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莉
吉林省集安市職業教育中心 吉林省通化市 134200
興趣愛好是學生最好的教學老師。在課堂授課中,怎么給學生構成一種直觀的、真實的觸感和心境體會真的很重要,同時激發起他們對較難的理論知識及其內在邏輯思維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開設情境教學主要是以形象生動的場景,產生一定的感知領會,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開啟學生的認知思考才能、空間思維才能及實踐創新才能。這將是我們每位任課老師現在認真學習、反復探究、總結改進自我提高的主要問題,高素質水平的情境設置是一種能夠增進學生情感體驗,使學生時刻處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激發學生對知識領域不停探尋新式學習模式,打開大腦中勇于探索的智慧之門。
因此,為適應社會和維修企業的需求,中等職業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將典型維修任務轉換為學習任務的學習情境式授課成為我國中等職業汽車專業教學的重要形式。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學中深深體會到,要創造好的教學情境不光能使課堂教學產生火熱的激情,增強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與共鳴,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達到非常好、非常理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久久難以忘懷,學習畫面時常浮現于腦海之中,能打下扎實的基本功,實現活學活用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法是教學研究中常用的教學方法,老師以講授內容為前提進行情境設置,讓學生能經過情境快速參與到課堂氣氛里,繼而跟隨老師引導展開學習活動。情境教學模式能轉變傳統授課產生的課堂沉悶氛圍,經過趣味性的講課方法達到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成果。可在進行情境教學時,讓主要內容傾向于課堂導入環節和難點分析時運用此方法,增強學生凝聚力。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將小組協作式學習模式融入到情境教學中,使學生在情境的烘托下,以更高的學習熱情加入到小組協作學習中,在團結協作基礎上創造比較自由、活潑的學習氣氛,快速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互動。在情境教學模式中善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教師既要進行適當、合理、有趣的情境設置,又要合理分組、科學分派任務、構建人性化的課堂氛圍。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設置出現實經驗狀況和課文知識結構相符合的形式多樣、邏輯連貫、逐漸深入、豐富想象的啟發式問題,導出大腦記憶里潛意識的回憶和聯想,更好的融入進課堂教學主題內容。例如,在學習轉向信號燈電路中,我們可以結合電路圖進行實際操作,不同的變換各轉向燈,讓學生帶著問題觀察各燈之間的連接關系及當某個轉向燈或其電路出現了斷路或短路故障時,到底怎么去判斷。首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讓各組學生按照情境實行交流討論,老師對各小組的總結敘述進行問題提問,進而引入教材,完成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根據教材要點進行具體的操作分析。再舉幾個常發生的轉向燈電路故障,讓學生進行研究學習。老師在教學的進程中要以學生接受程度發展狀況為基礎、以教學內容為核心靈活設置情境展開教學活動,通過形成合適課程教學的模式提升教學成果,才會達到高效的創造性課堂教學效果。
創設現實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實際操作問題的能力,只有將知識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才會體現出知識的重要,所以,在教學中老師必須結合教學大綱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習,將原本枯燥無味的理論素材以學生為主體的方式融入到學習環境中,引導學生積極的、主動地展開實踐學習。實際操作中學生必須在老師的帶領下,經過各類途徑了解知識的作用以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聯系,老師將主導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多動手操作,加強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學習狀態,使學生達到課堂理論與實踐操作知識相應的遷移和轉化,自然的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情境操作中,實現知識的活學活用,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和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將形成相當顯著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研究汽車駕駛實際操作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駕駛操作技術的能力,老師可設置幾項汽車前進、倒車、左轉、右轉、倒車進庫等基礎實際操作,然后通過學生的掌握程度加大難度,以逐步提高學生的駕駛操作技能,同時學校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支持,包括設備材料資源、場地、教練等。讓學生親自駕駛汽車領悟理論與實際操作的聯系以及不同的感觸,老師坐在副駕駛保障學生的安全并發現問題隨時指導糾正,快速提高學生駕車的車感、駕車的操作技能 ,同時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進一步加強模擬練習,特別是一些常遇見的行車中發生率比較高的突發事件,進而鍛煉學生的應變反應能力。真學生將基礎操作技能掌握了以后,根據學生的自愿報考相關駕駛員駕駛證,也是進一步提高駕駛操作技能,最終成為合格的駕駛員。在駕駛員學習期間由專業的教練進行授課,這樣部分學生取得畢業證的同時駕駛證也一同獲得,多提供了一條就業途徑。
創設情境式教學就是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操教學融合在汽車維修真實的工作流程中。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依據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資源,充分體現職業技能為本的教學模式。
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使學生產生好奇、疑惑,能點燃起求知解惑的欲火,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新知識的強烈的認知渴望,出現迫不及待想吸收大量有關知識或體驗一下自己能力的欲望,進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性,不但活躍了課堂教學內容,在授課過程中也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在汽車維修與維護的學習計劃中,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課堂演示理論情境教學,例如,在講解汽車充電電路系統時,可以利用模擬電路,通過實際演示先設定故障。以不充電為例,通過實際演示發現汽車發動機在中等以上轉速,電流表仍指示放電或充電指示燈不熄滅。創設問題,結合理論知識和充電系統電路圖讓學生分組討論并闡述引起故障的原因及故障診斷與排除的方法,最后老師進行總結,并分組逐條進行故障診斷和排除。研究汽車故障判斷與處理的教學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可以理論結合實際安排學生到修理廠參觀學習,利用肇事故障車現場講解分析,并提出學生能理解、感興趣并積極參與教學的問題。在講解環節中,老師應留意課程理論與實踐的邏輯關系,必要時可采用重復性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類似原理的熟悉度。當學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疑慮時,可通過課堂提問、實驗操作等其他途徑進行解決,達到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獨立思考技能。第二步觀察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當維修廠條件允許的時候,組織學生積極的加入修理實習的過程中去,早早的加深人與車的感情,人與車配件的熟悉度、匹配度。讓他們愛上車、迷上車,產生車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伴侶,激勵學生主動接觸、研究汽車修理維護保養,培養學生勇于發現問題及時組織團對研究解決問題的習慣,也是培養學生共享共進的學習方式。第三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生經過在工廠的實際感觸,對汽車都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和體會,重新回到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可以激發他們的潛在研究分析能力,使學生一點就通,一觸即發,越學越上癮,真正的做到愛學習、會學習。例如,《汽車電路圖識讀與故障檢修》一課,主要內容包括:汽車電路基礎知識、汽車電路圖的識讀、汽車主要系統電路圖的識讀、典型車系電路圖的識讀和汽車電路故障的檢修等部分。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和實踐后,選幾幅代表性的汽車電路圖,進行分析講解,在分析電路工作原理之前,先閱讀該電路的方框圖有助于加深了解電路的工作原理。在識讀汽車電路方框圖中,每個方框中所標注的內容一般是整車或系統的一個獨立部件。每個方框之間的關系由方框之間的線條來溝通,所用箭頭表示信息或電量的流向。在分析方框圖了解信號或電流傳輸過程時,應認真查看圖中的箭頭方向,箭頭方向表示信號的傳輸方向。如果沒有箭頭方向,則可根據方框圖的圖形符號來判斷。箭頭如果是雙向的,表示信號既能輸入也能輸出;方框圖中粗線條表示CAN總線。接著按照整車電力系統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把整車電器系統劃分成若干獨立的電力系統,有重點進行分析。汽車電路的單線制、各電路負載相互并聯以及兩個電源也相互并聯等特點,把整車電路化整為零方便識圖。識圖過程中,要牢記各電器元件的符號圖形,根據符號正確判斷是什么電器元件及節點標記、線型和色碼標記。掌握各電器元件的功能及應用,為快速檢測電路故障提供方便。
情境教學就是通過實際的維修生產任務創設情境,通過協作學習的方法開展學習,是新型有效的教學方法。即形成了教師為輔學生為主,課堂“教”為輔“學”為主,以教材為中心向以教學大綱和培養目標為中心的轉變。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依據教材資料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情境創設,可以有效的轉變教學觀點、育人觀點,讓課堂氛圍變得充滿激情,豐富多彩,彌漫出迷人的學習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充分調動學生探求新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性,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思考與實踐操作技能。在創設情境探求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處于一種常學常新的狀態,達到探求中學習新知,在探求中發現新知,在探求中發展專業技能。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觀、教學觀、育人觀。同時,讓教師與學生在問題中學會了階段性反思,階段性總結,積累大量的實戰經驗,避免他們喪失了長遠的眼光,先進的科學發展,與時代前進有些脫節的步伐。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埋頭苦干是不行的,不學會反思自己,不學會盤點自己也是不行的。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必須學會了沉著冷靜地思考,培養了自己理性自我批判精神和自我不斷地修改、完善的精神,才能在漫漫學習之路給學生正確的指引方向,帶領學生走進時代發展的大潮,去施展拳腳、展現自我、創造自我價值,與世界科技、社會發展、人生共舞,舞出絢麗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