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在當前的社會市場中,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迅猛,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在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發生偏差,從而使企業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控制企業財務風險,做好財務風險管控工作,才能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本文對生產型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控措施,促進生產型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生產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控制;對策分析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生產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也在不斷壯大,生產型企業作為實體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經濟支柱,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發展空間廣闊。很多企業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的擴大企業規模,但卻忽視了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很好的應對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可能會遭受到較大的財務損失,不利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不利于企業發展。
二、生產型企業在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
就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而言,很多的生產型企業財務部門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沒有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風險管理制度。有些企業盡管已經制定出了對風險的管控制度,但管理制度中的一些規范標準存在著問題,使得生產型企業制定的管控制度不能充分的發揮出它的作用。有些企業內部管理混亂,所制定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沒有明確劃分工作人員的權限和職責,未做到責權利相統一,導致工作效率較低、信息不對稱、信息傳遞遲緩。還有就是有些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認識不足或專業素質低下,即使已經收集到了財務風險資料,也無法對風險作出恰當的處理,企業只有承擔風險成本,減少了企業的經濟利益,降低了我國生產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2)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不合理
企業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全部可運用資本的構成及比例關系,最重要的是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的比例關系。狹義的財務風險也正是由債務籌資的財務杠桿作用帶來的。資本結構對企業的影響表現在收益與風險兩個方面。最優的資本結構滿足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通常情況下,擴大債務比例特別是長期負債比例,綜合資本就會降低,企業價值就會最大。企業用很少的自有資本和大量借貸的方法來維持運營的資金需求。在企業賺錢的時候,收益是隨負債的杠桿放大的,一旦虧損,損失也是隨負債的杠桿放大的。企業長期較高的負債比例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會產生現金支付困難的財務風險。
(3)缺乏財務風險預警管理信息系統
我國很多的生產型企業不能持續發展有很多的原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財務風險意識淡薄,缺乏有效的財務風險預警管理信息系統。有一些企業盡管在財務部門已經建立了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但是沒有明確的劃分部門協作、工作人員的職責與權限,而不能有效及時傳遞企業風險信息。其他部門人員認為財務風險預警是財務部門的事,怠于理會。在松散的管理狀態下,很多的企業財務工作人員也只進行財務本職工作,分析資產項目、負債項目以及一些統計信息項目,只將報表中的信息進行整理,然后再向上級領導報告工作內容,整個工作過程中沒有對有效財務信息所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判斷,使得企業很難及時預測到發展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所以在風險來臨時也不可能及時的進行應對。
三、完善生產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措施
(1)在企業內部制定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度
生產型企業要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順利的開展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結合企業實際的發展狀況,制定風險管控制度,為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提供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尤其是一些集團性質的生產型企業,在發展中要涉及到錯綜復雜的業務,所以財務管理部門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控制時,更要根據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完善制定的財務管理控制制度,將工作職責明確到具體到人,職責明確,獎罰分明,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推動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比如財務風險崗位設置,需明確崗位職責和相應的崗位能力要求,根據風險控制崗位要求,安排合適的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同時明確關鍵控制點及規范管理流程來降低企業風險。在發現財務風險時,按照提前制定的管理制度及流程來進行風險處理,提高財務風險的可控性,增加生產型企業的經濟效益。
(2)合理安排生產型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
為了使我國的生產型企業得到更多的市場紅利,需要根據市場經濟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反映的是債務與股權的比例關系,它決定著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需要依據企業的發展狀況與發展周期來合理安排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首先需要企業的管理人員合理安排企業內部的負債比例,認真考慮企業借入資金的數額及還款期限。這就需要考慮企業實際的銷售狀況,如果銷售量的狀況比較穩定,利潤高,良好的經營就能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還可以定期的償還債務,這種情況下企業可以采取較高負債的資本結構,以獲得杠桿效益;但是如果企業的實際銷售與利潤不穩定,借入更多的資金會承擔更多的財務風險,就需要減少短期負債,適當增加長期負債,改善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保持較合理的資本結構,促進企業的發展。對于一些流動性較大的發展企業來說,也可以利用企業的流動負債來實現內部籌資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全面考慮發展資金的來源,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選擇適合的籌資方式與籌資規模,合理安排生產型企業內部的資本結構,以最小的資金成本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促使企業價值不斷增加。
(3)在企業中制定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信息系統
一般來說,企業內部制定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主要包括識別企業風險、風險評價以及對風險進行預測警告三項內容,是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控制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內容,要想通過風險預警系統來提高企業的發展,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需要對這三項工作內容進行完善。在建立風險評價系統的工作過程中,管理人員要使用科學有效的信息分析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全面的了解生產型企業市場環境的發展狀況,從而判斷企業可能在發展中受到的風險,并充分的利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對財務風險進行等級劃分。工作人員在建立風險評價體系時,企業管理人員要結合社會市場的發展以及企業具體的發展狀況,制定出企業發展要達到的目標,這樣才能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風險評價體系。除此之外,生產型企業還要不斷加強財務信息的整理工作,重視風險評價體系最終的分析結果,系統的分析企業發展,得出企業可能會受到的風險。對于我國生產企業來說,財務部門制定出的風險預警信息系統能深入地通過對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式,讓財務工作人員提前制定出應對風險的詳細對策,降低生產型企業的財務風險,推動財務風險管控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結束語
企業在經濟活動過程中都會伴有財務風險,生產型企業要在社會市場中不斷發展,需要做好管理控制財務風險的各項工作,才能更好的應對企業財務風險。盡管企業財務風險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財務管理人員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財務風險帶來的影響。但是只要企業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風險管控制度,財務管理人員有意識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控制工作并進行財務風險預警,加強部門協作,積極應對,就可以有效地減少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郭媛.經濟轉型期商貿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與防控策略[J].商業經濟研究,2016(19)
[2]郭慧.論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5(33)
[3]王元生.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控制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