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橋區老年大學柯橋分 校朱根 土顧淑娟

近年來,柯橋街道老年大學分校始終堅持“立足文化養老,幸福老年朋友”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辦學規律,在規范中求創新,現已成為柯橋街道“文化養老”的主陣地,成校服務“時尚柯橋、幸??聵颉⒂∠罂聵颉苯ㄔO的主平臺,柯橋區社區教育的金名片?!拔幕B老進社區”品牌被評為2018年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浙江省成教學習品牌。
老年教育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進行有效的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是彰顯老年教育深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課題研究的關鍵是教師。教師通過參與課題研究,針對老年教育遇到的問題找出研究方向,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多年的實踐證明,教師對課題研究有熱情,而研究也會讓教師有提升、有成果、有發展,實現雙贏。
近年來,我校以“實驗項目”為引領,申報了區級、市級、省級文化養老課題,邊實踐邊探索,目前此課題已被列為2017年度全國農村成人教育科研重點課題。為真正落實“文化養老進社區”,教師們成立社區聯絡小組和親情服務小分隊,柯橋街道28個社區,每位教師聯系三至四個社區,做到“四進社區”,即“志愿者講師團進社區” “文化活動進社區”“系列教材進社區”“親情服務進社區”,使文化養老落到實處,學員真正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學校教師多篇文化養老相關論文在《中國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全國權威雜志發表,顧淑娟老師被推薦為“全國社區教育骨干教師”。
搞活第一課堂。學校以學員需求為驅動,精心編寫教材,開設剪紙、智能手機等特色課程。分類分層次編寫貼近老年人興趣愛好、生活需求、認知水平的“文化養老進社區”系列教程。不僅滿足本校學員使用,還免費提供給各社區選用。
豐富第二課堂。搭建文體平臺——積極組織學員走向社會,參加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展示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傳遞社會正能量。搭建數字化平臺——利用“浙江銀齡在線學習平臺”“紹興市網上老年大學平臺”等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學習各類課程。
拓展第三課堂。搭建“三單制”培訓平臺。通過“社區下訂單,學校配菜單,政府來買單”的三單制培訓模式為社區老年人“送餐上門”。今年共收到社區訂單近60份,培訓內容包括健康知識講座、生活禮儀講座、居民時尚類培訓。搭建以骨干學員為主的志愿者平臺。學校組織老年學員下載“志愿匯”手機APP并注冊,鼓勵他們成為學?!盎蒿L志愿團隊”的成員,這些報名的志愿者不但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志愿服務,還各盡所能,力所能及地參加街道、社區的志愿者活動。搭建社團平臺。為使已經結業的老學員有繼續學習、相互切磋的機會,老年大學骨干學員積極發展社區社團組織,較成熟的社團已有十個左右,“瓜渚湖社區腰鼓協會”“百福園社區奶奶戲曲隊”“育才社區華之韻合唱團”等五個社團被評為柯橋區“十佳學習型社團”。通過社團活動為老年人營造了一個溫馨快樂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經常開展健康向上、獨具特色的活動,通過活動在社會上擴大影響力,產生品牌效應,達到服務社會、自我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