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悅
【摘 要】目的:分析危重癥專護小組在ICU重癥肺炎性序貫機械通氣病人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時間段2017年5月-2018年12月,以同期收治的68例ICU重癥肺炎行序貫機械通氣病人為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普通護理)和觀察組(危重癥專護小組)。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相對比對照組,觀察組病人的預后改善效果顯著,再插管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低,數據經過差異檢驗,P<0.05。結論:在ICU重癥肺炎行序貫機械通氣病人護理期間采用危重癥專護小組,病人再插管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少,預后恢復效果顯著。
【關鍵詞】危重癥專護小組;ICU重癥肺炎;序貫機械通氣;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危重癥疾病中重癥肺炎作為時常可見的一類,該疾病發作時往往伴有肺通氣、功能障礙等并發癥,導致病人的呼吸功能逐漸削弱,威脅病人的生命安全[1]。因此,為了改善臨床效果,臨床本研究以收治的ICU重癥肺炎病人為對象,給予危重癥專護小組,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和方法 隨機抽取68例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ICU重癥肺炎行序貫機械通氣的病人,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年齡27-76歲,平均(51.58±3.56)歲,男女各占據20例、14例,病程4-10d,平均(7.08±2.36)d;文化程度:初中16例,高中10例,大專以上8例;觀察組34例,年齡28-76歲,平均(51.58±3.56)歲,男女各占據22例、12例,病程5-10d,平均(7.54±2.41)d;文化程度:初中15例,高中12例,大專以上7例。基礎數據經過對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普通護理,嚴密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指標變化,按時協助病人翻身,控制飲食等。觀察組:危重癥專護小組,內容:(1)小組成立:ICU重癥監護室護士長和科室主任、副主任組建危重癥專護小組,篩選優秀護理人員為小組長、副組長,確保護理質量;專護小組成立后,給予護理人員實施專科培訓,培訓內容以呼吸機操作、理論知識、注意事項為主,讓他們掌握呼吸機的正確使用方法[2]。(2)小組成員責任與干預措施:①科室主任、副主任與護士長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管理設計專項檢查表,操作正確“√”,錯誤“×”,包括床頭微調、呼吸道護理、呼吸機操作與檢查、口腔清潔、鼻飼護理、消毒隔離[3]。②專護小組長對氣管管理、操作等規范標準進行修訂完善,并根據操作制定預防措施,護理標準,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與再插管及控制方法,并每周檢查小組成員的護理工作,每月總結以此小組護理工作,提出整改措施。③日常環節的質量管理有小組的副組長監督,尤其是科室環境、病人口腔、分泌物等管理,并按時對呼吸的回路情況進行檢查,多次強調手部衛生標準[4]。④按時對序貫機械通氣病人進行查房,小組成員查訪期間注意病人病情、情緒、生理等多方面的變化,并結合臨床實際情況,為病人提供舒適、優質、系統性的護理服務;每日護理結束小組成員自我總結評價護理工作;同時日常重癥肺炎護理流程制定、操作流程規范化期間,確保小組成員的參與度,確保調整后護理措施的全面落實。
1.3 觀察指標 經過不同護理服務,分析兩組預后改善情況、發生再插管、相關性肺炎的情況。其中預后情況包括:有創通氣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住ICU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再插管與相關性肺炎由科室主任、副主任、護士長統計[5]。
1.4 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通過系統軟件SPSS23.0處理,其中計量數據用t處理,表示用()表示,計數數據用卡方處理,表示用[n,%]表示,數據經過檢驗分析,P<0.05,統計學價值存在。
2 結果
2.1 預后改善效果分析 觀察組有創通氣時間(3.96±0.75)h,對照組(5.28±1.13)h,t=5.6751,P=0.0000;觀察組呼吸機使用時間(5.25±1.09)h,對照組(7.35±1.36)h,t=7.0256,P=0.0000;觀察組住ICU時間(8.23±0.95)d,對照組(10.95±1.55)d,t=8.7241,P=0.0000;觀察組住ICU時間(12.46±2.46)d,對照組(15.85±4.85)d,t=3.6348,P=0.0005。
2.2 再插管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情況 觀察組再插管1例、相關性肺炎1例,發生率5.88%,對照組相關性肺炎再插管4例、相關性肺炎5例,發生率26.47%,X2=5.3142,P=0.0212。
3 討論
目前針對該類疾病,臨床多采用氣管插管,雖臨床療效良好,但是容易引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現象。隨著序貫機械通氣的應用,不僅有效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而且有效改善病人的呼吸功能,但是想要確保臨床療效,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6]。危重癥專護小組比較重視重癥監護室重癥肺炎病人病情的控制,以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所以護理過程中,給予序貫機械通氣病人呼吸道管理、分泌物排出等護理,并制定、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將專護小組成員的工作進一步明確,增強護理人員責任意識的同時,準確掌握呼吸及管理,減少再插管、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縮短呼吸機使用、有創通氣時間、進而減少重癥監護室入住時間,為病人早期康復提供保證。
綜上所述,對ICU重癥肺炎行序貫機械通氣病人實施危重癥專護小組,有效減少再插管與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為病人預后效果改善提供條件,適宜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吳蘇瓅,倪芳.危重癥專護小組在ICU重癥肺炎行序貫機械通氣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8,16(34):4299-4300.
周靜,肖娜.危重癥專職護理小組干預提高COPD呼吸衰竭患者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效果[J].護理學雜志,2017,32(13):9-11.
劉丹丹.綜合護理在重癥肺炎患者機械通氣治療期間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S1):181-182.
郭愛香,崔雪玲.危重癥專職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3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