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興瓊

【摘 要】目的:研究早期靜脈溶栓療法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應用價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6例,按照隨機數表法分成A、B兩組(n=38)。A組于發病后6h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B組于發病后6-12h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分析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并對各組的再通成功率等指標作出比較。結果:A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26%,比B組的21.05%低,P<0.05。A組的再通成功率為89.47%,比B組的47.37%高,P<0.05。結論:于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6h內,對患者施以靜脈溶栓治療,可有效提高再通率,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建議臨床推廣。
【關鍵詞】靜脈溶栓治療;不良反應;急性心肌梗死;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近年來,社會節奏的加快,與生活壓力的增加,使得心肌梗死患病率顯著增高,已經對國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威脅[1]。研究發現,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心肌梗死的一個重要病因,可引發血栓形成以及冠狀動脈分支堵塞的情況,使得部分心肌缺血/缺氧,進而導致心肌壞死,而心肌壞死面積的大小則與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關,若心肌壞死的面積越大,那么患者死亡的風險就越高[2]。故,早期的正確治療對于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來說至關重要。此研究,筆者將著重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中早期靜脈溶栓治療的應用價值,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診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7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成A組和B組(n=38)。當中,A組男女性比例21:17,年齡為48-73歲,平均(62.57±5.02)歲;廣泛性前壁梗死者9例,下壁梗死者12例,前壁梗死者17例。B組男女性比例22:16,年齡為49-75歲,平均(62.83±5.36)歲;廣泛性前壁梗死者10例,下壁梗死者13例,前壁梗死者15例。患者經檢查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病歷信息完整,治療依從性良好。比較兩組的梗死部位與病情等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于發病后6h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B組于發病后6-12h內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方法如下:溶栓前,予以患者阿司匹林緩釋片,初始用藥量為300mg/d,經口服用,1次/d,治療第2d后調整用藥量為100mg/d。硫酸氫氯吡格雷片,300mg/次,經口服用,1次/d。尿激酶,150萬U,利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進行稀釋,然后對患者施以靜脈滴注治療,需于30min內靜滴完畢。視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的檢測結果,于12h內對患者施以低分子肝素治療,0.6ml/次,經皮下注射給藥,每隔12h用藥1次,總共需治療7d。注:溶栓期間,需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檢查有無出血現象。
1.3 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不良反應(心律失常,血尿等)的發生情況,做好數據統計工作。若患者溶栓后符合標準中的任意兩個,即可判定為冠狀動脈溶栓再通[3]。(1)2h內胸痛癥狀徹底消失亦或者是改善80%及以上。(2)2h心電圖抬高最明顯的導聯ST段回降50%及以上。(3)2h內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現象。(4)發病后14h內出現血清CK-MB峰值。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用SPSS 20.0軟件,t和χ2分別檢驗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n(%)],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良反應分析 A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26%,比B組的21.05%低,P<0.05。如表1。
2.2 再通成功率分析 A組的再通成功率為89.47%,比B組的47.37%高,P<0.05。如表2。
3 討論
通過早期恢復受阻血管血流,對受損心肌和心室功能進行有效的保護亦或者是恢復,可顯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存率,幫助患者改善預后。現代研究表明,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來說,若其發病時間超過2h,那么心肌壞死面積將會達到39%左右;若發病時間超過4h,那么心肌壞死面積將會在84%及以上的范圍之內;若發病時間超過5h,那么心肌壞死面積將會達到100%[4]。故,早期的靜脈溶栓治療對于挽救急性心肌梗死病患的生命來說尤為重要。而重建冠脈血流與縮小心肌梗死面積則是患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的兩個原則。
尿激酶無抗原性,能夠加快纖溶酶原轉變成為纖溶酶的速度,促進纖維蛋白降解,并由此胰島溶解血栓的作用,具有療效顯著與副作用輕等特點。在早期靜脈溶栓過程中,凝血和纖溶同時存在,而血小板激活則在凝血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故,溶栓期間需對患者輔以阿司匹林治療。此研究中,A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B組低,P<0.05;A組的再通成功率比B組高,P<0.05。提示早期靜脈溶栓治療對提高急性心肌梗死者的再通成功率與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具有顯著作用,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裴艷兵.早期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探討[J].臨床醫學,2016,36(4):34-35.
陳文沖.尿激酶溶栓治療對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5):664-665.
董淑萍.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評價[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11):63-64.
賈秀麗.靜脈溶栓治療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