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了來自室內外客觀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影響,這兩方面的影響對兒童的成長過程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從兒童的室外活動空間出發,剖析居住景觀中的兒童活動設施設計的對策。
關鍵詞:居住景觀;兒童;設計;活動設施
1 居住區景觀設計對兒童成長的意義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居住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創建可持續發展的和諧人居,已成為全社會的目標和愿望,也對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要求。同時,室外活動空間的兒童所接觸的環境也越來越被重視,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的故事,說明從古至今人們就已經了解所生活的環境品質高低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兒童成長期間最重要的就是游戲娛樂,而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他們通過游戲娛樂來了解世界、認知世界、探索世界。
親近大自然是人類的本性,大自然中的環境能讓兒童的成長通過親身接觸自然、感受自然,透過自然活動場所的體驗去感知與認識,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中生物的樂趣,這些都豐富和影響著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兒童是通過身體的感官: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來認識這個世界,居住景觀中五彩斑斕的大自然的和所有富有生命力的物種,就是對孩子最天然的綠地活動場所。同時,自然環境可以給予孩子天然的感官刺激,動植物自然的顏色可以給孩子帶來最健康的視覺刺激,戶外的清新空氣也能刺激嗅覺發育,大自然的環境還能給孩子提供無限的運動空間,這是游戲娛樂、探索學習的天然場所,這些都有利于兒童成長時期感知覺的發展。
2 兒童對活動設施設計的要求
居住區內的兒童活動空間給孩子提供了游戲娛樂的場所, 兒童在游戲娛樂的過程中,激發他們的活力與想象力。特別是在工業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兒童的生活方式和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相同。娛樂場所的構建對其情感體驗以及身心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居住景觀中兒童活動設施是最為重要的,目前多以草坪、組合器械以及沙坑等部分構成。兒童活動設施的設計必須同時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其安全性和娛樂性是必不可缺的。兒童由于自身活動能力較低,身體協調性較差,互動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潛在危險。在安全性方面,活動設施的造型、材質都需要以人為本,從兒童生理的特殊性出發。造型方面盡量采用圓潤造型,避免尖銳邊角的出現,以增加其安全性能。設計中的“軟”方法,除了物質和審美以外,主要集中于材質的角度。材質方面則多用軟質來取代硬質材料,從草坪的設計、塑膠跑道、滑梯的塑料材質等皆已體現,而極少出現鋼架結構等硬質的兒童娛樂設施。在兒童的生理需求方面,形式上多采用趣味性設計,以滿足兒童探索未知的興趣。色彩更需符合兒童特性,以鮮艷、明亮的色彩為主,結合動畫角色與場景進行綜合裝飾。通過以上兩點綜合以提升兒童活動設施設計的優化,在最大程度提高安全性的同時,增加其娛樂性,以達到兒童活動設施設計的目的,在安全娛樂的前提之下愉快地成長并培養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身心。
3 居住區景觀中的兒童活動設施設計對策
根據一定的劃分標準和個體生理年齡的自然階段,兒童成長期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嬰兒期(0~3歲);第二階段:幼兒期(3~7歲);第三階段:兒童期(7歲以上)。居住區的室外空間對于兒童成長、認知、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以上年齡段的劃分,室外空間景觀中的活動設施應滿足其不同年齡段的需要,針對不同時期的需要而設計。人的知覺、感覺與環境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兒童活動設施還需參考人體工程學的相關理論進行設計。
第一階段,嬰兒只能躺臥,抱在懷中、或嬰兒車中,此時嬰兒活動基本依賴于他人。在嬰兒的成長期中,探索世界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視覺和嗅覺、聽覺來完成。因此活動設施在設計上應注重色彩的明亮與飽和度,在增加其娛樂性的同時以綠植和活動設施的色彩來吸引他們從而達到娛樂性與認知培養的相統一。第二階段,幼兒具備了一些認知基礎,在生理方面也逐漸成長,具備一定的室外活動能力,探索的欲望也不斷增強。活動設施的主要方式從視覺和嗅覺增強到觸覺,直接影響到活動設施的主題轉移到、材質方面偏多。根據幼兒的天性,可設計相應的沙坑、水池、滑梯、小型體育器械等,但造型應采用圓潤與流線型為主以增強其安全性。當然,室外空間的合閉性和開闊性方面仍需加強,不僅能為其安全性提供保障,更能給予陪伴的家人適當的活動與休息空間,同時保證定量的光照與通風條件。第三階段的兒童期中,兒童的室外活動能力明顯增強,生理上的好動性和心理上的好奇心表現得非常明顯,這就需要我們在娛樂性和認知性方面逐步加強。在造型與色彩方面趨于兒童的喜好,在整個活動設施中需要更加整體和更加開闊,為游戲的靈活性提供保障。結合幼兒園與小學初級教育,可適當在室外活動空間中增加學習的設施。另外,還需要因地制宜,在居住景觀中活動設施的設計中融入地域特色,以促進兒童更好地提高認知,學習與傳承精粹的文化。融教于戲,融學于樂。
參考文獻:
[1] 劉宗明,李茂虎.居住區景觀設計[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陳雪瑩(1987—),女,福建漳州人,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