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禺杉
摘 要:莊子寓言文學中善于運用想象、夸張、變形等藝術技巧,結合詭奇、雄渾、壯美的審美意趣,構成了莊子寓言文學的藝術和美學意境。其中,夸張的運用爐火純青、引人深思。
關鍵詞:莊子;寓言;夸張
《莊子》一書,以“意出塵外,怪生筆端”[1]著稱。夸張,是莊子寓言中一道奇麗的風景。夸張的本質其實是“言過其實”,張弓將夸張分成了三類:一是在質量、數量、形態等方面的夸張,二是會把不可能的說成可能的夸張,三是表現勞動群眾改造世界中爆發出的偉大力量。莊子寓言的夸張,或怪誕,或詭譎,或飄渺,或詼諧,既包含數量、形態的夸張,又用極大的手筆描寫了不可能的夸張,既是超越理性的癡人狂言,又是極致浪漫的智慧哲思。其夸張手法使用大致可分如下幾類:
1 直通天地、驚心動魄
莊子寓言的夸張如長江大河,澎湃洶涌,沖開束縛,直通天地,驚心動魄,無人能及。在《任公子釣魚》中,“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巨大的鐵鉤,五十頭牛做成的魚餌,能投入東海的魚竿,這樣的漁具恐怕神仙也少見吧,自然年年釣不到。然而任公子并不放棄,大餌只為求大魚,他所釣的大魚是怎樣的呢?“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魚肉分食,可讓“制河以東,蒼梧以北”的百姓飽餐,魚之大可想而知,語言之夸張,也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了,寓言人應該向任公子般樹立雄心、志存高遠。
在《逍遙游》中,有一只名字叫作鵬的大鵬鳥,“背若泰山,翼若垂云之天”,它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鵬鳥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彩,向南方的大海飛去,扇一下翅膀就能飛三千里,騰空時卷起一股暴風,一下便飛出九萬里。莊子筆下的鵬鳥展翅可遮天日,振翅直達云霄,其夸張程度不可不謂氣吞山河、直上九霄,將一副壯麗奇雄的畫卷展開在讀者眼前,通過生動的描述又讓人產生一種真實的錯覺。
2 小處著眼、別出心裁
莊子寓言的夸張別出心裁,從小處著眼,以見大道。《則陽》篇中講了一個“蠻觸之爭”的故事,“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右角者曰蠻氏”,蝸牛的觸角能有幾何大,然而在這小小的蝸牛觸角之上,卻可以有大軍進行決一死戰,發生慘烈的戰爭,造成哀鴻遍野、“伏尸數萬”的慘劇,莊子并沒有直面現實,而是借助奇特的想象,夸張的手法,將諷刺的態度寄寓其中。
在戰亂頻發的時代,人們是沒有自由的權利的,硝煙四起、戰死沙場都是無奈的現實。莊子能用奇特的想象與夸張手法,化腐朽為神奇,通過激發想象思維喚起人們心底的感觸,突破思維定式,亦是對和平的渴望。
3 另辟蹊徑、出人意料
莊子寓言夸張會另辟蹊徑,出人意料,如同神來之筆。莊子王維借助夸張的筆法,將丑惡的客體作為藝術表現的正面形象,塑造了一些面貌丑陋、奇形怪狀卻有著內在美的藝術形象。比如《徳充符》中描寫了一個奇丑無比的人,叫哀駘它,雖然長得丑,卻很有魅力,男人見了他就不愿離去,女人見了他寧愿給他做妾,也不給別人做妻,君王見了他,相處短短時間就十分信任他,要把國家讓給他,還擔心他不肯接受。這種筆調,夸張之外還透著詼諧,詼諧的背后還蘊含著莊子對德行、內在美的推崇。
莊子筆下有外丑內美之人,亦有美到只能大隱于市之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在遙遠的姑射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人,他膚如冰雪、肌若凝脂,風姿綽約如處女,從不食人間五谷,而餐風飲露。可以騰云駕霧,驅馳日月,而奔馳暢游于宇宙之外。都言人可以美到不食人間煙火,而在莊子夸張的筆法之下,美若神人不僅可以不食人間五谷,而且還可以駕云御風,與日月同行。不過,美則美矣,卻不肯入市,可謂美中不足,過于暴殄天物了。
莊子還用夸張的筆調,給寓言中的一部分人物染上了濃郁的理想色彩。《逍遙游》中“御風而行”的神人,《大宗師》中水火不侵的真人,包括莊子本人,在他寓言中的形象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變幻莫測。他忽而是妙語驚人的辯士,忽而為傲視卿相的隱者,忽而織履于窮閭厄巷之中,忽而觀魚于濠梁之上,忽而妻死鼓盆而歌,忽而枕著骷髏夢語,讓人看后仿佛置身于魔幻世界,被一種波譎云詭的氣氛籠罩。
4 結語
魯迅曾高度贊揚莊子:“其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誠如斯言,莊子的想象和夸張,超人的理想和浪漫,令后世文學深受影響。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李賀的“老魚跳波瘦鮫舞”,蘇軾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奇想連篇,莫不是擷取了莊子的創作藝術的精華。莊子運用夸張的創作手法,透過他的文學作品傳達給人們,要有大格局、大創造、大視野,局促在狹小的境遇中,是不可能有一番作為的,莊子以其多變的藝術手法和表現方式,使莊子寓言成為千古絕唱。
參考文獻:
[1] 劉熙載.藝概? 文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
[2] 郭象.莊子注[M].中華書局,1985.
[3] 劉熙載.藝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 董華.論莊子寓言文學的藝術技巧[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