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成
【摘 要】目的:觀察塞來昔布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將我院收治的7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分為兩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用塞來昔布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比較兩組Lequesne各指標、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后,觀察組Lequesne各指標、總有效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塞來昔布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骨關節炎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療效理想,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推廣。
【中圖分類號】R6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01
膝骨性關節炎(KOA)作為一種慢性退行性關節病,關節軟骨破壞、變化及骨質增生為特征,關節疼活動受限、腫脹及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晚期者,關節變形明顯,功能出現障礙,致殘率較高,嚴重影響活動與生活質量[1]。臨床多采取保守治療,即物理治療、關節內注射及非甾體類抗炎藥,僅能部分緩解癥狀,難以有效阻止骨關節持續演進的病理性癥狀,長時間用此治療,易導致嚴重的軟骨損傷與胃腸道反應。本文選取 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探討鹽酸氨基葡萄糖與塞來昔布聯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骨科就診的門診患者中,選擇年齡 45 ~ 75 歲的 KOA 患者,為 OA早、中期,共入選70 例,隨機分配到對照組(單純塞來昔布組)和試驗組(塞來昔布 + 鹽酸氨基葡萄糖組)。對照組35 例,男 11 例,女 24例,平均年齡 57 歲,病程(52 ± 60)個月。試驗組35 例,男9例,女 26例,平均年齡 57 歲,病程(60 ± 75)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輕重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全部患者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ACR)診斷標準:① 近 1 個月內膝關節反復疼痛;② X 線片提示骨贅形成;③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晨僵在 30 min之內,運動時關節有摩擦音,年齡> 45 歲。并滿足:① 1 個月內有膝關節反復疼痛;② X 線片提示骨贅形成;③ 2 周內未接受過藥物治療;④ 排除伴有活動性胃腸道、腎臟、肝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以及診斷感染性關節炎、痛風或急性膝關炎創傷者;⑤ 排除 NSAID 過敏史者;⑥ 簽署知情同意書。分級采用Kellgren-Lawrance 的分級標準為 1 ~ 3 級。
1.2 方法:①對照組單純口服塞來昔布進行治療,100mg/次,2 次/d。②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口服鹽酸氨基葡萄糖進行治療。塞來昔布用量、用法參考對照組。鹽酸氨基葡萄糖每次750mg,2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三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前對兩組肝腎功能、尿常規及血液進行常規檢查,療效由 Lequesne 評分標準指數評分,即膝關節休息痛、行走能力、腫脹、運動痛及晨僵等。另對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實時記錄。治療前及治療后 6 個月、12 個月時,MRI 評價兩組關節軟骨表面病變狀況[4]。
1.4 統計學方法:SPSS20.0 處理研究所得數據,計量資料由()表示,行 t 檢驗,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行 X2 檢驗,差異顯著,以 P<0.05 表示。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總有效率分析研究: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29%(治愈 19 例、顯效 7 例、有效 7 例、無效 2 例),對照組為 77.14%(治愈 12 例、顯效 6 例、有效 9 例、無效 8例),兩組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 Lequesne 指數分析研究:治療后,觀察組膝關節休息痛、膝關節運動痛、壓痛、腫脹、晨僵及行走能力評分分別為(0.7±0.1)分、(0.8±0.2)分、(0.3±0.1)分、(0.2±0.1)分、(0.3±0.1)分、(0.6±0.2)分;對照組分別為(1.1±0.3)分、(1.3±0.2)分、(1.0±0.2)分、(0.7±0.2)分、(0.8±0.2)分、(1.1±0.3)分,兩組各指標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分析研究:治療期間試驗組 1 例出現輕度腹瀉,1 例出現輕度胃腸道不適、飽脹感;對照組 2 例出現胃腸道不適、飽脹感。所有患者均未經特殊處理,繼續用藥 1 ~2 周后癥狀消失。考慮不良反應系藥物所致。試驗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 5.7% 和 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全部患者治療前后的靜息脈率、血壓、心電圖、大便潛血、血常規、尿常規以及生化指標等指標均無明顯改變。
3 討論
就非甾體類抗炎藥而言,作用機制為通過對環氧化酶(Cox)活性進行抑制,阻斷致痛物質代謝,如緩激肽、花生四烯酸等,避免血管性前列腺素的過度凝聚。塞來昔布作為一種特異性的抑制劑,療效與非甾體類抗炎藥存在諸多相似,因其具有較短半衰期,在體內較難蓄積,所以可有效降低胃腸道的不良反應[5]。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體內存在基質蛋白多糖分解異常及生物合成狀況,造成關節軟骨出現局部性的結構破壞、磨損及軟化。氨基葡萄糖是一種經過甲殼素經鹽酸水持續性水解而形成的氨基單糖,是關節軟臨床上廣泛使用的塞來昔布為環氧合酶(COX)-2選擇性 NSAID,可以起到對癥止痛作用,且具有較小的胃腸道和心血管不良反應。氨基葡萄糖是蛋白多糖的構成成分,它可同時促進關節軟骨基質中膠原的合成,刺激軟骨細胞產生骨蛋白多糖必備的關鍵物質,同時也是關節軟骨中蛋白聚糖架構的重要構成,對于關節軟骨基質的充分合成具有促進作用,能修復軟骨再生,達到理想治療效果。本研究發現,觀察組 Lequesne 各指標、總有效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總之,塞來昔布聯合鹽酸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骨關節炎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張祖君,舒從科,毛小金,等.關節鏡聯合藥物治療踝骨關節炎[J].四川醫學,2016,38(8):920-922.
張淑艷.玻璃酸鈉聯合氨基葡萄糖治療骨性膝關節炎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7):184-185.
劉加錢,呂仁發.3 種方法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對比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9):94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