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愛萍
摘 要: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不僅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為學生打牢生活常識的夯基階段。我們的“趣味認識”教學充滿了教學趣味,使學生能夠易于學習、樂于接受,將會對他們今后的一生產生深遠的作用。我們的學生在充分研究、運用實物和教具的過程中,總結出了鐘表、圖形以及人民幣的簡單規律,再由教師進行指點,并教以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與實體相結合的數學教學最為直觀,讓學生用現實的感知獲得了數學知識,可以說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一年級;趣味教學
我們在小學一年級數學的趣味教學中,充分利用實物和教具,讓學生學會認識生活中與數學息息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生在趣味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研究實物和教具的原理,掌握了這些物體所蘊含的一般規律。我們還為學生將這些實物和教具的特點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學生們更加樂于接受、便于記憶。以下就根據“認識鐘表”、“認識圖形”、“認識人民幣”三個單元的具體教學情況, 分別進行介紹。
一、 結合實物進行“認識鐘表”教學
在“認識鐘表”的教學中,我們一改通常利用鐘表教具進行教學的做法,為學生們搜集了掛表、鬧鐘、手表、電子表等多種鐘表。在課程的開始,我為學生介紹了各種鐘表的名稱,并教給學生怎樣調試鐘表,讓學生分組研究鐘表的規律。學生在研究之后, 發現調試鐘表過程中分針和時針是可以隨著手的運動旋轉的,并且分針到12點時,時針恰好指向正點。我于是為學生介紹鐘表的表盤布局和時針分針的作用, 為學生將表盤撥到12點讓學生辨認。學生們辨認時針指和分針都指向12點,回答出12點的答案。之后我要求學生自己調整表盤,將掛表調到10點,學生先將時針調整到10點鐘附近再將分針對準12點位置完成了調整。之后我為學生總結出了兒歌:小小時鐘刻度經,需要仔細看分明。分針長長指十二,時針指幾是幾時。學生們對這種可以實際操作的教學十分感興趣, 我們又繼續進行電子表辨認的教學。首先我為學生展示電子表,將時間調整為7:00, 告訴學生這樣的情況就叫做“7點整”。學生們記下之后, 我又把時間調整為9:00讓學生們辨認,學生們根據教學很快就認出了顯示時間為“9點整”。之后我將電子表時間調整為9:20, 教學生辨認為“9點20”。再將時間調整為11:35, 讓學生根據教學進行辨認, 學生們很快就辨認出了“9點35”的答案。就這樣, 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過程中, 使學生認識了鐘表。
二、利用教具進行“認識圖形”教學
在“認識圖形”的教學中, 我們利用木質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教具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拼接組合和認識圖形。我首先利用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教具為學生們拼接出一個正方形作為示范, 之后讓學生自主探究平面圖形的特點。有的學生沿著教具圖形的外沿將圖形畫在了紙上, 有的學生利用兩個全等圖形進行對比認識了圖形的特點, 有的學生將各種圖形拼接出了自己喜愛的圖案。之后我問學生, 他們根據自主探究發現了圖形的什么特點?學生們總結正方形四條邊都一樣長, 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 三角形有三條邊, 圓形圓圓的沒有角。最后我為學生總結出兒歌:正方形方又方, 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長又方, 相對邊一樣長;三角形三個角, 三條邊圍中央;圓形圓又圓, 沒有角在身旁。學生記下了朗朗上口的兒歌, 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圖形特點。
三、利用人民幣進行“認識人民幣”教學
“認識人民幣”教學是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時刻需要運用的生活知識, 我們在這項教學中利用真實的人民幣為學生進行觀摩教學, 使學生能夠明確辨認各種面值的紙幣及硬幣。
我們在教學中, 為學生搜集了第五套人民幣全套的紙幣和硬幣。首先為學生們展示100元面值的紙幣, 學生們通過觀察傳看,認出了100元紙幣上的“100”數字和毛澤東爺爺的頭像。我向同學們介紹,100元面值的紙幣是我國現行流通的最大面值人民幣, 要辨認它需要看票面面值100以及票面是粉紅色的。學生們興高采烈地記下了這些知識, 之后我們又組織學生觀察50元面值、20元面值、10元面值和5元面值的人民幣紙幣, 分別為學生介紹了辨認的要領。在學生掌握辨認第五套人民幣紙幣之后, 我們又對1元、5角、1角硬幣進行了觀摩和辨別, 學生們也很快掌握了辨識方法。這樣在親身觀察中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 使學生們感到了十分新鮮有趣, 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一年級的教學中, 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 盡量保證教學的趣味性。具體在小學數學學科, 一年級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礎數學概念, 我們應充分聯系生活, 對學生展開“趣味認識”教學。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 結合實物對學生進行“認識鐘表”教學;利用教具對學生進行“認識圖形”教學;利用人民幣對學生進行“認識人民幣”教學。還為學生編排了相應的兒歌, 使學生既能夠見證實物產生學習興趣, 又能夠將實物的特點通過郎朗上口的兒歌牢牢記住, 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肖星建。小學一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對策探討[J].教育科學 (引文版) , 2017, 4 (12) :278-2788.
[2]張媛媛。如何提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學周刊, 2017, (33) :93-94.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文峰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