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庫

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 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沒有鄉村的振興, 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十九大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要求必須不折不扣完成好。 要扎實推進鄉村建設, 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 發展壯大鄉村產業,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有這些要求的實現,黨的領導是關鍵,但歸根結底最后還必須通過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培養和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選好帶頭人才能有助于小康社會的全面實現。
如何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素質, 從長遠看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產業發展實際開展有效的培訓是關鍵。以秦皇島技師學院2018年河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工作為例, 談談提升新興職業農民培訓質量的一些做法與體會, 對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8年是秦皇島技師學院負責組織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的第五個年頭, 但作為直接承辦全省新型職業農民深加工培訓項目還是第一次, 為切實把培訓工作做出實效,按照省、市農業部門文件要求,首先組織項目組全體成員認真學習和領會省市文件精神, 在了解調研本市學員素質現狀和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精心規劃課程設置,在全市范圍內遴選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經營、創新創業方面的專家教授組成優秀的教學團隊; 同時項目小組親自到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昌黎校區征求常年活躍在農業培訓一線的專家意見,在此基礎上制定了《秦皇島技師學院2018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實施方案》 和課程體系,根據培訓方案購置了實用培訓教材,制定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案, 為順利完成本次培訓任務奠定基礎。
為切實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 學院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 責成培訓創業中心具體負責項目的落實。
1.領導現身說法宣講國家惠農政策,助力培訓實施效果。在培訓班開班時,邀請市農業局領導為培訓班學員上第一堂課,講解國家、省、市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相關政策, 使農民充分認識學技能的重要性;培訓期間應學員要求,邀請唐山市農工委的領導根據自己多年服務農業產業的經驗, 與大家一起交流如何做好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如何充分利用國家惠農政策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心得, 受到學員高度贊揚。
2.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著力提升學員培訓獲得感。按照兩天理論一天實踐的教學模式,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形式,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在系統講解農產品深加工理論的同時, 帶領學員深入農產品龍頭企業參觀學習, 實地講授農產品深加工技術,體驗企業經營管理生產現場,感受現代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氛圍, 在實踐中不斷拓展學員的視野和發展理念,學員深感受益匪淺。
3.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學習交流微信群,加強宣傳引導,提升培訓效果。為了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辦好,秦皇島技師學院在學員報到時,利用新媒體建立河北省新興職業農民深加工項目培訓群, 讓學員們自我介紹企業和產業發展情況, 并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推介。每天利用課前十分鐘,讓學員代表進行公司介紹、產業推介、經驗介紹等活動,深受學員歡迎并在學員中引起強烈反響。另外,通過問卷星及時發放學員學習需求和教師教學評價問卷, 隨時掌握學員培訓需求和建議,及時調整教學形式和內容,為精準服務學員培訓起到良好的作用。在培訓過程中,工作人員利用課間充分聽取學員意見, 尊重學員意愿,通過宣傳引導調動參訓學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吸引和鼓勵更多的農民朋友參加到培訓中來。同時,按照產業分類建立專業小組,工作人員通過微信與各培訓組長保持密切聯系,實時了解掌握學員各方面需求和思想動態, 并通過全方位、多渠道的宣傳,使廣大農民群眾充分了解培訓的意義、 內容, 國家對農民培訓工作的扶持政策等,有效推進培訓的開展。 最終,使學習群變成了學員培訓需求信息的反饋群、政策和技術的交流群、產品交易和產業融合的商務群, 現已成為長久性產業發展及產品交流平臺。
4.做好培訓后的管理和跟蹤服務工作。為了全方位做好培訓工作,鞏固培訓效果,應嚴格按照培訓方案,做好各項培訓的后續跟蹤服務工作。集中培訓結束以后,采取電話跟蹤、網絡跟蹤和現場跟蹤,及時解答學員提出的問題, 為今后這項工作的開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1.堅持培訓簽到制度。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將參訓的100 名學員編為2個班, 每天課前10分鐘,按照培訓制度準時對參加培訓的學員進行實名簽到,嚴格培訓紀律,以防請人替代上課,冒充人數;每位參訓學員上交一份身份證復印件存檔備查, 嚴格考勤,要求有事必須請假,對晚來的學員要登記在冊,說明具體原因, 增強了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約束力。
2.堅持培訓期間每日照相制度。培訓班開班期間每天照相, 培訓照相對學員和授課教師本身有一定的約束力,為規范課堂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同時也為這次培訓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3.堅持滿意度調查表填寫制度。每天培訓課程結束后,利用網絡問卷星平臺,讓參訓學員如實填寫培訓學員滿意度調查表,及時了解學員對培訓教師、培訓內容及效果的反饋, 為以后培訓質量的提高和培訓講師的選聘提供了最真實的依據。
4.堅持電話回訪及學員網上評價制度。培訓班結束后對參訓學員實行電話回訪, 要求學員登錄河北省農業廳培訓效果評價平臺, 全面了解參訓學員的學習整體情況,征求學員的意見或存在的問題,并要求學員進行客觀公正的網上評價。
5.嚴格資金管理制度。認真做好培訓資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培訓臺賬,做好檔案的存檔管理工作。同時嚴格資金管理制度,確保專款專用,充分發揮項目資金的最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