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7月18日文章,原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國與貿易伙伴的經濟關系趨向平衡根據IMF的說法,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關系基本處于平衡狀態——這是一個重大變化,因為其他國家多年來一直批評中國對全球經濟構成風險。
IMF17日表示,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已降至接近于零,這是自2012年IMF開始發布年度《外部風險報告》以來,首次發表這樣的言論。IMF的報告削弱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經濟政策的一再抨擊?!?/p>
美國“市場觀察”網站7月17日文章,原題:IMF稱中國并非貿易惡棍——這個亞洲巨人的經濟與世界其他地區保持平衡 IMF在本周三發布的《2019外部風險報告》中表示,在全球貿易中,中國并非是經常被美國描述成的那種“惡人”。IMF表示,創造大量經常賬戶順差多年后,2018年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與(經濟)基本面相符合。
那么,哪些國家的貿易盈余(順差)最高?IMF表示,德國、荷蘭排在最前面,還有韓國、新加坡等國。但這并不意味著這些國家應該成為特朗普政府發動的任何咄咄逼人雙邊貿易行動的目標。
IMF的新任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表示,盡管特朗普政府動輒就發動此類挑釁性的雙邊貿易談判,但此舉幾乎未對解決全球(貿易)失衡產生明顯的影響,只造成了傷害。
“倘若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已經計劃或威脅加征的關稅全部付諸實施,那么2020年全球GDP將因此降低0.5%”,戈皮納特說。▲
(作者格雷格·羅布,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