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旭
摘要:資產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是確保單位開展日常科研、管理和后勤工作的重要保障。為保障國有資產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對保障資產合理使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從我國國有資產管理的內容和特點入手展開分析,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針對當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加強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優化單位資產結構、實現國有固定資產保值增值,提升單位整體管理水平。
關鍵詞:國有資產;固定資產;管理水平;保值增值
一、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國有資產是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國有資產是指屬于國家所有的并能為國家提供經濟和社會效益一切財產物資、債權和其他權益的總和。國有資產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經營性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和資源性國有資產。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1000以上,使用一年以上,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物質形態的資產。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設備等類型。固定資產管理是指對所有的固定資產從取得到使用、維護和處置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監督的管理過程。國有固定資產管理與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不同,突出表現在其原始價值的核算管理、使用過程中按收入類別計提修購基金,不計提折舊和減值準備,不反映固定資產清理中的清理費用和變價收入等方面。
隨著經濟和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規模在逐年擴大,結構也日趨復雜。高校固定資產具有技術含量高、種類和數量多的特點,是高校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物質保障,是衡量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主要指標。新經濟形勢下對我國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善國有固定資產管理能有效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益,保障國有固定資產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當前國有資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和存在問題
(一)對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缺乏全面的認識。我國長期以來處于計劃經濟體制體系,從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上偏重于以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管理,對國有固定資產的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國有資產觀念淡薄,固定資產管理意識薄弱,形成重投入輕管理,忽視固定資產長期性的收益性;固定資產管理主體缺失,固定資產管理機構配置不健全,管理崗位職責不明確;缺乏有效的內部溝通、協調、配合,使固定資產管理存在交叉管理,流于形式。
(二)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手段缺失,管理實效性不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購置和使用管理權較為分散,管理制度銜接機制不健全;資產使用缺乏科學調配,固定資產配置標準缺失;實際應用中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單位對內部與外部的管理不夠嚴格,日常配置登記制度不完善,固定資產不實,難以形成有效控制;固定資產財務管理體系不規范,國有固定資產會計核算難度大,形成入賬不及時,折舊、報廢處理相關條例缺乏細化標準,固定資產存量不清、賬賬不符、賬實不符,不能真實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情況;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程度較低,資產信息化難在有效溝通和共享,導致處理問題的時間滯后。
(三)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監管不力,引發資產流失。國有資產受管理體制制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督體系松懈,往往依靠單位領導個人決策;監管范圍和職責不明晰,巨額國有資產疏于監管,投資決策缺乏論證和集體決策,缺少實時的監控與統計,極易造成資產分配管理不到位;固定資產使用效果不佳,閑置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影響國有資產的安全。
(四)管理機構專業人才缺失,管理水平不高。固定資產種類繁多,專業性強需要具有先進管理理論和豐富經驗的人員進行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沿襲傳統的收付實現制,一方面,部分資產管理人員在專業理論上缺乏系統、科學的指導,對實物的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固定資產管理受多部門兼管,缺乏專門機構,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管理職責不明確,難以有效區分責任;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相關配套制度欠缺,不能調動資產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降低了固定資金產的使用效率。
三、提升國有資產固定資產管理水平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國有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認識,優化國有固定資產配置。國有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統一領導;認真落實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立專門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明確固定資產責任分工,建立適應經濟發展變化的資產管理責任機制,合理配置資產,充分利用固定資產;健全資產管理機構,統籌調劑相關資產,重視單位各部門的交流溝通,促進內部的配合,完善部門交叉業務管理,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二)完善國有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強化固定資產管理手段。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細化固定資產配備及使用標準;規范基礎工作,嚴格國有資產規章報批、審批手續,強化固定資產日常管理重視固定資產基礎會計核算質量的提升;改進單位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按資產專業類別對固定資產進行分級分類管理,細化固定資產明細目錄,優化資產創造價值相關指標,認真及時做好對賬工作,加強固定資產盤點力度,實時處理資產變動情況,強化管理系統安全性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會計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數據庫管理系統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手段,重視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建設,推廣信息標準一致、適用性強的固定資產管理軟件的應用,運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開發技術搭建規范化、網絡化、多元化數據管理平臺,打通固定資產各環節的管理流程,利用現代化管理手段促進管理信息資源交換、傳遞和共享;實現固定資產管理一體化全程動態管理,強化固定資產數據統計、匯總、分析功能,實現信息共享,資產共享。
(三)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監督管理,保障固定資產的安全、完整。完善國有資產專門管理法律,建立健全財政、行政、主管部門的三層級管理體制,創造良好的資產運行環境;依照國家法制法規加強固定資產預算、采購、檔案管理、報廢、清查監管,規避內控缺陷;嚴格控制購置標準,全面推選采購要公開招標,促進管理公開、透明;強化監管部門職責,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創新管理手段,落實監控責任,加強審計監督獎懲機制,對經濟活動實行全面實時監控,強化關鍵環節的物管理和核算;建立健全的內審機構,通過事前、事中監督嚴格把關審批,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固定資產的清查,強化固定資產管理預算檢查;重視固定資產日常監督管理,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指導和監督,防止貪污腐敗,保證有效性、連續性。
(四)加強管理人員培訓,提升管理綜合水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保證管理人員穩定;加強管理人員技術培訓,重視相關的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建立健全設備檢驗、保修制度,強化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建設,提升固定資產部門技術鑒定和決策水平。另一方面要資產管理人員要強化自身理論知識和知識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為管理決策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國有固定資產管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國有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規范固定資產的日常管理,重視固定資產監督控制體系建設,強化管理人員培訓,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證國有資產安全性,提升自身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韓青.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 (6).
[2]高紅,劉瀟.淺談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6 (30).
[3]管毅.國有資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硅谷,2010 (18).
[4]賀亮.淺談科研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升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 (24).
[5]李河.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6 (3):135.
[6]王美英.淺析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及其優化[J].中國商論,2017 (19):89-90.
[7]林藝陽.試論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問題及對策[J].新經濟,2016 (20):96-97.
[8]張遠彬,高梅英.試論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的不足與對策[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18 (5):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