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摘 要:為切實提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滿足社會對園林人才綜合素質提出的更高要求,各高校均對園林專業教學模式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及優化。本文就基于此,對適應現代園林發展的園林設計課程教學與方法優化進行相關論述,旨在切實提升園林專業教學質量及效率,以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園林發展;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方法優化
0 前言
園林設計是園林專業重要教學內容,對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園林工程數量及建設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需園林設計教師能夠認清現代園林發展特征及規律,不斷改進及優化原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切實提升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適應力。
1 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的理論及目標
1.1 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的理論
以核思想作為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的基本理論。核思想主要由要素核、審美核及功能核構成,其中,要素核主要以植物為設計要素;審美核主要以自然生態美學為要素;[1]功能核主要以公眾服務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為要素。
1.2 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的目標
將核思想引入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的目標主要分為以下兩點:第一,對于教學內容而言,核思想的融合可更好提升園林植物設計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然生態審美水平,結合新城市綠地系統及類型,提升學生對現代園林發展趨勢的適應力;第二,對于教學方法而言,核思想的融入可切實提升學生設計及實踐水平,通過組織教學活動、增加案例教學等方式,激發學生對園林設計課程的學習興趣。
2 當前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2.1 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教學水平對園林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深遠的影響。但由于園林專業涉及學科多,教學難度大,具備較高實踐能力及教學水平的教師資源少,導致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優化可行性不高,無法滿足社會對園林人才綜合素質的需求。
2.2 現代園林發展速度快
隨著園林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園林設計教學內容已無法滿足現代園林發展要求,需進一步擴充及完善教學內容。但也正因如此,園林設計教學內容體系日趨復雜,與實際教學課時產生一定沖突。
2.3 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現階段園林設計教學過程中,大多以課堂教育為主,教師為在短暫學習時間內快速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及專業能力,在課堂中占據著中心地位,利用大量練習等方式傳授園林設計理論知識,不僅造成學生對園林設計課程喪失學習興趣,更無法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2]同時,由于園林專業學生數量不斷增長,能夠滿足協調教學內容及評價標準的教學模式尚且處于構建之中,仍需教職人員對優化園林課程教學內容及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3 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優化
3.1 作業體系模塊化
為更好地適應現代園林發展趨勢,需進一步提升園林設計課程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注重作業體系模塊化手段的應用。具體而言,園林設計在園林專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可直接影響到學生專業水平及就業競爭力。園林設計作業題目選擇是課程教學的關鍵所在,也是實現提高園林設計課程總體教學水平目標的基礎,需受到相關教職人員的高度重視,基于園林設計課程開設目標及任務,建立起更加系統的科學作業題庫。
由于園林專業教學內容過于繁雜,因此在設計作業課題選擇期間,需注重課題的系統性及代表性,通過作業體系模塊化的構建,形成更加完善的教學機制。舉例而言,將園林設計課程依照課時要求分成的小型附屬綠地及花園設計、城市公園設計等多個課題,從根本提升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及可控性。
3.2 提升教學水平
注重專業園林設計教師的引進,構建集體授課體系,切實提升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水平。例如,由經驗豐富的專家或教師統領園林設計教學工作,向學生闡述設計課題的重點及各功能區劃分等專業理論知識,鼓勵學生在滿足現代園林發展要求的前提下,積極拓展設計思路,找尋出特色設計風格,切實提升學生的專業設計水平。
3.3 更新傳統教學內容
注重傳統教學內容的更新,強調統一教學重點,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及掌握園林設計基本觀念。同時,注重教學期間的引導及啟發,激發出學生對園林設計課程的學習熱情。在實際教學過程期間,以傳授學生設計方式為主,鼓勵學生產生自己風格。不僅如此,在更新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教師還需結合現代園林發展要求,明確在園林工程提升地區間生態效應的重要地位,更好提升園林設計教學內容的實效性。[3]例如,為更好滿足現代園林發展要求,需以植物配置為主,培養學生對自然生態的審美能力,實現園林行業以服務公眾為主的發展目標。
3.4 同步推進教學內容及教學進程
促進教學內容與教學進程的共同優化,鼓勵創造構思、塑造設計個性。同時,認清日益繁雜的教學內容與設計專業教學課時之間的矛盾,選擇出更加適應園林現代化發展特征的教學重點,以期讓學生在短暫的學習生涯中學習到更多實踐技能。
4 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方式的優化
4.1 加強啟發式教學
在園林設計課堂中,充分發揮出教師引導者及啟發者的積極作用,讓學生通過主觀意識思考園林設計問題及重點。借助案例教學方式,說明此些成功設計案例中的設計思路及精髓所在。同時,在階段性教學后,可提出后續教學內容與實踐項目相結合的問題,讓學生在相互探討的過程中,更好地提升自身設計水平。
4.2 注重實踐教學
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的課堂結構,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實踐教學比重,切實提升學生對園林設計課堂的參與感。[4]舉例而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采用翻轉教學模式,學生自主作出設計方案,教師對設計步驟及思路進行點評,鼓勵學生從創新性、功能性及實用性等多角度完善設計方案。
4.3 積極組織教學活動
組織園林設計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提升自身專業設計水平的同時,更加明確園林專業發展趨勢及前景,為日后人生道路的找尋奠定堅實基礎。一方面,加強校企合作力度,基于學生更多實訓機會,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現代園林發展特征;另一方面,支持并鼓勵以學生自主為主,教師為輔的園林設計競賽活動,針對各類設計課題開展系列設計實踐活動,并以此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提升學生對后期的團隊協作工作環境的適應度。
4.4 擇優集中培訓
在遵守學生自愿原則的前提下,使用擇優集中培訓的方式,學生通過參與到教師實踐項目中,更好提升自身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同時,教師也可在此基礎上融入分層教學模式,將學生依照設計水平等分為不同層次,依據不同層次學生特征設計不同教學內容,以充分發揮出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積極作用。
4.5 促進教學成果的相互交流
在園林設計課程后期,教師需對教學成果進行總結與交流。在每一設計課題作業完成之后,將學生分為不同學習小組,由教師帶領學生對設計作品進行評析,學生相互交流,找尋出設計作品中的優點及不足之處,形成更好良好的教學評價機制。[5]同時,教師也可由此評選出優秀學生作品,進行統一展示,更好在學生中營造出良性競爭的氛圍,促進學生相互間的有效交流,讓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園林設計重點。
4.6 結合多種教學手段
依據不斷提升的園林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人才培養理念,園林設計教學模式也從原有的以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轉向至多元化教學模式,如:植入式分層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等,以更好的激發出學生對園林設計理論知識及設計技能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升園林設計教學質量及效率。
同時,教師對以往實踐經驗及教材內容的總結及歸納,并以此幫助學生形成固定的設計原則及規范,串聯起園林設計理論知識鏈條;積極利用演繹教學法,從科研假設理論出發,讓學生更好認知設計作品中存在問題。隨著社會對園林專業專業學生設計水平與綜合素質需求的不斷提升,將園林設計課程中歸納型教學模式轉向至演繹性教學模式也需盡早提上日程。
5 結語
園林專業作為推動社會可持續化建設的重要學科之一,其教學模式現狀及發展趨勢已然受到了國家及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但就目前來看,在園林設計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就業及實踐能力依然處于有待提升階段,需要學校及相關教師認清現代園林發展對園林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的新要求,對教學模式及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從根本上提高園林專業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大批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劉德良,李坤新,廖仲英.基于專業綜合素質培養的《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嘉應學院學報,2015,33(02):91-96.
[2] 劉志成,鄭曦.全新的模式全新的系統?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風景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風景園林,2015(07):20-23.
[3] 孫得東,李卓冉.應用型本科高校園林規劃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農業教育,2012(01):92-96.
[4] 閆曉云,白恒勤,李亞峰,李英杰. 內蒙古農業大學園林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5):53-58.
[5] 湯輝,林云,程曉山.以“智技合一”理念為指導的“園林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以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為例[J].中國林業教育,2016,34(06):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