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杰
摘? 要:初中生相較于小學生無論從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在這個瘋狂長身體的年齡段,更需要注重學生行為的健康和情緒的調控二者之間的關系。初中生比小學生年齡要大,但實際上還稚氣未脫,心理上比小學生更復雜多變,對于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獨立的看法。初中生朝氣蓬勃,但是也正處于一個尷尬的階段,身體上的發育和他們心理上的不成熟形成了對比,有很多學生不能夠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的調節。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要有一個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學生度過這段時間,更加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體育教學? 健康行為? 情緒調控
中圖分類號:G80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c)-0160-02
初中生是我們祖國的新一代,他們活潑快樂、健康成長對我們國家今后的發展起著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健康行為,并教會學生看待他們這個年齡段發生的事情,正確調控自己的情緒,讓初中生在一個健康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快樂開心地成長。
1? 體育教學中的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里,健康就是純粹身體上的健康,不會輕易生病,體質好,沒有疾病的發生。但是實際上,健康不僅僅包含身體上的不生病這種健康,更包含了我們容易忽略掉的另一方面的健康—— 心理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對于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指身體沒有疾病,而是在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對社會的適應能否有一個良好的狀態。”這樣一個具有權威性的定義,使我們樹立了一個新的健康觀,包含了心理、生理、社會3個方面。由于學生尚未進入到社會,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主要從這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對學生進行一個引導,讓他們學會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健康。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老師要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學生進行教學,要把“健康第一”的思想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最終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和健康心理作為一個出發點和落腳點。
2? 體育教學中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的關系
在體育教學中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在健康行為中包括身體上和心理上兩方面,而情緒的調控會影響學生的健康行為,如果學生情緒上出現了問題,那么他們的心理就發生了變化,最終外化到了身體表面上,影響到學生的健康;反之,學生的健康行為沒有發生問題,那么學生在情緒上會表現出熱情,對任何事情都有興趣,積極參與活動。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情緒是人們對于客觀現實的一種反應形式,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初中生處于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身體的發育、思想的變化導致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有很多不良情緒的表現。比如:第一,過度緊張。其是指學生在課堂中情緒的緊張度超過了體育學習活動的需要,對正常學習體育知識產生了阻礙,不利于學生的的健康行為。過度緊張使得學生的精神和能量有極大的消耗。有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面對有難度的動作或者競技性的練習方式會過度憂慮,害怕自己做不好而被同學笑話,心里的情緒會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活動。第二,恐懼。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出現恐懼的心理狀態會有相應的生理變化,如心跳加快、害怕老師、手腳發軟。這是因為學生對于某一項運動沒有足夠的興趣,對于自己的弱項十分害怕,怕自己不如別的同學,缺乏信心和主動性。學生的情緒千變萬化,情緒上的變化對于學生正常上課帶來很大的問題,同時也會給學生的健康行為造成不好的影響。學生的情緒調控得好,對于學習會更加積極主動,對于老師更加熱情,對于健康行為也會有很大的作用,無論從心理健康還是身體健康上來說都是有很大益處的。
3? 協調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的方法
3.1 感染激勵協調
體育老師是體育課程的核心人物,體育老師的健康行為和情緒嚴重影響著學生。體育老師一定要以十分飽滿的精神狀態出現在課堂上,學生下意識里會對這堂課充滿期待,老師用自己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并且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表現出時時處處的關心。對學生充滿信心,一視同仁,不忽略任何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體育的快樂,這樣就會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而促使學生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老師可以通過語言表情和各種手勢對學生進行鼓勵,當學生在測驗中或者平時的學習中取得了好的成績,要不吝嗇對于學生的夸獎,給予他們肯定,這樣會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及成功的快樂,從而來協調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
3.2 言語上的刺激來進行協調
調節情緒中語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是用語言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夸獎,給予肯定,當學生對知識不了解,或者沒有做到位的情況下,用簡短的詞語提醒學生動作的方向和幅度,增強學生對于體育知識的印象,面對學生動作失敗,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要為學生提出問題的所在之處,并且指出克服困難的方法。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通過講解來對學生的情緒進行激發,講解的內容要求簡單明了、條理清晰,注意講解是否具有針對性,語氣的輕重,聲調的高低強弱,節奏的快慢。當學生的情緒低落時,講解的聲調要高亢;學生如果不守紀律,在批評時注意分寸,以理服人。對于學生的每次練習要積極給出評價,好的地方要夸,不好的地方指出問題并進行講解,調動起學生上課時的積極性。在課堂上體育教師要積極發揮自己課堂中心的作用,來對學生進行一個積極的引導,有效地協調體育教學中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
3.3 分解教學法
因為在體育教學中有些動作是比較難的,對于天生肢體不太平衡的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這時就需要老師進行分解教學法,多次將一個動作分解,可以使學生對動作更加了解,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分解練習是完整練習的過渡階段,要與完整練習結合起來,分解練習將有難度的動作簡單化,學生更容易掌控自己的身體,有利于使學生克服害怕的情緒,也有利于讓學生對于動作要領更加清晰,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害怕情緒消失,并且對所學的動作記憶會更加深刻。
3.4 保護幫助法教學
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是學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懼,從而是身體更加放松,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課中,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取不同的保護方法。由于有的學生缺乏勇敢,認為安全會受到威脅,體育老師就應該給予他保護與幫助,消除學生的害怕心理,使他們擁有安全感,集中精神去應對外部的困難,在適合的時機“脫保”,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恐懼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放開心扉,注意力更加集中到所學的體育技能和動作中,使他們超出預期地完成任務,一舉兩得,從而達到體育教學中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的目的。
4? 結語
總之,初中生各個方面并不成熟,不管是對于事情的看法,還是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情緒的調控都沒有很好的控制能力,這就需要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的課程中對學生的健康行為和情緒調控做出一個正確的引導,促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 佚名.2019年《體育教學》部分選題計劃[J].體育教學,2018,38(12):80-81.
[2] 梁曉敏.淺談教學中體育學習的養成[J].文理導航,2013(8):75.
[3] 洪小勤.體育教學中情緒調控的探討[J].體育教學,2001(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