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賈亦真



摘要:以N市B節水園區土地整理為例,介紹了節水園區土地整理中的農田水利規劃設計方法和相關水力計算,主要包括選定提水灌溉與管道灌溉結合的灌溉方式,溝道排水;確定微噴灌系統,進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初步設計和相關水力計算。從而在土地整理中通過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整理質量。
關鍵詞:土地整理;微噴灌;節水園區
中圖分類號:S277.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11-012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1.030?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Desig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uring land
consolidation in water-saving park
WANG Hana,JIA Yi-zhenb
(a.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Business School,Hohai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Abstract: With N city B water-saving park land consolida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ter-saving park in land consolid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related hydraulic calculation, mainly including: the selected water irrigation and irrigation pipe irrigation methods, channel drainage; Determine the micro-sprinkler irrigation system, carry out the preliminary design and related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In this way,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land consolidation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micro sprinkler irrigation; water-saving park
土地整理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按照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目標和用途,以達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等目的的過程。土地整理工程建設內容一般包括土地平整、農田水利、田間道路等工程建設[1]。農田水利工程是指在對旱、澇、洪、鹽、漬、堿等地進行綜合治理和水資源合理利用的原則下,對灌排渠系、蓄水池、水窖、坑塘、塘壩及其建筑物等進行的建設,是支撐農村和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2]。同時,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也是農業基礎建設的重點。通過對N市B節水園區土地整理中的農田水利工程進行設計,并選定灌溉水源、設計微噴灌系統、排水系統以及相關水力計算,從而為研究區域土地整理效率的提高作出貢獻。
1? 項目概況
B節水園區位于N市L區B鎮。節水園區設計總面積約48.79 km2。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5 ℃,年平均日照2 146 h。區域年平均降雨量1 070 mm,平均相對濕度79%。園區內地勢西高東低,西部有部分丘陵,丘陵地區高程70.39 m,其余地區地勢平坦,最低的漢湖高程32.11 m。建設前進行土地平整,可實現整體地勢平坦。園區水域豐富,水源為H湖(中心湖)。其水量和水質均能滿足園區灌溉的需求,規劃種植大棚、溫室作物及經濟作物。
2? 農田水利工程設計
2.1? 灌溉水源
園區水源為H湖,供水量有保障,可不進行水量平衡計算。
2.2? 微噴灌系統
2.2.1? 微噴灌設計? 以種植大棚作物番茄為規劃建設,采用微噴灌灌溉技術。
1)技術參數。①設計耗水強度。根據《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術規范》[3]確定耗水強度為6 mm/d。②灌溉水利用系數?濁=?濁G·?濁p,式中,?濁為灌溉水利用系數;?濁G為管道系統水利用系數,取0.95;?濁p為田間噴灑水利用系數,取0.9,計算得出?濁=0.95×0.9=0.86。
2)微噴灌系統。對蔬菜、花卉大棚、溫室試驗地,采取微噴灌系統進行灌溉。①設計灌水定額。3月末至4月初為番茄的盛果期,需水量較大。m=0.001?酌Zp(?茲max-?茲min),式中,m為設計灌水定額,mm;Z為計劃濕潤層深度,35 cm;?酌為土壤干容重,1.47 g/cm;?茲max、?茲min分別為適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占重量百分比,田間持水量22%), 分別取90%、75%;p為設計土壤濕潤比,90%。經計算可得m=15.28 mm。②灌水周期和灌水次數。設計灌水周期T=m/ETd,式中,T為設計灌水周期;ETd為作物日蒸騰量,取設計代表年灌水高峰期平均值,6 mm/d。經計算,設計灌水周期為3 d(取整數)。③設計日灌水時間。根據GB/T 50485-2009,對于固定管道式噴灌系統,設計日灌水時間為12~20 h。④一次灌水延續時間。t=,式中,t為一次灌水延續時間,h;m為設計灌水定額,15.28 mm;Se為灌水器間距,2 m;Sl為毛管間距,2 m;Qp為微噴頭流量,75 L/h。經計算,一個工作位置的灌水時間為0.95 h,取1 h。⑤輪灌組數N最大=,式中,N最大為允許的最大輪灌組數目;C為水泵1 d運行的時間,一般為12~20 h,取設計日灌水延續時間12 h;T=3 d;t=1 h。計算可知,系統允許的最大輪灌組數為N最大=36個。輪灌組劃分:大棚總數為56個,每2個大棚為一個輪灌組,則輪灌組數為56÷2=28個。
3)噴頭選型及組合間距設計。①噴頭選型。微噴頭具有體積小、壓力低、射程短、霧化好等特點。該方案選擇上海愛潤折射式微噴頭(地插式L224黃色噴嘴)。流量為75 L/h,射程為1.2 m,工作壓力為0.3 MPa。②間距。根據番茄畦寬1 m,株距30 cm,行距40 cm,毛管間距和灌水器間距均確定為2 m。
4)設計參數。①允許流量偏差率。根據GB/T 50485-2009,微灌系統灌水小區灌水器設計允許流量偏差率應滿足[qv]≤20%。②支、毛管水頭差分配。當灌水器設計允許流量偏差率為20%時,灌水小區的允許水頭差為:hmax=ha(1+0.65qv)1/x,hmin=ha(1-0.35qv)1/x,[Δh]=hmax-hmin,式中,hmax為灌水器的最大水頭,m;hmin為灌水器的最小水頭,m;qv為灌水小區流量偏差率,取20%;ha為灌水器的設計水頭,30 m;x為灌水器的流態指數,為0.5。經計算可得hmax=38.3 m、hmin=25.95 m、[Δh]=12.35 m。根據支、毛管水頭差分配比:[Δh]毛=0.55[Δh],[Δh]支=0.45[Δh],式中,[Δh]毛為灌水小區中毛管允許的最大水頭差,m;[Δh]支為灌水小區中支管允許的最大水頭差,m。經計算可得[Δh]毛=6.79 m;[Δh]支=5.56 m。③毛管極限長度。L毛=S×INF,式中,L毛為毛管極限長度,m;qa為灌水器的設計流量,75 L/h;S為微噴頭間距,2 m;d為毛管內徑,假設為15 mm;R為毛管局部水頭損失擴大系數,取1.1。經計算毛管極限長度L毛=52 m。
5)微灌系統水力計算。①管道沿程水頭損失。微灌管網中水流呈光滑紊流,采用下式進行計算:[Δh]毛=R×8.4×104LF,式中,[Δh]毛為毛管水頭損失,m;Q為流量,m3/h;D為管道內徑,mm;L為管道實際鋪設長度,49 m;F為多口系數,查表可得0.374[4]。單根毛管流量為25×75/1 000=1.87 m3/h,根據經驗公式計算得毛管直徑為17.68 mm,選取20 mm PE管[5]。計算可得毛管水頭損失為4.17 m。則毛管進口水頭為4.17+25.95=30.12 m。②實際分配給支管的水頭差。Δh支實際=[Δh]-h毛實際,式中,Δh支實際為支管實際水頭差,m;[Δh]為灌水小區允許的最大水頭差,m;h毛實際為毛管實際水頭差,m。經計算可得Δh支實際=5.56-4.17=1.39 m。③支管流量及進口水頭。按下式進行計算:Q=∑qi,式中,Q為管道設計流量,L/h;qi為微噴頭平均流量,75 L/h;n為同時工作的微噴頭個數。其中,一根支管上共控制10條毛管,每條毛管上25個灌水器。經計算可得Q支=10×25×75÷1 000=18.75 m3/h。④支管管徑。按下式進行計算:D=13,式中,D為管道內徑,mm;Q為設計流量,18.75 m3/h。經計算可得D=56.3 mm??蛇x取直徑為?準63的PE管。⑤支管出口水頭。為簡化計算,采取加大系數法,在計算沿程水頭損失時將局部水頭損失包含在內。按下公式計算:hf=F×R×f×Qm×L/Db,式中,F為多口系數,查表為0.400;R為水頭損失擴大系數,取1.1;f為摩擦系數,塑料管為0.948×105;L為管道長度,10 m;D為管道內徑,63 mm;Q為流量,18.75 m3/h;m為流量指數,1.75;b為管徑指數,4.77。經計算可得水頭損失為0.25 m,小于1.39 m,滿足要求。支管進口水頭=30.12+0.25=30.37 m。⑥分干管管徑。分干管上控制4根微灌支管,可得流量為4×18.75=75 m3/h,計算得直徑為112.6 mm,選取管徑為160 mm的PE管。⑦干管水頭。分干管長度為730 m,干管長度100 m。采取同上的計算方法得到干管、分干管水頭損失分別為26.18、5.05 m。可得干管進口水頭為30.37+26.18+5.05=61.6 m。
6)水泵選型。將首部樞紐的水頭損失定為10 m,水泵揚程應為H=61.6+10=71.6 m。選用SH200S-95A型號水泵。性能參數見表1。
7)灌溉制度擬定。①毛管布置。毛管布置的極限長度為52 m,實際毛管長度為49 m,間距為2 m、微噴頭的間距為2 m。一根毛管上布置25個微噴頭。典型區的大棚選取100 m×10 m,東西方向間距為0.5 m,南北方向為0.7 m。大棚數量為56個。每座大棚從中部向兩側布置,每側布置5根,即一座大棚里共10根毛管,250個微噴頭。②干、支管布置。分干管由球閥向支管實現供水,支管垂直分干管布置,每座大棚里中部布置一根支管,向兩側毛管供水。
2.2.2? 排水系統設計? 各級排水溝道布置在各自控制位置的最低處,盡量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為主、抽排為輔,同時與灌溉系統相適應,加強灌排管理[6]。
1)設計標準。根據中國目前各地區采用的除澇設計標準,該地區除澇標準為日雨量150~200 mm,采用日暴雨量200 mm,2 d排出,即雨后1 d排出[7]。根據園區的土質情況,設計排漬模數為Q漬=0.03 m3/(s·km2)。
2)排澇流量。按下列公式進行計算:Q排澇=,q排澇。
對于水田:R=P-h田蓄-E;對于旱田:R=?琢P,式中,Q排澇為設計排澇流量,m3/s;q排澇為設計排澇模數,m3/(s·km2);R為設計徑流深,mm;F為灌區總面積,km2;T為排水天數,d;t為每天排水持續時間,h;E為歷時為t的水田田間騰發量,mm;?琢為旱地徑流系數,取0.55。其中:R水田=P-h田蓄-e水田T,式中,h田蓄為水田蓄水能力;e水田為水田日耗水量。①設計排澇模數。R=0.55×200=110 mm。q旱田=0.64 m3/(s·km2)。②建設用地設計排澇模數。建筑用地產流系數為0.85,則R=0.85×200=170 mm。q建筑 m3/(s·km2)。③設計排澇流量。水田面積47 315 m2(占總面積9.5%),旱田面積313 529 m2(占總面積62.7%),其他用地面積約139 156 m2(占總面積27.8%),總排水面積約為500 000 m2。綜合排澇模數q排澇為1.61 m3/(s·km2),干溝設計排澇流量Q排澇為0.805 m3/s。④設計排漬流量。Q排漬為0.015 m3/s。
2.2.3? 溝道橫斷面設計
1)干溝橫斷面設計。平原地區溝道比降范圍為:干溝1/6 000~1/20 000,支溝1/4 000~1/10 000,斗溝1/2 000~1/5 000。擬設計干溝取斷面坡降i=1/6 000,邊坡系數m=2,糙率n=0.025,底寬b=1.2 m。采用當地天然土質、塊石材料,溝口橫斷面為梯形斷面,求得對應于排漬和排澇流量的水深(表2)。壤土與黏土的不沖流速為0.7~1.0 m/s,通常要求小型溝道的平均流速不小于0.3 m/s,因此均滿足流速的設計要求。安全高度,對于小型排水系統一般取0.2~0.3 m,干溝挖深1.0 m。
2)支溝橫斷面設計。選取支溝3為典型,其控制面積為0.19 km2,q排澇=1.61 m3/(s·km2),Q排澇==q排澇F=1.61×0.19=0.31 m3/s;Q排漬=0.03×0.19=0.005 7 m3/s。
擬設計支溝斷面坡降i=1/4 000,邊坡系數m=1,糙率n=0.025,底寬b=0.5 m。采用當地天然土質、塊石材料,溝口橫斷面為梯形斷面。求得對應于排漬和排澇流量的水深,計算結果見表3。壤土與黏土的不沖流速為0.7~1.0 m/s,通常要求小型溝道的平均流速不小于0.3 m/s,因此均滿足流速的設計要求。安全高度,對于小型排水系統一般取0.2~0.3 m,支溝挖深0.8 m。
2.2.4? 農溝的溝深與溝長? 園區土質介于壤土與黏土之間,根據作物地下水埋深、園區土質、排水農溝邊坡穩定條件考慮,排水農溝的溝深為1.0~1.5 m,排水農溝間距為50 m。排水農溝長度取與末級灌溉管道的長度相等,力求布置相互適應。
3? 結論
園區選用SH200S-95A型號水泵從中心湖取水。分干管為管徑160 mm的PE管,每根分干管控制4根微灌支管。毛管布置的長度為49 m,間距為2 m。微噴頭的間距為2 m,一根毛管上布置25個微噴頭。每座大棚從中部向兩側布置,每側布置5根。排水溝分干溝、支溝、農溝,符合排水要求。結合土地整理,討論設計了節水園區土地整理中的農田水利工程和相關水力計算。
土地整理可有效地推動節水區農業規模化經營,在土地整理過程中通過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結合,能夠極大地提高當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和水資源利用率。尤其是在中國人多地少、水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在土地整理中發展高效節水項目,合理規劃農田水利、優化灌溉方式,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都有著重要的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康? 靜.農田水利工程在土地整理項目中的作用[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8(4):66-67.
[2] 牛傳軍.土地整理項目設計方案優化分析[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
[3] 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術規范[S].
[4] 瞿樹東,楊宏敷.灌溉支管的多口修正系數[J].噴灌技術,1981(2):49-51.
[5] CJJ101-2004/J362-2004,埋地聚乙烯給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S].
[6] GB50288-99,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S].
[7] GB/T 30600-2014,高標準農田建設通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