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青,饒 燦
(1.重慶市綦江區環境監測站,重慶 401420;2.綦江中學,重慶 401420)
可吸入顆粒物(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10 μm的顆粒物),表示為PM10,是目前全國大氣中的一種重要污染物;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顆粒物,也稱為細顆粒物,目前已經成為大氣首要污染物。其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的1/20。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由于PM2.5粒徑小,在大氣中更難沉降,能夠長期漂浮于空氣中,更容易長距離輸送,影響范圍廣。PM2.5消光效應強,對城市大氣光學性質的影響可達99%,是形成灰霾現象的主要物質,其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且PM2.5比表面積更大,吸光性更強,更有利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系物、烴類在大氣中通過非均相( 在顆粒物表面上) 發生催化、氧化還原、轉化成二次污染物,形成復雜的大氣復合污染,同時更容易吸附重金屬、有機物等有害組分,危害更大。因而與PM10相比,在同等濃度下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1,2]。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年齡組中,大氣PM2.5對死亡影響值普遍高于大氣PM10,反映PM2.5對人群健康潛在危害更大。PM2.5粒徑作為PM10的一部分,它在0~10 μm粒徑分布中占有的比率及與PM10濃度變化的相關性的分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3,4]。因此弄清PM2.5和PM10的比值關系可以為下一步污染源解析和污染防治提供參考,本文通過2016年重點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解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區域PM2.5與PM10比相關性。
京津冀區域以北京市、天津市、石家莊市為代表,2016年PM2.5與PM10比值系數分別為0.841、0.716、0.721,其相關系數R2的值分別為0.832、0.798、0.959,見表1。從PM2.5與PM10比值系數來看,北京市顆粒物污染PM2.5占比較高,達80%以上,細顆粒物為主要污染物。從相關系數來看,石家莊市相關性較好,PM2.5與PM10比值幾乎成線性關系,可見石家莊市顆粒物污染相對穩定。天津市PM2.5與PM10比值相關性最差,主要是由于天津為海濱城市,受濕度影響,其PM2.5與PM10比值關系變化較大。

表1 京津冀區域PM2.5與PM10比值關系
長三角區域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PM2.5與PM10比值系數分別為0.796、0.585、0.616,其相關系數R2的值分別為0.793、0.838、0.946,見表2。
從PM2.5與PM10比值系數來看,上海市顆粒物污染PM2.5占比較高,細顆粒物為主要污染。南京市PM2.5與PM10比值系數擬合值最小,為0.586,可見南京市PM10污染物中2.5~10 μm之間顆粒物污染占比40%。
從相關系數來看,河北省石家莊市相關性較好,可見杭州市顆粒物污染相對穩定,PM2.5與PM10比值幾乎成線性關系,上海市PM2.5與PM10比值相關性最差,主要是由于上海為沿海城市,受濕度影響,其PM2.5與PM10比值關系變化較大。

表2 長三角區域PM2.5與PM10比值關系
珠三角區域以廣州市、深圳、珠海市為代表,從表3來看,PM2.5與PM10比值系數為0.664、0.639、0.615,其相關系數R2的值分別為0.937、0.928、0.947,PM2.5占比在65%左右。相關系數R2的值在0.9以上,PM2.5與PM10比值相關性較好,幾乎成線性關系,可見珠三角城市作為海濱城市,其污染物趨勢穩定。

表3 三角區域PM2.5與PM10比值關系
PM2.5與PM10比值隨著區域性不同,其比值關系也不同,從各區域代表城市來看,京津冀地區PM2.5占PM10比重最大,特別是北京市,主要顆粒物污染為PM2.5污染,其次是上海市。可見,主要發達城市顆粒物主要污染為細顆粒物污染,占比均在60%以上。珠三角區域PM2.5與PM10比值相關系數均在0.9以上,污染物成分穩定,主要幾十年經濟發展,工業和生活污染處于平穩期。
PM2.5與PM10比值主要受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影響較大,與風速呈不明顯的相關性。在一定的溫度下,PM2.5占PM10比值與溫度呈反比,在相對濕度80%以上,PM2.5占PM10比值與相對濕度成反比,在相對濕度80%以下,PM2.5占PM10比值與相對濕度成正比,海濱城市PM2.5占PM10顆粒物污染比例受濕度影響較大。
不同區域PM2.5與PM10比值不同,一般而言,特發達城市PM2.5為主要污染物,珠三角地區經幾十年經濟快速發展,污染物成分已經相對穩定,PM2.5與PM10比值還受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