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順玉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在經濟管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學校應該結合社會需要,注重培養中、初級實用型會計技術人才,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就應該發揮出實踐性教學的作用。對此教師要盡快轉變會計專業教育理念,不斷推進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步伐,這樣才能促使中職學校會計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也達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從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與基本特征來說,主要任務是培養中等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根據社會實際需求,以“應用”為主旨與特征建立起相應的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并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制定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培養方案。中職會計專業要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基礎理論知識,逐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尤其是要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實踐性教學是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是忽視了實踐性教學,學生既不能掌握相關技能與技巧,運用能力與操作能力也無法實現提升。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應該從經濟全球化出發,根據新的會計環境要求,提高對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重視程度,讓學生接受更多專業的技能訓練,逐步增加實踐性教學課時,確保每個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這樣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目標才能順利實現,不僅能夠提升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效果,也讓每個學生實踐能力得到了培養,今后更好的勝任實際工作崗位。
(一)會計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落后
很多中職會計教師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上還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只是簡單的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強調會計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理論性,讓學生被動接受會計知識。同時教師也經常根據職業活動體系開展會計教學活動,沒有體現出會計知識的實踐性與應用性,忽視了對學生會計操作能力的培養。
(二)實踐課時設置較少
在以往教學管理體制的影響下,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學設計過于注重理論性教學,實踐性教學課時相對較少。職業教育強調“用什么學什么”,通過會計理論教學,可以將會計行業所需知識傳授給學生,讓技能教學有良好的理論基礎。但是在當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計劃來看,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無法滿足專業應用技能的培養要求。
(三)會計實踐技能訓練方法需改進
中職學校通常建設有專門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對學生進行封閉式訓練,也就是根據教學進度計劃先讓學生系統學習理論知識,并在學生期中、期末和理論學習結束后,通過在教室與模擬實驗室進行實踐技能訓練。這樣會導致會計專業理論與會計實際出現脫節,從而無法達到社會的要求,也難以提升學習效率。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不能停留在“眼耳”上,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手”上的訓練,否則學生的動手能力難以實現提升,在畢業后也無法順利進入工作崗位熟練開展會計工作。這需要教師注重會計實踐性教學,逐步轉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操作技能訓練。教師可以采取模擬課堂、角色扮演等方法,并在會計專業課堂教學中使用真實的財會工具,如賬冊、報表和練習鈔等,創設各種生活實踐情節,讓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財務出納、賬目審核等知識。學生也可以扮演各種財會崗位職員,在實踐性教學模式下,學生專業技能將實現快速提升。
會計是中職學校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有著很強的實踐性特點,教師在完成課堂授課任務后,要想讓學生牢固掌握各會計知識點,應該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模擬實驗。為提升實驗效果,教師在模擬實驗前提前進行調研與取證工作,將真實企業情況模擬出來,提前將實驗資料準備好,將所需各項模擬材料復印好。教師要注意盡量采取真實或模擬真實材料來實驗,帶領學生逐步走進真實的企業業務環境中,確保實驗目標順利實現。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強化會計電算化應用,并用好會計實用軟件、多媒體課件和考試軟件。教師要運用會計核算軟件進行教學,將會計核算全過程全面、生動的講解出來,便于學生對會計核算程序的理解,并加強練習,在計算機環境下順利完成各項作業。
中職學校要組織會計專業學生到企業財務會計及其他業務部門實習,由企業會計人員為他們講解各項業務活動,讓學生真正身臨其境,與企業實際業務相接觸,并配合實驗室中的模擬數據練習,指導學生將會計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學生在校外實習過程中,通過在實際工作崗位上演練,能夠逐步實現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學生處于實際工作環境中,除了能夠檢驗其掌握的理論知識以外,還促使學生對會計工作環境、過程等有更加深刻的印象。通過打造校外實習基地,中職學校可以向企業輸送大量優秀會計專業人才,與企業合作開發與研究各經濟領域課堂,逐步解決企業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理論問題,幫助企業提升效益,同時也讓企業財會人員有了后續教育基地,促使其素質與能力不斷提升。而企業能夠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環境,既提升了教師科研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
教師能力的高低關系著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效果的好壞,學校要注重對教師的培訓,讓他們掌握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逐步提升實踐能力,要為教師創造更多良好的條件,讓他們能夠到第一線發現、研究與解決問題,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更加熟悉會計循環各階段事務操作,了解會計核算中特殊會計事項處理方法。中職學校也要向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聘請財務總監、注冊會計師擔任客座教授,對會計專業教學提供指導,并擔任會計課程教學,解決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不足的問題,帶動本校會計專業教師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例如:在《會計電算化》課程中,通過企業勞資部資深電算化專家到校授課,講解會計電算化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企業最新財務軟件應用情況,有效提升了中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效果。
總之,在中職會計專業教育中,學校要加快實踐性教學環節的改革步伐,促使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不斷提升,這樣才能滿足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各項規定,也是今后職教改革的主流趨勢。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學校應站在整體與實際的角度,要求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掌握會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提升實踐技能,真正成為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