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摘 要】目的:探究社區老年人對社區護理服務的需求,并評價對護理需求造成影響的因素。方法:選擇某社區中380例老年人進行調查,根據其生活質量水平和護理相關需求來進行調查分析,評價不同老年人對社區護理的需求。結果:實驗結果顯示,老年人群的心理狀態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而生理健康也會受到各種慢性疾病的影響,但大多數老年人都能夠基本完成完全的生活自理。這些因素都需要社區護理服務來進行配合,以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結論:由于老年人會受到多種慢性病的影響,老年人往往存在一定的生理不適感,所以在開展護理時應當著重于這一點的護理工作。除此之外老年人往往較為孤獨并且存在抑郁感,所以還應當做好老年人群的心理服務需求,這樣也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教育需求;教育方案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就目前來說,我國現代老年人對社區服務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開展社區服務時,不僅應當注重老年人的心理狀態,還應當明確老年人的個體化信息差異,通過針對性的護理方式才能滿足老年人群的社區護理服務需求[1]。本次研究探究社區老年人對社區護理服務的需求,并評價對護理需求造成影響的因素,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某社區中380例老年人進行調查,根據其生活質量水平和護理相關需求來進行調查分析,評價不同老年人對社區護理的需求所有老年人在參加本次調查時,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且具有我市的常住戶籍。所有參加本次調查的老年人性別信息包括:男:213例;女:167例,老年人的年齡信息區間介于55-76歲間,老年人平均年齡信息為(65.2±6.1)歲;所有老年人的一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老年人的個體信息不對本次研究結果造成影響。
1.2 方法 在檢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根據本市的實驗要求自行設置調查問卷,并由我院中年資較長的護士長對調查內容進行評價,確保調查表能夠全方位的對老年護理健康需求狀況進行反映。采用隨機抽樣法對某社區中的380例老年人進行護理健康需求調查,在調查時,由被調查老年人進行自主填寫。
本次調查中總共發放380份試卷,填寫完成后當場回收,所有問卷均得到回收,并且其中不存在無效問卷。
1.3 評價標準 記錄所有老年人對不同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要求。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進行分析后錄入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學處理,而實驗結果中,所有受調查老年人對不同健康知識教育需求,采用百分比(%)的形式進行記錄。所有老年人血壓指標應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數據記錄,實驗結果采用t值進行檢驗,若p<0.05,則說明實驗結果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結果顯示,老年人群的心理狀態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而生理健康也會受到各種慢性疾病的影響,但大多數老年人都能夠基本完成完全的生活自理。這些因素都需要社區護理服務來進行配合,以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在所有老年人群的心理調查結果中顯示,有294(75.38%)例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明顯的孤獨感,并且有195(50.00%)例老年人存在生活,缺乏興趣狀況。究其原因是由于多數老年人為獨居并且存在喪偶的狀況,導致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百無聊賴。
而在老年人群的生理調查結果中顯示有124(31.79%)例人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慢性疾病,而有162(41.54%)例老年人存在一種慢性疾病。慢性疾病主要以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和糖尿病為主要的發病病例。
而在老年人群的生活自理能力調查結果中顯示,有352(90.26%)例老年人能夠進行日常的自主生活,所以多數老年人是能夠進行自我生活的,無需進行相應的護理工作。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意識到社區服務的應用效率,導致現代社區服務的利用率往往較低[2]。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現代相應的宣傳工作,缺乏足夠的衛生服務力度,導致大多數老年人對社區護理工作缺乏了解,影響其應用效果,導致應用性質缺乏有效和準確的特點[3]。
除此之外,大多數社區服務的宣傳人員缺乏足夠的資金,而開展健康教育也需要足夠的經濟支持,這就導致多數健康教育難以順利開展。相關臨床研究顯示,老年人群中大多數老年人都存在較為明顯的心理孤單狀況,不同類型的消極情緒都會導致老年人出現不同的心理狀態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老年人出現焦慮癥和抑郁癥的情況。同時如果老年人長期處于孤獨狀況,也會導致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受限,導致老年人日常生活過于單調,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4]。
針對這種狀況,一方面來說應當對老年患者的各種老年疾病進行全面的預防和控制,另一方面還需要對老年人的心理狀態進行護理,通過完善且科學的心理健康服務來改善老年人群的心理狀態,進一步消除老年人的不良思想情緒,從而提高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5]。通過這種方式將社區護理服務進行開展,從不同的層次和不同的角度對護理工作進行實施,能夠有效結合衛生保健知識和相關的健康教育知識的合理利用,加大財政支出和宣傳力度,進一步推動我國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和社區護理,對于我國老年人群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
綜上所述,由于老年人會受到多種慢性病的影響,老年人往往存在一定的生理不適感,所以在開展護理時應當著重于這一點的護理工作。除此之外老年人往往較為孤獨并且存在抑郁感,所以還應當做好老年人群的心理服務需求,這樣也能夠提高老年人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林婷,陳玲玲. 福州農村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及護理服務需求的現狀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4,49(05):609-612.
孫建娥,張志雄. 以社區為基礎的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模式——OECD國家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45(02):85-92.
楊春梅,嚴永華,楊曉虹,曾子倩,陳建. 社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其對家庭護理服務需求分析[J]. 成都醫學院學報,2016,11(04):504-506.
何玲,馬玉鳳,張克森. 京津冀地區老年人社區醫療護理服務需求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 護理研究,2018,32(05):779-783.
郭莎莎,陳雪萍,李俊花. 杭州某社區603名老年人居家養老及日間照料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 護理學報,2015,22(0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