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應該注重與學生家長聯系。教師在學校上課過程中會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并且進行日常對話。但是,這簡單的對話對當下的教師而言只是簡單的溝通,而對單親兒童來說則是意義重大。因此在整個教學問題上,我們需要學習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大眾教育中的理論,聯系傳統教學模式,進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關心與支持。
關鍵詞:家庭教育;校園教育;社會大眾教育
作者簡介:錢小紅,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灄口街道中心幼兒園財務主任。(湖北 武漢 432200)
中圖分類號:G61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5-0125-02
家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是當你累了倦了的棲息之所;母愛是每個人心底最溫暖的愛,是一種天生的眷戀。在兒童的眼里,家和母愛都是心靈深處的依靠,是自己成長的港灣。然而現代社會中許多的家庭出現問題,父母離婚的現象越來越多,由于父母離異的原因,一小部分的幼兒要承擔家庭破碎帶來的傷害,幼兒承受著失去母愛后的自卑與傷痛。缺失母愛的幼兒往往在成長的路上都會產生很多問題。生活中他們會感到孤獨、憂慮、失望,往往情緒低落、性格孤僻,這種心理狀態如果得不到適時的解決,長此以往原本陽光向上的幼兒,他的情感、意志和品德都會受到很大程度的影響。
父母離婚會造成幼兒人格扭曲,父母的離異有時會導致幼兒失去安全感,有的幼兒遠離人群,成為一只孤雁。幼兒園的教育是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要為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對于部分單親幼兒的教育問題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幼兒園教師在工作中應該扮演好親人的角色,無論是對做好幼兒園的教學工作,還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1.出謀劃策,為幼兒尋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為了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知識,同時要注重與學生家長聯系。
在教學問題中,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先后在幼兒個體成長過程中發揮中各自的重要作用。在系列文件中很多小學把家長的教育聯系工作歸入學校的戰略部署中,并且也對家長在學校建設的職能作用提出明確的要求,筆者更加意識到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這三個因素的重要性,這三個因素奠定整個大環境的教學基礎,并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的溝通和合作,進一步提高整個基礎教育的質量和國民的總體素質。
2.用“師愛”暖心,讓幼兒感受媽媽的愛。通過和兒童的家人交談后了解到,幼兒園的教育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介入幼兒的生活。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需要以“媽媽”的身份與單親的幼兒相處。老師在關注、指導家庭教育的同時,也要為幼兒創造更好的學校教育環境,引導著幼兒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在平日的學校生活里,教師要以陽光的心態對待幼兒,以贊許的目光看待幼兒,活動中及時的鼓勵幼兒。做個擁有積極心態的教師,善于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挖掘幼兒們身上的潛能,有意識地捕捉幼兒點滴的進步,及時給予贊賞。有技巧有學問的激勵幼兒,時常的給幼兒期待的眼神、會心的微笑;平日里不吝惜自己親密的動作,不吝惜對幼兒說鼓勵的話。這些小小的細節都可以對幼兒有著巨大的激勵,讓幼兒重新認識自己,讓幼兒在關愛和信任的氛圍里樹立起自信,忘掉自己的不愉快,慢慢走出陰暗。
在園內,老師在教學生活中應該像一位媽媽一樣引導和關心單親幼兒。但同時也要保持老師的理智,發現引導幼兒改進不足。促進幼兒各方面健康的發展。如生活中多一點安撫,以媽媽的身份和幼兒相處,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帶幼兒出去走走,讓幼兒感受親子間的游玩快樂。在學校的生活中從點滴的小事情做起,當幼兒進步的時候予以鼓勵,當幼兒表現突出時給幼兒予以肯定。在幼兒犯了錯誤的時候也應該指出,嚴厲的批評教育讓幼兒意識到自己錯了,并及時的改正。
3.用教師情感彌補缺失的親情。在教學中,當我們面對缺乏父母陪伴的學生時,教師應該多關心、照顧幼兒。既要做媽媽老師,又要做老師媽媽。單親家庭的幼兒盡管遭遇了很多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幼兒缺少愛和幸福感,但是我始終相信缺失的愛是可以彌補的。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懷揣愛心、熱心、誠心、耐心,為幼兒們付出更多的愛,就能醫治幼兒們內心的創傷,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相信他們也同樣會快樂、幸福。
最后,家校共建的教育理念給教師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們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解決家校共建的問題。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拒絕動力不足不想為、能力不足不會為、擔當不足不敢為的問題。要堅持好教師的標準,突出“五個過硬”,突出實踐實干實效,大力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教師。同時在工作中要完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增強考核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強化考核結果反饋和運用,切實解決干與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僅在學校內部要通力合作,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還需要加強教師自身思想建設、為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在新時代下,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也在發生改變,教師需要立足自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未來教育事業的各方面著想。在學校中,需要注重教育品牌的建設,用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引導學生。緊跟時代的發展,緊跟改革的腳步。從更多元的角度、更精微的視角看待問題。為幼兒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帶來新鮮的教學資訊,最大程度的提升自己。
“四度春風化綢繆,幾番秋雨洗鴻溝。黑發積霜織日月,無言付出寫春秋”。幼教工作者也會在小小的天地間中演繹人生的輝煌偉業,勵志做一名有愛心、有理想、勇于挑戰、敢于創新、善于思考的新時代智能型教師,為家校合作的事業不斷發展奉獻力量,讓我們用足夠的信任和尊重去支持學生的每一個發現和蛻變,捕捉一切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育契機,和學生一起見證成長的美好,使每一位單親家庭的幼兒得到更好的教育,讓他們在藍天白云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馬忠虎.基礎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 吳重涵,張俊,王梅霧.家長參與的力量——家庭資本、家園校合作與兒童成長[J].教育學術月刊,2014,(3):15-27.
[3] 王艷玲. 英國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長擔任"教學助手"現象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4,(7): 52-57.
[4] 丁莉莉.搭建家長互助平臺:讓家長持證上崗[J].中小學管理,2011,(5):52-53.
責任編輯 ?胡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