升整改的具體成效。
審計的具體職能主要涉及評價會計、運營以及內控的可靠性與有效性。至于整改的具體目標則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為了確保交易記錄的完整與正確;二是為了確保單位所開展的各項經營活動始終是在我國法律法規所運行的范圍內執行。三是確保確保單位各項職能的行使均符合相關管理制度的相關要求。因此,為切實維護企業內部環境的和諧與穩定,則作為單位管理者除了要切實將公司審計職能滲透至企業經營的各環節外,還應確保審計整改工作的順利落實,以此方能為單位制定戰略決策提供支持。當然,要想切實達成以上目標,則單位還需基于傳統審計職能與范圍方面進行一定的拓展。而就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對內部審計的最新定義來看,強調了內部審計的保證和咨詢職能,突出了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職能。具體到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中,內部審計是對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和治理程序進行評價,而不僅僅是只著眼于內部控制評價。如今,越來越多的內部審計人員開始對單位的各方面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并幫助單位制定或修改新的政策、程序以及具體的操作規范。此舉無疑進一步凸顯出了內部審計的神圣職責。當然,這也是審計整改最重要的體現。
在任何時期和任何階段中,考評均是促進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為確保重要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以及單位各項管理措施的順利落實,則必然要對考評制度的引進給予高度重視。當然,在引進考評制度同時,單位亦需引進相應的考評標準,繼而通過將審計整改引進考評工作中,一是可督促審計整個工作的順利落實,二是則能最大限度避免違法違紀問題的產生。當然,在此過程中,單位還需積極建立專項考評制度,并成立專業審計整改考評小組,對被審計單位落實整改情況進行專項考評,通報考評情況,或者召開考評工作會議,對考評情況進行分析。通過建立專項審計考評制度,能夠有效促進審計問題的整改工作。
總之,審計整改工作的開展應是與單位眾多部門之間均有較為密切的關聯,而要確保審計整改工作的全面落實,關鍵仍需依賴于長效機制的建立,以致方能確保單位審計職能作用的充分發揮,繼而切實維護單位的發展和諧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