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挺
【摘 要】目的:研究社區(qū)精神病的有效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接診的精神病患者137例為研究對象,并對其施以綜合管理,分析管理后患者對抗精神病藥物進行規(guī)范服用的情況,同時采取問卷調查法評估患者對管理效果的滿意程度。結果:137例病患管理后的服藥依從性與對社區(qū)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管理前高,P<0.05。結論:于社區(qū)精神病中合理運用綜合管理措施,可顯著提升患者服藥的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建議采納。
【關鍵詞】綜合管理;社區(qū);服藥依從性;精神病
【中圖分類號】R19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2
現階段,精神衛(wèi)生問題為全球比較重大的一個社會問題[1],而社區(qū)則是精神病患者的重要生活及活動場所,故,有必要加強對社區(qū)精神衛(wèi)生進行管理的力度,以進一步提高精神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此研究,筆者將著重分析社區(qū)精神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措施及其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接診的精神病患者137例,包含男性71例,女性66例,年齡介于10-87歲之間,平均(56.24±13.92)歲;精神發(fā)育遲滯所致的精神障礙者有54例,精神分裂癥者有71例,雙相情感障礙者有12例;合并高血脂癥者有10例,心律失常者有8例,高血壓者有21例,高尿酸血癥者有9例,高血糖者有16例。研究納入的病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病歷信息完整。研究在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的情況下開展。
1.2 方法 本組137例病患都接受綜合管理,詳細如下:調查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病前個體特征,精神病診療情況,人口學資料,病前社會心理因素,其它軀體疾病治療情況,家族史等。綜合分析調查結果,并經整理后將之逐一錄入醫(yī)院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當中。以《全國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分級管理標準》中的相關內容,將患者分成四個護理等級,并根據不同的護理等級對患者施以個體化的管理和隨訪指導。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規(guī)范》中的標準和要求,采取分級、分層管理法對患者進行干預,同時按照管理方案開展“打包服務”工作,也就是將有相同需求、臨床癥狀相似、管理級別相同、當前病情相似以及康復治療措施相同的病患歸為一類,并及時采取相同的康復以及訪視措施對其進行隨訪管理。對于一級管理者,每周1周對其進行一次隨訪;對于二級管理者,每個月對其進行一次隨訪;對于三級管理者,每隔1個月對其進行一次隨訪;對于四級管理者,每3個月對其進行一次隨訪。其隨訪管理內容主要有:一般狀況,精神病治療情況,康復指導,患者情況變動,精神癥狀,其它軀體疾病治療情況,精神衛(wèi)生知識教育,心理輔導等。
1.3 評價指標 記錄137例病患連續(xù)管理6個月后服藥依從性的改善情況,并采取問卷調查法評估患者對社區(qū)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調查結果以百分制進行表示,當中,比較滿意≥90分,一般滿意<90分且≥60分,不滿意<60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用SPSS 20.0軟件,t和χ2分別檢驗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n(%)],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服藥依從性分析 管理后,本組137例病患的服藥依從性得到顯著提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滿意度分析 管理后,137例病患對社區(qū)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6.35%,比管理前的79.56%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如表2。
3 討論
臨床上,精神疾病為常見病之一,以大腦功能失調為主要病理改變,可由多種因素所引發(fā),包括社會環(huán)境、生物和心理因素等,使得患者出現了精神活動障礙的情況,比如:認知障礙與情感障礙等[2]。因精神病患者沒有良好的自知能力,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疾病,也無法嚴格遵醫(yī)用藥,并且,精神病患者還比較容易合并其它的軀體疾病,比如:心律失常、高血壓與高血脂癥等,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3],由其它軀體疾病所致的機體損傷是精神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臨床有必要加強對精神病患者進行護理管理的力度。通過綜合管理能夠對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不斷的完善,并能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施以分級、分層管理,由專業(yè)的社區(qū)護士對患者進行上門隨訪,以充分了解患者的遵醫(yī)行為、病情變化以及家屬照護情況等,同時對患者施以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心理輔導與精神衛(wèi)生指導,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從而有助于提高其疾病控制的效果,減少死亡風險。此研究中,137例病患管理后的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均比管理前高,P<0.05。提示綜合管理對改善精神病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以及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顯著作用,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王軼,王志穩(wěn),王勛彪等.精神疾病患者社區(qū)日間照料中心的管理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1):110-113.
張樂群.以社區(qū)為基礎康復管理對精神病的防治康復效果[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5):16647-16648.
顏莉萍.以社區(qū)為基礎康復管理對精神病的防治康復效果[J].母嬰世界,2017,(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