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操良松

【摘 要】 目的:探討平衡火罐聯合雷火灸治療肩凝癥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118例肩凝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9例,對照組給予平衡火罐治療,觀察組給予平衡火罐聯合雷火灸治療。結果:觀察組總效率98.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44%(P<0.05);觀察組Constant-Murley肩關節功能各項評分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疼痛、肩關節活動度、肌力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平衡火罐聯合雷火灸治療肩凝癥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改善肩關節功能。
【關鍵詞】 平衡火罐;雷火灸治療;肩凝癥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40-01
肩凝癥,亦稱肩周炎,以50~60歲人群患病率較高,為2%~5%[16]。臨床以肩部疼痛及關節活動受限為主,夜間癥狀明顯。該病具有自限性,其恢復周期為2年左右。治療方法包括口服藥物、痛點封閉等藥物治療方法,雖然可緩解疼痛,但在改善關節活動度方面效果有限。物理方法包括微波、超聲、短波等,但效果不一[2]。我院對肩凝癥患者實施平衡火罐聯合雷火灸治療,效果滿意。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擇我院從2015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8例肩凝癥
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9例。觀察組59例中,男性21例,女性38例,年齡39~67歲,平均(56.72±3.83)歲;對照組59例中,男性22例,女性37例,年齡38~68歲,平均(57.15±3.9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平衡火罐、針刺、紅外線照射等常規治療,平衡火罐:在肩背部分別進行閃罐、揉罐、走罐、抖罐各3個來回,然后行留罐處理10 min?;鸸薤煼ㄍ瓿珊?,用溫熱毛巾擦拭患者背部。1次/周,連續4 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雷火灸治療。雷火灸:將專用灸盒置于患膝之上,取肩貞、肩前、肩髃、肩髎、天宗、阿是、風池穴放置雷火灸灸條,灸條離膝關節穴位皮膚5 cm,周圍用防火布保護。將灸條點燃,施灸30 min。1次/d, 7 d為1個療程,兩療程之間間隔2 d,連續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采用 Constant-Murley肩關節評定量表對患者肩關節功能進行評定,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等4項,總分150分。分數越高,表示肩關節功能越好。療效標準,治愈[2]: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功能基本恢復;好轉:疼痛緩解,關節功能改善;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SPSS17.0軟件包,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 X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效率98.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89,P<0.05)。見表1。
2.2 兩組Constant-Murley評分比較 觀察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肩凝癥的病理機制較為復雜,可能與微循環、纖維增生、慢性炎癥、肩周肌群痙攣等多種機制有關。中醫認為肩凝癥屬痹癥范疇,由于風、寒、濕邪及各種急慢性損傷,加之氣血虧虛導致臟腑內傷、營衛失調、氣滯血瘀所致。治療宜調節臟腑、補氣補血、平衡陰陽。
平衡火罐是以中醫經絡、陰陽、臟腑學說等理論為基礎,通過神經反射途徑達到激發人體陽氣、扶正祛邪、調節臟腑、平衡陰陽、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目的[2]。雷火灸療法是用灸療藥物燃燒時產生的熱量對穴位進行刺激,激發經絡之氣,藥物經皮膚滲透,達到相應經絡之內,達到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舒筋通絡、扶正祛邪、平衡陰陽之效?,F代藥理學認為,雷火灸療法具有擴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局部組織通透性,促進炎性滲出物吸收,調節機體免疫力,促進鎮痛物質的釋放,提高局部痛閾[3],從而達到止痛、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
本組資料中,觀察組治療后總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肩關節功能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平衡火罐聯合雷火灸治療肩凝癥有明顯優勢,可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改善肩關節功能,且無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燕娣,胡勁濤.循經拍打法治療肩凝癥臨床觀察[J].新中醫,2017,49(1):84-87.
[2] 張曉平,段曉情,張雅麗.平衡火罐聯合循經火療治療風寒痹阻型頸椎病32例療效觀察[J]. 浙江中醫雜志, 2018,53(6):455-456.
[3] 董憲傳,方振偉,關雪峰.雷火灸聯合超短波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