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靈靈
摘 要:農產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中等職業學校為農產品檢驗技術輸送大量人才的同時,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傳統教學模式使得檢驗內容多、難度大的課堂難以令基礎薄弱的學生接受,通過整合實訓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法,使中職的農產品檢驗技術的實訓課堂教學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為社會服務。
關鍵詞:農產品;檢驗技術;中職院校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產品消費大國。由于人口眾多,資源有限,中國的農產品安全既是中國經濟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經濟生活中的一個重大問題,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矛盾。農藥,獸藥、飼料和添加劑、動植物激素等農資的使用,為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數量的增長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也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帶來了嚴重的隱患。國家中等職業教育農業專業農產品保鮮與加工專業課程中農產品檢驗技術課程為剛需,中等職業教育中專業為檢驗崗位中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但是由于目前農產品檢驗技術課程的授課的局限性等問題,農產品檢驗技術課堂出現了種種問題,需要進行課程整改,才能達到與時俱進,真正做到讓社會放心的農產品檢驗。
一、農產品檢驗技術教學現狀
1.課程內容多,實踐性強,學生基礎薄弱
課程檢驗內容按農產品內容分為谷物檢驗、豆類與油料作物檢驗、蔬菜檢驗、水果檢驗、肉類檢驗、乳品檢驗、禽蛋檢驗、食用菌檢驗等;按崗位檢驗任務分,分為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檢測分析,重金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有害成分分析以及農產品的感官評定。知識點多,內容廣且零散。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當中,學生理論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農產品檢驗理論知識比較吃力,而開設農產品保鮮與加工專業的學校不多,交流學習不夠強,以技能競賽促學習的機會不多,掌握農產品檢驗技術的能力有限。
2.農產品檢驗實訓室設備不足,大部分精密儀器使用率不高
大部分農產品檢驗實訓室中基本配備的是稱量儀器、玻璃儀器、水浴鍋、烘箱等基本儀器,而一些大型精密儀器如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儲備不足。即使是有國家項目資金支持儲備了精密儀器,在通常的教師主導的教學方式中使用率不高。
3.傳統填壓式的教學學生興趣不高,達不到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方式基本為教師講,學生做,教師演示,學生復制練習,農產品檢驗技術實踐內容本身較為枯燥,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
4.農產品檢驗技術課堂更新速度不夠
由于中職學校學習的局限性,農產品檢驗技術知識更新速度不夠,如一些快速檢驗等方法沒有及時補充到課堂。
二、農產品檢驗技術教學改進措施
1.整合實訓教學內容
在以往實訓教學內容中,基本為營養素的驗證性的實訓,如農產品中蛋白質、脂肪、糖類的測定,形式單一、內容枯燥,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在掌握基本的檢驗技能后,如把單一的營養素含量檢測合并為如土豆中有效營養素成分的分析,把學習的主動權交與學生,從實訓方案的制定,實訓材料的選取、實訓結果的分析一并有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只是負責指導和答疑。教師在實訓之前讓學生查閱文獻與資料寫出實訓方案,教師對方案中的問題進行指導答疑。實訓課前學生在小組組長的帶領下準備實訓材料,括實驗材料的購買,實訓試劑的配置,實訓樣品的前處理及實訓儀器設備的調試等,教師只是負責全程指導,如此以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提高。
2.改進實訓教學方法
(1)在實訓教學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將實訓的過程直觀的呈現于學生面前,在課堂上學生邊看邊做,將做的數據結果實時反應與教學app平臺進行互動,使學生教師能夠很好地進行教學互動,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2)讓學生主動收集當前農產品檢驗社會熱點,學習先進的農產品檢驗技術,運用于實訓課堂當中。
3.改良實訓考核方法
(1)實訓室安全和紀律(10%),是否遵守實驗室安全和規定。
(2)實驗預習報告(10%),主要有實驗目的與意義、所需實驗材料與試劑、實驗操作步驟等。
(3)實驗前準備工作(10%),包括實驗樣品的預處理、實驗試劑的配置、儀器設備的調試等。
(4)實驗操作過程(30%),主要考察學生實驗完成過程中實驗操作與儀器設備使用是否規范,以小組為單位,對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操作是否合理安排,分工寫作。
(5)實驗報告書寫(20%),主要包括實驗原始數據的記錄、處理與計算,以及對實驗結果和思考題進行分析、討論等。
(6)實驗操作考試(20%),實驗課結束時,學生自由抽取實驗操作考試內容,獨立完成實驗各個環節,教師進行評分。通過這種嚴格的多元化的綜合考核方式,能夠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對此門課程的收獲,學生對實驗的參與程度更高,不再有不參與實驗操作、抄襲實驗報告的情況,真正通過課程掌握了實驗技能,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4.加強校企合作,增加精密儀器的使用率
實訓課堂單獨使用大型精密儀器如氣相、液相色譜儀以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不僅耗時太長且費實訓試劑,校企合作中,可以讓學生使用學校的大型精密儀器為企業服務,不僅提高了儀器使用率,減少學校實訓耗材,而且使學生理實一體化得到很好的實現。
三、小結
農產品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的同時,中等職業學校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檢驗內容多、難度大的課堂,通過整合實訓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方法,使中職的農產品檢驗技術的實訓課堂教學真正做到與時俱進,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徐小春,馬文平等.《食品分析實驗》 課程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8,12(48).
[2]王莉.食品安全問題形勢下食品檢測的發展趨勢.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