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洋大學)
數據庫系統管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高校IT課程。因為任何信息系統無論有多大和多么復雜,其操作對象最終是數據,所以存儲數據的數據庫是現代信息系統的核心基礎,一個設計規范、部署合理、管理嚴密的數據庫是信息系統成功運行的重要保證。
我們知道,現代信息技術種類繁多,有硬件、軟件、網絡通訊、數據管理和安全等領域,而且發展速度快。現代IT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1)技術理論抽象晦澀,術語多,難理解;(2)IT軟件技術里面各種語法命令多,參數多,難記憶;(3)實踐性強,僅僅明白理論沒有太大實際價值,還需要學會編程,能夠使用各種語法命令去解決實際問題;(4)技術更新快,舊的技術和知識會逐漸被新的技術所代替,按照摩爾定律,每18個月,計算機的處理速度要翻倍,但CPU(核心處理器)的面積會縮小一倍。
1.被動式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課堂講解為主,然后通過作業和考試等方式來考察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是一種單向的被動式教學方法。其好處是教學內容和進度等容易組織和管理,但在IT專業課的實踐教學中,這種傳統的單向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適應現代IT學習的規律,并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研究結果顯示,傳統的被動式聽講教學,學生的學習內容留存度僅為5%左右。
2.學生素質參差不齊
高校課堂學生多,學生素質也參差不齊;IT的學習有它自身的規律,IT理論和編程語言比較抽象枯燥,需要不斷思考和練習;單純的講解對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大多數學生來說,理解會比較困難,這反過來會加劇部分學生的畏懼心理,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失去學習信心,甚至放棄學習。課堂整體學習效率不高,學習內容留存度低。
3.學生能力和企業的需求脫節
傳統的授課方式注重課堂上的講解,如果學生基本理解了,考試成績合格了,學習目標也就完成了。但IT的學習更需要強調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上理解了,并不意味著能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很多學生畢業后,很多用人單位反饋:畢業生的實踐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不能迅速地投入工作。其實,這也是比較普遍的問題,就是學生能力和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要求和用人單位的需求。
4.教材更新緩慢
IT發展歷經單機時代到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目前正在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各種新技術日新月異,但當前的問題是,學校的教材往往跟不上技術更新發展的速度,從而面臨比較尷尬的情況,即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技能,很可能在步入社會時被別的技能或者技術所代替,已經用不上了。
1.什么是IT實訓方法
IT技術的迅速普及,導致了社會上IT技術人員的短缺。上世紀90年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IT廠商和社會上的培訓機構紛紛推出了IT培訓的課程。參加培訓的人員來自不同領域,有的也沒有任何編程經驗。2000年以后,基于上世紀IT培訓的基礎上,有了IT實訓。IT實訓不注重理論講解,主要以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以解決企業IT實際問題,或者以IT項目實際研發過程來培訓學員,始終強調學員的實踐動手能力。培訓的老師也請企業里有研發經驗的資深工程師。有的號稱零基礎也可以參加,學完后負責推薦進入企業工作。所以,IT實訓雖然價格昂貴,但依然有很多人或者企業參加。
2.IT實訓方法在數據庫系統管理的實際應用
教師需要對上課內容進行大幅度整合改動。(1)盡量減少對抽象的數據庫理論的講解,側重以實際案例講解來說明理論應用。(2)以實際數據庫案例為主線,每堂課以實際問題解決和操作演示為主,輔以講解具體解決思路,貼近實戰。(3)學習資料資源在線,鼓勵學生自帶電腦,在課堂上同步操作,課后再練習鞏固。
改動的原則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3.使用IT實訓方法的教學效果分析
在調查“學生課堂適應度”的問卷中,總共70份,統計結果如下:

這其中總的適應度57%,一般40%,不適應3%。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在IT實訓教學中,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吸引一般感受的學生。

從2015年至2017年學生優良率統計分布可以看出,學生的優良率每年穩步上升。這充分說明IT實訓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有潛力的優秀學生。
IT行業的特點就是技術發展更新快,各種技術間有緊密聯系。(1)IT實訓對老師的要求高,最好有IT工作或實戰研發經驗,了解IT工業現狀及發展潮流。因此,教師本身的素質建設是關鍵。教師本身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同時和業界、教育同行多交流學習。對上課的教材也要時時更新,教學方式不斷完善。(2)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環境要匹配。實時的演示,用黑板粉筆是不可能實現的,需要良好的網絡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技術的支持。目前很多學校投入開發智慧型教室,這對IT實訓法的開展非常有利。(3)學校對老師工作的支持和培養是IT實訓課程開發成功的根本。
引入IT實訓教學法,以實際案例操作演示,使教學更生動直觀。鼓勵學生參與互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理解和參與度,進而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從而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即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