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泉州老年大學 楊藝偉

楊藝偉老師的鋼琴課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老年朋友都喜歡上了鋼琴。但是,鋼琴的門檻太高了,很多老年學員帶著自己的熱情來到老年大學圓夢,但面對眾多鋼琴學習材料和陌生的鍵盤又有些無所適從。這是老年學員都會碰到的問題,也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思考如何解決的問題。
學習目的很重要,學員首先要想明白,是只想學習幾首簡單的曲子,還是想系統地學習下去?要知道學習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只是單純學習幾首曲子,則沒有必要花很長時間彈到《肖邦練習曲》。學習目的直接影響以后的學習方法及其方向。因此,教學初始階段,我都會通過不同形式的溝通,了解學員的學習目的及長遠打算。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本課程的教材大致有如下幾種:
初級:如《布格繆勒》《湯普森》《小奏鳴曲》《拜厄》《車兒尼599》《巴赫初級》《小奏鳴曲集》《巴托克小宇宙》《萊蒙》《克拉克鋼琴教程》及《鋼基》等。
中級:《凱斯樂練習曲》《克列門第練習29》《克拉莫練習曲》《莫斯科夫斯基練習曲》《車兒尼740》《巴赫組曲》等等。
首先,學員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來選擇鋼琴;二是老年朋友買鋼琴大多有貪小便宜心理,總覺得越便宜、折扣越多的琴就是一臺實惠的好琴,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選擇鋼琴首先不要太注意鋼琴的外表,要知道音色比什么都重要;其次,就是要注意手感,一臺好的鋼琴應該音色很純、很清澈,沒有雜音。手感柔和的鋼琴,我們可以感覺自己的手指跟琴鍵是很融合的。注意以上兩方面,再與晚輩商量好(有的是晚輩出資,有的是與晚輩共用),然后就可以選購了。
勤操4指, “五指”獨立。俗話說“勤能補拙”,笨拙的4指只能靠勤奮來彌補其先天不足,每天只要有空就見縫插針地練習4指,提高4指掌關節的靈活性、指關節的支撐能力,只要堅持,必有成效,因為4指的“天然肉墊”是很“肥沃”的。
“五指”獨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第5指的獨立性。許多學員喜歡將腕的動作取代第5指的任何動作,這不僅助長了第5指的惰性,而且聲音也干澀缺乏變化,后患無窮。二是指5個手指的獨立性。練琴的主要目的是鍛煉每個手指,充分發揮每個手指的潛力,經常聽見的“凹凸不平”的音階、“跌跌撞撞”的十六分音符就是5個手指不夠獨立的產物。
合雙手,腦先行。老年人最大的優勢莫過于他們充滿智慧的大腦,所以在雙手合奏時,學員要做到大腦先行。練習之前,默讀樂譜,彈奏的每個細節都由大腦指揮,而不是任由手指自行發揮,時不時冒出些不正確的音來。有時成人的“雜念”較多,大腦會“開小差”,應注意對意念的控制,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視、奏對應,耳聽為真?!耙暋钡囊襞c“奏”出的音是一一對應的,這種視覺、觸覺對號入座的慣性感對人視譜能力及視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是“視覺成像”在鍵盤上的反應,這種反應能力的培養必須以一定時間的磨合為前提。“耳聽為真”即要相信聽覺在練琴時的監督作用。長期堅持聽覺的訓練,達到“三覺”(視覺、觸覺和聽覺)一體的狀態,必將同時提高視奏和聽音能力,發揮鋼琴這門基礎學科的“工具書”價值。
萬能法寶:慢、慢、慢。不論是針對兒童、少年,還是成年人進行教學,鋼琴教師喋喋不休的就是一個字——慢。慢速練習就好比實驗室里的“顯微鏡”、體育比賽中的“慢鏡頭”,將學員練琴中出現的問題“放大”來看,把難題化解為易解決的若干個小問題,是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良好途徑,可以毫不夸張地稱其為“萬能法寶”。手、腦、眼、耳任何環節的練習無一不是“慢練”的過程。
綜上所述,學習鋼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學琴的道路是艱辛、曲折的,只有靠自己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從鋼琴學習中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