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鳳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最多的內客便是讀,但學生往往會在讀這一行為產生極大的抵觸情緒,這一定程度是因為語文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顯得內容很枯燥。在新時代以及新媒體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實現高精準的高效教學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給教育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將這一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能夠讓教學內容更豐富,形式更靈活,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1 巧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情境多元化
傳統的粉筆、黑板、教材的呆板單一課堂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了,教師應該將網絡資源恰當地放入課堂中,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快速的融人課堂,使語文教學更加高效。可以在課堂中設立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比較強,對圖片、聲音、動畫等的感知度高[1],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創新知識內容展示方式,能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體會文章的情節、文章中優美語句的欣賞等,進而實現教學目標。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社會閱歷并不算豐富,所以在理解一些文本內容時會存在一些難度,對此要加強鍛煉學生的閱讀想象力,進而提升其閱讀理解力。想象情境的創設就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這一能力,可以借助語言、影像等方式快速將學生帶入想象情境中,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
2 微課為學生打基礎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核心地點。因此,教師如果想要提高學生語文教學質量,首當其沖的便是課堂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的技術作為輔助課堂的知識傳播的有效手段。比如可以在新的課程開始前教師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短視頻教學,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先有一定的了解,為課堂的集中教學訓練打下一定的基礎,并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與欲望,使得教學目標更高效、更順利地實現。例如在《社戲》這節課的教學中,可以借助微課讓學生完成預習,這這篇小說篇幅比較長,學生在文字理解上可能會存在障礙,所以需要借助微課視頻讓學生提前預習,先理清小說的情節脈絡,這樣在具體教學時就會更容易[2]。而且微課視頻有著觀看方便的特點,這給學生的預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完成預習任務,小組之間的各個成員可以互相監督,確保預習效率。
3 多媒體教學+課后拓展
以往的教學模式都是學生被動的參與其中,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教材教學,即使老師非常用心的將知識傾囊相授,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接受,這也是學生對于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設立課程進行教學,通過在線課程標記知識點,推送學習資源。
在加入多媒體技術之后,教師從傳授者變成一個引導者,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課程的閱讀和理解,接受了可視化的教學之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可將枯燥乏味的文字轉換成深刻的固定影像,加深閱讀之后的理解。很多時候學生閱讀興趣低無非就是內容艱深晦澀,或者是讀不懂,例如在學習文章《桃花源記》的時候,作為一篇古文,很多學生對于其理解并不精深,尤其是對于古今異義詞以及省略句的用法不了解,在理解具體內容時可能會存在困難,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將其轉化為一個故事,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在課后也會更主動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實現對課堂的拓展[3]。
4 鼓勵學生探索,研究,臺作交流
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從傳授者成為一個引導者,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積極提高學生參與其中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組織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老師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從傳統教學轉變為學生群體間的互動合作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教學課程中的知識點,難點,重點,從而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提出問題之后,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課程的閱讀交流,相互探討和交流更加能夠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解讀,同時也讓小組成員之間得到對于問題不一樣的解讀。從以往的被動接受到現在的主動參與,學生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認可,調動了學習的熱情,同時也提升了學生對于文章的內容的深刻理解[4]。
5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已經有了比較全面的發展,所以在教學中應該重點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當下,更要重視對語文教學方法的改善,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能夠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幫助,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姜華.淺談應用多媒體技術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000(001):186-186,188.
[2]榮靜.淺析初中語文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與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000(048):170.
[3]劉沖元.初中語丈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有效性[J].課外語文:下,2013.
[4]常云亞.淺析初中語文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必要性與有效性[J].學周刊,2014(25):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