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摘 要: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發展,其對藝術類高職生的要求越來越高。文章從文化創意產業對工匠精神提出的要求出發,以益陽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為個案進行研究,分析了工匠精神的作用及其對藝術類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價值,并提出了藝術類高職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工匠精神;人才培養
1 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文化創意產業對工匠精神的要求
工匠精神既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精神品質,是我們一直以來的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與價值觀和人生觀緊密聯系。工匠精神應有尊師重道、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求實創新的內涵。
尊師重道是工匠精神的起源,工匠成長的必經之路是尊重技藝、尊重職業操守和尊重及學會運用規律。
愛崗敬業是工匠精神的力量來源,是工匠精神的基礎,從感性上支撐興趣,從理性上認識職業的價值,認真對待自己的職業,二者相得益彰方能彰顯它的力量
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直接表現,是動態的、漫長的過程。工匠們需要抵制外界的干擾,憑借專注與執著從平凡中脫穎而出。
求實創新彰顯工匠精神的時代氣息。求實就是講究實際,實事求是。創新指永不滿足,與時俱進,追求新高。
盡管工匠精神有了界定,但在文化創意這個特殊的行業里,對于工匠精神更加看重的是精益求精、求實創新品質精神。文化創意產品要成為精品就必須創新產品的題材、形式、材料等,在品質上更加是吹毛求疵,不能容忍瑕疵的存在。
2 工匠精神的作用
2.1 培育工匠精神,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文化創意和工藝美術產業是湖南省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大千億產業之一,已成為推動全省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第三產業核心。湖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已有5000多家生產企業、200多萬從業人員,年產值達500億元,居全國同行業前列。湖南省十三五規劃要求2020年文化創業產業產值達到7500億元。
益陽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益陽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將其列入了未來發展規劃中。同時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力度,引進了諸如天意木國等一大批文化創意規模企業,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然而,現實發展過程中,益陽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人才培養等,影響了行業的健康良好發展態勢。
2.2 培育工匠精神,解決行業人才培養瓶頸
筆者所在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地處益陽,多年來立足于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學校主動迎接益陽市乃至湖南省文化創業產業發展帶來了的機遇與挑戰。一是在人才培養規模上,未來五年中,預計創意設計行業和工藝美術行業對專科層次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約為9萬人,我校所有專業將全面受益;二是在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上,文化創意、藝術設計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和非遺在當今時代的活態傳承等對人才的創意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培養具有較高藝術修養、創意能力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學校主動適應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優勢特色產業——文化創意和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需求,開設了湘繡設計與工藝等18個藝術設計類專業,構建了湖湘工藝美術專業群。2018年該專業群被認定為湖南省一流專業群,為湖湘工藝美術行業培養未來的“工匠”。
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弘揚工匠精神”,湖南省也提出要培養“芙蓉工匠”。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主動擔當這一使命,不斷展開研究與探索。然而現實卻是人才流失現象特別嚴重,以湘繡產業為例,畢業五年后依然堅守刺繡行業的畢業生比例非常低,不到50%。一邊是行業需要工匠,另一邊是工匠的流失,這個矛盾需要高職院校進行探索,從行業入門開始培育工匠精神與品質。
3 工匠精神對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價值
3.1 工匠精神是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應有之義
首先,無論是現代藝術設計還是傳統手工技藝,其專業特點之一即是要追求美觀、精致,而這都是需要從業者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創造的。其次,當今社會對從業者在職業素質方面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據調查發現,大學生求職者是否具備敬業精神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特點之一。由此可見,無論從專業本身還是職業崗位的要求來看,蘊含精益求精、愛崗敬業等內涵的工匠精神都應當是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應有之義。
3.2 工匠精神是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必由之路
首先,工匠精神是個人發展的需要。工匠精神是學生立足社會的重要保障。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社會上各方面對人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其具備較高水平的知識技能,同時要求其具備較高的職業素養。若我們具備了工匠精神,我們的精益求精、求實創新、愛崗敬業等良好特質都會讓我們在職場上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人,成就自身的職業價值。其次,工匠精神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需要。當前我國要解決社會主要矛盾,各個產業亟需優化升級,創造出高質量的產品。大學生走上職業崗位即成為了生產者,若能具備工匠精神,產品質量自然能夠提高,中國制造的水平也一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身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我們培養工匠精神將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這也是我們為祖國發展應盡的義不容辭的義務。
3.3 工匠精神是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人生幸福的基石
工匠精神所崇尚的尊師重道、敬業求精、追求卓越等品質會讓我們成為一個人格完善、富有魅力的人。一個尊師重道、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踏實且追求創新的人,將能建立與自我、與他人的和諧關系,在完善自我人格的同時,做事同樣圓融通達,幸福人生相信就是這樣鑄就出來的。
4 藝術設計類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徑
4.1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是一種深層次的思想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識層面,而必須深入到職業信仰、職業心理、職業道德品質、職業理想人格等層面。我們認為,應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專業教育中,在培養技能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信念,崇尚職業技術、熱愛技術崗位、敬畏職業技術技能,增強職業自信心和榮譽感。例如,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學院的現代學徒制以及陶藝、竹藝、根藝等系列大師工作室,就是值得考鑒的頗為成功的案例。這種模式借由大師們的手口相授,將工匠精神以及大師們身上獨特的精神品質潛移默化地浸透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在學習技能之余更加深入地探索大師之長,極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養。
4.2 校園文化涵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養成需要校園文化的涵養,在無形中形成學生精益求精的品質,教會學生去追求致用致美、追求高質量、追求細節、追求完美。記得在上專業課時,老師總是會說,不急,不要你畫得多,只要一個星期一張,但是要精益求精,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師經常和我們講一些名人的故事,讓我們學習他們的優點和他們身上的匠人精神。而學校也經常開展相關文化活動來引導培養我們的工匠精神,相信學校每一個敬業老師和每一個渴求知識的學子都有著異曲同工的匠人品質。
4.3 個人主動修養工匠精神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更應當主動追求工匠精神,主動修養個人品質。這個主動性只能靠我們自己,靠我們渴望積極進取的心。在大學的三年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每一個小細節里做到致用致美、精益求精,專注、堅持地對侍每一件事,認真踏實地落實工匠精神。所有的外在輔助和壓力只有推動作用,當工匠精神真正融入了我們的品質修養中時,我們后面做的每一件事都將成為我們邁向成功的基石。
參考文獻
[1]楊文.“工匠精神”下高職非遺類專業傳承人才培養路徑探索——以湘繡藝術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8(4).
[2]王文濤.芻議“工匠精神”培育與高職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3]黃君錄.高職院校加強“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
[4]李進.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及培育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