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貴 林 杰
試論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價值與功能
周敬貴 林杰
(琿春市第十小學校,吉林 琿春 133300) (延吉市中小學實踐教育基地校,吉林 延吉 133000)
思維導圖對于學生形成濃厚的活動興趣、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發展綜合活動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和功能。因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在認識、學習和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獲得進步、成長和發展。
思維導圖;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價值;功能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學生的行動。實踐證明,思維導圖對于學生形成濃厚的活動興趣、掌握正確的活動方法、發展綜合活動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和功能,基于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應當在活動開展過程中通過幫助學生認識、學習和運用思維導圖,使其獲得進步、成長和發展。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蕩圖、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來表達思維的工具。思維導圖的創始人是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因此以“大腦先生”聞名國際。
目前,思維導圖已經在全球范圍得到廣泛應用。新加坡教育部將思維導圖列為小學必修科目。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內地,在教育界的應用最初是用來幫助學習困難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在學科教學方面,經華東師大劉濯源教授帶領的思維可視化團隊多年的研究及實踐,把思維導圖轉化為學科思維導圖。學科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基于系統思考的知識建構策略已被全國五百多所課題實驗學校引入應用,繼而在教育界認同和推廣。近年來,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很多學校和教師也應用思維導圖來培養和發展學生,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
思維導圖是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主要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還有很多,以上是最基本的八種表現形式,每一種表現形式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1)畫圓圈:多用于定義一件事情。主要用于把一個主題(中間圓)展開,聯想或者描述相關內容和細節(外部圈)。
(2)氣泡圖:多用于描述事物的性質和特征。主要用于從不同的方面對事物進行分析和整理。
(3)雙重氣泡圖:主要用于比較和對照。作為氣泡圖的升級版,可以幫助學生對兩個事物進行對比,找到共同點和差別。
(4)樹狀圖:主要用于分類和歸納。通過主題、一級類別、二級類別等逐層分解,幫助學生分析和整理。
(5)流程圖:主要用于分析和確定次序、順序。幫助孩子有序地去分析和確定事物的發展、內在邏輯。
(6)多層流程圖:也稱因果關系圖,主要用來幫助學生分析事物產生的多個原因和導致的多個結果。
(7)括號圖:主要用來分析整體和局部的關系,應用較多。
(8)橋狀圖:主要用來類比和類推。
思維導圖的表現形式因人而異,能夠充分顯現學生的思維個性和思考習慣。教師應指導學生以更好、更快地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為目的選擇和應用。
思維導圖是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有利于人腦擴散思維的展開。應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其功能和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在抽象和具體的轉換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正如杜威所說:“當思維被用來作為一種手段,去達到超乎它本身之外的某些美好的或者有價值的目的時,它就是具體的;而當思維僅被用作為達到更深層次的手段時,它就是抽象的。”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在培養學生思維興趣、思維廣度、思維深度、思維能力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積累學生學習經驗。綜合實踐活動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學習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獲得都是課程的目標指向。思維導圖通過點(關鍵詞或想法)、線(輻射線)、面(局部或整體)的思維誘導與激發、發散與整理,進而形成學生更多、更好的學習經驗,有利于學生通過運用已有經驗生成直接經驗。
(3)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更加直觀、豐富、快捷地展現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思維過程和成果,為師生提供高效的教學和學習工具,幫助師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活動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有利于豐富活動教育成果。所謂“思行合一”,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和保持良好的思維活性,更好地運用個人才智和集體智慧完成活動任務,讓思維和踐行過程擁有廣闊的空間和成功的體驗,必定進一步豐富活動的教育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是以發展能力為目標取向的活動課程,因此,思維導圖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科學運用也應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取向。
思維導圖是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有利于引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例如:主題確立課上,教師創設教學情景后,引導每一位學生運用“畫圓圈”“氣泡圖” 或者“括號圖”的思維導圖方式進行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課題網絡,確立主課題和子課題。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相對復雜和同一任務的思維導圖需要學生以小組、班級等集體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需要有領導、有組織、有分工、有評價的合作學習。例如:課題確立階段,需要通過小組、班級運用“畫圓圈”“氣泡圖” 或者“括號圖”等思維導圖合作學習來確立課題網絡;方案制定階段,需要各小組、班級運用“樹狀圖”“流程圖”“雙重流程圖”等思維導圖合作學習,來完成班級和小組活動方案,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和集體智慧,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各項活動任務。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因此,思維導圖對于發展學生的規劃設計能力尤為有效。
對于小學生來說,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弱,主要表現在思維取向單一、思維方法偏少、思維范圍狹窄等方面,而思維導圖的可視化、多向化、深度化可以幫助學生展現和共享思考和探究成果,把枯燥、乏味的思考變得更有樂趣、更有收獲,促進規劃設計能力的發展。例如:活動方案制定環節,學生利用“樹狀圖”“流程圖”“雙重流程圖”多種思維導圖來更快速、更全面、更合理的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思維導圖完成活動目標的設定、活動時間的規劃、活動內容的選擇、人員分工的分解、活動物品的準備、活動成果的預設、預備方案的設計等各項任務,幫助學生由整體到局部、細節,再由細節、局部到整體的分析和整理,最終完成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為活動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展現方式分為紙質和電子兩種方式。紙質思維導圖運用顏色、圖形、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呈現;電子思維導圖有很多專業軟件,主要有Edraw、Mindmanager、Xmind、FreeMind等。但是,這些軟件對于小學生來說比較難以操作,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應用畫圖工具和Microsoft Word中的“插入”文本框、圖形添加文字、顏色來完成。這樣,就可以化繁為簡、變難為易,小學生極易學習和掌握。與此同時,網絡中還有很多思維導圖模板可以參考和應用。
思維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也是實踐和創新的源泉。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思維工具,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科學應用對于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發展學生的活動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功能。
[1]約翰·杜威.我們怎樣思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019—01—26
G623.9
A
1673-4564(2019)02-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