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明福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國教育部門對初中美術教學提出新要求,其要求教師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適當增添新元素,如,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小組合作模式中采用多樣化的小組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改善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實現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策略
引言
合作學習模式作為新時代新穎的教學模式,逐漸在初中廣泛應用,受到教師與學生的歡迎。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能夠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教學方法,通過標準化的分組,將美術教材內容作為小組合作的基礎,體現小組互助學習的優勢,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但是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以下文章針對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問題列舉說明,并講解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
(一)定位不科學
小組合作學習的特點是根據每一名學生的特點、能力、個性將學生進行分組定位,并將學生的凝聚力集合起來,再開展基礎性美術教學工作,進而提升學生的美術技巧以及審美意識,但是由于教師往往將學生的座位分布或者學生的聚集范圍作為分組的依據,導致學生隱藏自己的學習能力,并使學生逐漸喪失美術學習的興趣,影響到學生美術學習的質量。
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實施具體的學習目標以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注意學生的課堂學習狀態,進而將學生的學習內容固化,阻礙學生發揚個性化的思維,對學生的學習定位不準確,無法幫助學生提升美術學習思維,進而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
(二)合作形式化
雖然響應國家的號召,教師在積極使用合作學習模式,但是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解,只是應用于課堂形式中,在課堂活動實踐的應用中非常少,合作學習模式過于形式化,教師仍然堅持傳統模式中的師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沒有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導性。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美術教師一直是學生的學習主宰,教師在進行滔滔不絕的美術知識講解之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僅僅對教師的行為進行模仿,沒有應用新型的學習模式,導致學生小組合作過于形式化,嚴重影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主動性與創造性。
例如,在學習《人物描寫》時,教師針對教材中的內容為學生進行簡單的介紹,留出固定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在小組活動中學生不明確討論的美術主題,出現小組合作形式化的情況,但是教師沒有意識到問題,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影響到學生美術學習的發展。
(三)缺乏互動性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之間的協作決定學生的學習質量,但是在小組活動中,學習經常出現溜號走神的現象,并導致學生在美術課堂中缺乏互動性。教師對學生的控制能力不強,而且組織能力較弱,進而使學生失去合作的思想。其次,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時沒有考慮學生的心理因素,采取不適合學生的小組合作形式,進而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研究
(一)運用美術特征,激發學生合作
美術教師應結合美術學科的程序性與嚴謹性為教學的具體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美術課程獨有的特征,激發學生產生合作學習的想法,并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美術種類》時,一些學生喜歡美術色彩搭配,一些學生喜歡繪畫等等,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美術興趣將學生進行分組,合理地進行美術教學,有利于小組成員的學習,并提升小組成員的交流能力,進而使每一名學生發表自己的講解,形成學生之間的意見交換,便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并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實施角色轉變,提升合作能力
良好的美術情境教學是通過學生與教師共同創設而成的,教師致力于幫助學生營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實施角色轉變,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發揮主動學習的優勢,因此,教師應關注每一名學生的課堂聽講情況,面向學生,積極培養學生的能力。
(三)學生合作互助,創造和諧課堂
教師作為美術課堂的管理者,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時,應強化學生的自律意識,并注重與學生之間合作互助,創建和諧的美術課堂,并產生濃濃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中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在小組學習中,由優等生引導后進生學習,進而使學生感受自己的價值,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產生集體學習的意識。
結語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學習合作的方法,在自由式的學習氛圍中為學生營造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在學生進行美術學習時,應積極的指導學生,及時幫助學生查缺補漏,使學生完成對美術的深入認知,并通過創設情境的手段,實現學生的預期學習目標,幫助每一名學生發展與完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進步,同時也推動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全面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