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紅梅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數據時代已應運而生,大數據成為信息化時代的重要標志,如何運用大數據平臺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廣大教育者普遍關注的問題?;诿褶k高校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和行為方式,通過利用大數據平臺探析民辦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有效路徑,進而推動民辦高校藝術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
關鍵詞: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藝術生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養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的重要基礎,只有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才能更好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力量。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具有時代性,要“與時俱進”,要跟得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同時,應結合當前高職藝術生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捕捉有用的教學資源,及時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向大學生傳遞新的觀念、新的思想,努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適應現代社會網絡化、信息化的高度發展。下面就大數據的新思路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探索出培養藝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徑。
1 當前民辦高校藝術類學生特征表現
藝術類學生接受的是有別于傳統教育的模式,專業培養為發散性思維,注重個人主觀創意與創新,互動性實踐性強,專業學習成果能及時得到展示與肯定,同時高考文化分數相對其他專業要求較低。因此,民辦高校藝術類特征主要表現為較為感性隨性,不愿受規章制度牽絆,缺乏紀律約束,自律能力相對較弱,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政治追求愿望不高,對思想政治工作有較強的抵觸心理,出現排斥兩課的現象。目前藝術類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分析、了解、把握當前民辦高校藝術類學生的個性特點,考察民辦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及其存在的問題,如何給他們提供一個合理的藝術舞臺,引導他們揚長避短,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問題。
2 大數據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目前,大數據作為時代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已滲入到人類社會生活和發展的方方面面;所謂大數據,就是在具有海量信息的數據庫中尋找富有價值的信息內容,并且在對這些信息的相關整合、分析之中挖掘新知識,獲取相應的經濟效益,借此來實現引導和服務實踐的目的。在數據廣泛傳播的環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迎來了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信息數據的傳播豐富了高校思政教育手段,擴充了學生學到的知識儲備,使其更好地了解社會的發展變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大數據的傳播具有很大的復雜性,其所帶來的價值需要進一步挖掘。而高校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并未全面形成,作為數字媒體使用及信息傳播的前沿陣地,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甚至還有可能造成行為觀念的偏離,這就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通過對大數據進行挖掘、分析,精準把握需求、預測趨勢;可實現民辦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創新,對于當前全面推進民辦高校藝術類大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增加育人的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
3 大數據時代下民辦高校藝術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
在大數據時代,打破傳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根據藝術生的特質,注入新的教育元素和資源,探索出符合藝術類學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推動民辦高校藝術類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
3.1 針對藝術生,運用大數據,搭建資源平臺,完善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
健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是充分發揮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基礎,也是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科學分析和探索的基礎。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的建立,教育者能夠明確了解藝術類學生自身的思想行為特征、價值觀的主要傾向以及身心健康方面的具體狀況。為此,“基于藝術類學生高校應該建立起大數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組建起一體化和系統化的信息搜集平臺,實現教務處、圖書館、后勤部門、心理咨詢部門等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公眾信息的搜集。”
3.2 提升大數據的分析和運用能力,培養專業人才,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技術能力的提升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尤其是年齡較長的教師,他們對大數據不甚了解,沒有較強的計算機以及數據處理技能,缺乏專業的數據挖掘、分詞技術等技術手段,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法更好地開展,無法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當下藝術類學生經常通過微信朋友圈、QQ空間等客戶端抒發自己的日常情緒以及精神世界的活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建立一種以小見大的觀念,通過對數據的詳細分析,增強教育的預見性以及前瞻性,提升自己對于數據的敏感度,利用這些信息及時把握藝術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內心的動態,掌握他們的思想行為,借此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生活理念和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素質。
3.3 強化大數據意識,提升工作的針對性;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體系,完善考核制度
在大數據背景下,學??梢砸劳袛祿夹g和媒體技術靈活運用各種考查方式,例如讓學生們通過網絡平臺隨時隨地完成學校布置的考核任務,實施全程的記錄與跟蹤,切實考察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對學生們的成績予以分析,總結出他們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重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法,更好地增強他們的思想政治的學習效果,實現全面的發展。當然,如何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體系需要廣大教育者共同精心研究,這主要是根據實現學生們的全面發展這一最終目標而定。一方面,提高對數據的敏感度,積極、主動收集數據信息,做好整理和分析工作,深層次挖掘規律,對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有詳細全面了解,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另一方面,把握學生不同數據間的聯系,推動工作創新。例如,對學生校園卡消費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掌握學生的生活和經濟狀況的變化,進而落實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為不同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還可以整理用人單位招聘的數據信息,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4 運用大數據精準定位,融合“思政+藝術”
基于大數據對藝術類學生思想現狀進行精準定位、學生需求深度挖掘、效果評價精準客觀的特點,高校應優化革新傳統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創造出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產品、內容和活動載體。藝術生在長期發展中所積淀的價值觀念、文化內涵、藝術品格等而形成的校園文化,為教學提供了豐厚的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校園文化中凝練的大學文化精神,在情感認同的基礎上,結合思政理論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愛校榮校情懷?;蛘撸诖嘶A上,不斷加強新時代思政課建設,探索形成“思政+藝術”的實踐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聚焦課程思政內涵,強化思政課價值引領功能,重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專業教育協同融合機制。課堂外專業教師指導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題復排或編創藝術作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理論中可用于藝術創作的素材,并運用藝術語言深度加工,最終呈現出帶有思想政治理論底色的藝術作品,用藝術的方式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 結語
大數據時代下針對民辦高校藝術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等多方共同協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大數據技術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中的作用研究,不僅有效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還可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模式,進而推動民辦高校藝術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于揚.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路徑探析[J].讀寫算·基礎教育研究,2016(10).
[2] 李松剛.“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興載體的創新與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11).
[3] 徐春妹.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挑戰及創新[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