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因



摘 要:廉政展覽是黨史人物紀念館助力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種重要形式。籌辦廉政展覽,主題選擇要簡明醒目,凸顯政治性、時代性和深遠性;內容撰寫要求真務實,注重現實性、教育性和啟發性;形式空間要立足內容,增強藝術性、吸引性和感染力;對外展出要公聽并觀,提升精準性、實踐性和持續性。
關鍵詞:黨史人物紀念館;廉政展覽;毛澤東;反腐倡廉
反腐倡廉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常規性、基礎性環節,事關人民福祉,事關國家存亡。黨史人物紀念館作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者和實踐者,是開展黨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反腐倡廉方面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不可忽視的作用,而籌辦廉政展覽就是其發揮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韶山的“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展為例,對黨史人物紀念館如何辦好廉政展覽展開論述,以供同行指正。
1 主題選擇要簡明醒目,凸顯政治性、時代性和深遠性
主題是展覽中心思想的高度凝練,決定展覽內容的編排以及形式、空間的設計,更進一步說,關系著展覽的成敗。這意味著,選擇一個好的主題,展覽等于成功了一半。廉政展覽是跟當前時政緊密聯系并且服務于政治形勢的一系列專題展覽的統稱,其主題的選擇除了要體現一般展覽所要求的“簡明醒目”外,還應該突出自己的特殊性,即政治性、時代性和深遠性。例如,“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展剛開始被命名為“鐵面無私 清廉如水——毛澤東反腐倡廉展”和“公者千古——毛澤東反腐倡廉歷程展”,后來為了使主題更加鮮明扼要,果斷改為現名。其中“毛澤東”和“反腐倡廉”兩大關鍵詞提綱挈領,言簡意賅,發人深省。眾所周知,毛澤東同志作為新中國的開國領袖以及國體、政體的主要奠基人,自始至終致力于建設一個沒有“污泥濁水”的國家。在其有生之年,他領導了新中國廉政組織和制度體系的構建,并且帶領黨和人民開展了大量的反腐倡廉實踐,比如“三反”“五反”等。這不僅為建設風清氣正的新中國做出了開創性貢獻,而且也為后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留下了豐富的思想和經驗,具有十分久遠的價值和意義。所以,“毛澤東與反腐倡廉”主題的選擇,不僅抓住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歷程中的領袖地位和突出作用,而且宣揚了中國共產黨人反腐倡廉的偉大精神和優良傳統,更契合了當今時政,為我們當前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開展添磚加瓦。在新時代從嚴治黨全面和縱深的發展形勢下,黨史人物紀念館籌辦廉政展覽大有可為,也應必有所為,從而繼續發揮紀念館在人類進程中的資政、鑒今、育人效用。
2 內容撰寫要求真務實,注重現實性、教育性和啟發性
廉政展覽因其特殊的政治性,內容的撰寫必須嚴格做到客觀、準確、規矩,并且力求反映和作用現實,對參觀者產生一定的教育或啟發作用。例如,“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展內容方案的撰寫始終強調合規、合理、合實際。從準確反映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與實踐的要求出發,該內容方案采用了原中央文獻研究室的部分檔案以及學術界最新研究成果,借鑒了新中國反腐敗第一大案展覽館、“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歷程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等的有關資料,字句斟酌,反復比較,經數十次的修改、調整而完成,歷時近十個月。展覽內容按照時序為主、專題為輔的原則編排,共有“蘇區開啟新政風”“民主破解周期率”“拒腐不當李自成”“從嚴治理執政黨”“身體力行做表率”五大部分,從初步構思大綱到最后制作上墻,都經過了湖南省委有關部門、省韶山管理局等單位領導和專家的嚴格把關和指導。除此之外,展覽內容還針對現實,服務社會,注重對觀眾的啟發和教育意義。其一,通過正、反兩方面例子的陳列,展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反腐倡廉、懲惡揚善的決心和力度,給人以鮮明對比和深刻印象,如重點展現懲治謝步升、左祥云、熊仙璧、劉青山、張子善等反面人物的實踐,科學反映毛澤東清廉如水,嚴以修身、齊家、治黨、治國的優良作風等。其二,突出各個歷史時期毛澤東有關反腐倡廉的思想語錄,以此層層遞進串聯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的發展歷程,展現毛澤東克己奉公、勤政為民的的崇高情懷和不朽風范。其三,巧妙融入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同志有關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或名言警句,彰顯歷屆黨中央領導集體對反腐倡廉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內容方案的撰寫也考慮到了形式設計上的可操作性和生動性,注意圖片、手稿、實物、視頻資料、藝術作品等多種表現形式的搭配使用,力求展覽內容的可行性強,更加貼近觀眾和實際。
3 形式空間要立足內容,增強藝術性、吸引性和感染力
內容是形式空間的靈魂,形式空間是內容的載體。形式空間的設計要以內容為綱,注重增強整個展覽的藝術性、吸引性和感染力,進而充分展示內容所蘊含的價值和意義。例如,“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展從序廳到尾廳、從前言到結束語,每一個空間、每一部分內容、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的藝術設計。序廳展標“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八個大字采用紅白兩色相對照,恢弘醒目,背景飾以青銅色警鐘和懲貪條文,寓意反腐倡廉常抓不懈、警鐘長鳴。部標、部首詞以深紅為底色,逐一嵌入“廉”字和“反腐倡廉”標記,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喚起他們的思考。經典語錄、文摘,如“我們一切工作干部,不論職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1]“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2]“要把官僚主義方式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里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3]等,采用紅底白字突出展示,以襯映主題。說明文字色彩柔和,隨展品色調的變化而漸變,銜接著內容脈絡,引領著參觀路線。整個展廳色調以紅、黃、灰、白為主,同時又被分成七個相對獨立又互相聯通的單元,陳展面積共500余平方米,展線140余米長。七個空間燈光明亮而富有變化,內容表現形式多樣而又緊湊有序,背景照應主題,展柜互補展墻,圖片、文稿、文物、多媒體等交互使用相得益彰,既有歷史感、厚重感,也有時代感、藝術感,較好地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空間的融合統一,從而增強了參觀的舒適度,拉近了過去與現在、展覽與觀眾的距離。此外,該展還注重鐵拳、鐵鏈、灰墻等高冷元素的運用,不僅以此烘托出展覽的重點內容,渲染反腐的威嚴氣氛,更宣示了中國共產黨對待腐敗問題嚴懲治、不姑息、零容忍的決絕態度。為了讓觀眾如臨其境,獲得更佳的視聽體驗,該展覽正中央還特別設立了觀影區,可供參觀者觀看視頻或休息,也可供培訓人員開展情景模擬、黨性教育或現場教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反腐倡廉教育的形式更加喜聞樂見、內容更易入腦入心。總而言之,整個展覽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有著立體鮮活的既視感,觀眾能夠較好地融入展覽的情境中。
4 對外展出要公聽并觀,提升精準性、實踐性和持續性
展覽從構思到設計再到布展,可以說是過關斬將,雖苦猶甜。為了提升展覽的準確性和可持續性,在正式面向社會各界之前,展覽還須闖最后一關,即接受審查和檢驗,廉政展覽因其特殊的政治性和教育性更要如此。所以,黨史人物紀念館舉辦的廉政展覽通常會有一個試展的過渡期。在這期間,辦展人要虛心請教,公聽并觀。首先是要耐心接受上級主管單位、相關領域專家的集中檢查;其次是要認真觀察其他觀眾對展覽的反應,注意收集他們對展覽的意見;最后就是要進一步查缺補漏,并且及時記錄和落實有關意見或建議,適當調整展覽。若試展期間無原則性問題或錯誤,展覽便可以正式對外開放。“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展也歷經了一個多月的試展期,并且很快發展成為了黨政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和黨性教育的生動課堂,以及弘揚和傳承中國共產黨反腐倡廉精神的宣傳陣地。許多兄弟單位前來參觀學習和交流研討,湖南桂東等地也熱情相邀聯合辦展。這些事件的聯合作用對黨史人物紀念館助力當前反腐倡廉實踐大有裨益。當然,“毛澤東與反腐倡廉”展也并非十全十美。該展最初定位是臨時展覽,由于時間緊、任務急以及不可控因素,最后呈現的展覽也有小問題,比如有的說明詞不夠簡練、個別展品邏輯次序不順等,但是這些并不影響整個展覽的效果,再加上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所以最終變成了固定展覽。此外,該展自2015年策劃,至今已近四年,雖然展覽已盡快融入了黨中央的最新精神,但是還沒來得及消化、研究,所以展覽還需與時俱進做新的調整,以進一步提升展覽的時代性、精準性、實踐性和持續性。這也是黨史人物紀念館籌辦任何展覽所應該堅持的原則。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43.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4.
[3]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