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能夠有效地進行小學作文的教學,一直是小學教學研究的重點。本文通過分析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研究如何能夠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幫助教師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有效性策略;分析
0 引言
小學的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內容,但是目前在開展作文教學上還存在很多問題。為此,需要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水平。
1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的授課方式單一
教師的授課方式單一一直是困擾我國初等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近些年通過吸引人才有大量的青年教師進入學校,但是多數教師依然年齡都比較大。高年齡教師上雖然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同時也由于長時間教學形成了習慣,導致他們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滿足目前的教學需求,也不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1]例如,目前很多老師在進行小學作文的教學時依然還是停留在如何提高學生的分數上,在最初開展作文教學時,就讓學生了解在考試作文中如何獲得更多的分數,卻極少注意到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解不同題材的協作技巧時,機械化地讓學生記住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說明文的重點等方面的內容,這種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好處,學生很難形成興趣。并且由于教學的方法過于機械,學生難以在這些框架當中找到足夠的發揮空間,并不利于學生個人寫作風格的形成。
1.2 缺少對學生閱讀的引導
寫作的水平建立在學生有足夠的知識并且可以將知識有效利用的基礎上,為此,學生必須要加大自己的閱讀量,以便能夠獲得更多的知識,間接提升他們的寫作水平。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大量的閱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多數學生并不會主動閱讀課外書籍,這就導致學生閱讀量不足,知識量難以支撐他們形成足夠的寫作能力。[2]并且,隨著網絡的出現和進入人們的生活,學生一方面在查閱資料等事情上更加方便,但是也由于電子游戲使得他們更愿意選擇玩游戲充斥自己的業余時間。另一方面,即便學生有了學習的意愿,愿意在課后看書,在缺少教師指引的情況下也不知道自己應該看什么,很多學生可能會看一些網上水平比較低下的作品,不僅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甚至會導致學生認識的下降。另一方面,寫作本身就是離不開資料的,比如學生想要寫小說,必須要查閱世界觀等方面的資料,教師需要在讓學生學會閱讀的同時也懂得這些方法,這方面的不足也是目前在小學協作教育上的問題之一。
1.3 死板的寫作訓練
傳統的語文協作教學,一般都是由教師來確定主題,以及文章的字數、類型,按照要求學生進行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訓練。這種方式對于形成學生全面的寫作能力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如果僅僅利用這種方法進行訓練,則過于死板,不利于學生協作能力的提升。首先,固定的內容很容易降低學生的想象力,并且很多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還要求學生必須要形成專門的寫作方式,更加不利于學生創造力的發揮。[3]而且,由于小學生的經歷很少,很多學生都只是經過了相同過程,這就使得對于同一個題材他們可能會書寫一樣的內容。
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有些教師急于求成,要求學生大量背誦是高分作文或者滿分作文,并且要求學生必須要以某種寫作模式或者寫作技巧來進行作文。這種教學方式的存在,進一步壓縮了學生的發揮空間,也讓學生的想象力受到了嚴重的限制,很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甚至隨著學生長大,他們會變得不喜歡思考,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有巨大的打擊。
2 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2.1 引導學生積累,增加學生的寫作興趣
學生想要在有足夠興趣的情況下才會去做某些事情,寫作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需要學生建立起足夠等等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在寫作上的學習效果。但是各種興趣的也同樣要建立在學生有一定能力的基礎上,除了要學生能夠形成足夠的寫作能力,還需要學生有足夠的知識積累。
對于提高作文能力而言,知識積累首先就在于認識更多的字、詞,所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一方面,要專門要求學生閱讀特定的書籍,選擇一些經典并且難度比較低是書籍,讓學生不會由于生活閱歷的限制無法理解,并且也能夠積累到更多的知識。并且,教師也要教會學生如何自己尋找更多的書籍閱讀,提高自身的能力。比如可以專門找某個喜歡作者的作品進行閱讀,或者根據書籍的類型,在網上尋找其他類型的書。同時,教師必須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知識的積累,要求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并且簡要記錄下自己在閱讀之后的感受,在專門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同時,教師也需要利用這些經典的作品,給學生講解寫作方式,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能力。
2.2 鼓勵學生自主發揮
很多學生并不喜歡教師要求的作文,可能是由于作文相對比較難,學生完成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也有的學生會覺得教師的要求太過拘束,自己的想法很難發揮出來。為此,教師給學生進行基本的作文訓練的同時,也需要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發揮出來。例如,教師可以指定對一個簡單的主題,包括近期要聞、社會現象等等,讓學生在涉及這些內容的情況下進行作文訓練?;蛘咴陬I導學生進行近期的讀書交流之后,讓學生寫出他們的讀后感。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自由地發揮,提高他們的寫作熱情,教師也不會因為批閱作文時由于學生文章過于千篇一律而感到乏味。
2.3 拓寬學生的協作范圍
有些學生已經形成了在考試時根據題目內容和要求來進行作文,但如果要求比較開放,他們卻很難作文。雖然這樣的學生能夠得到較高的考試分數,但是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是十分不利。這種情況和學生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式有很大的關系,更重要的是,隨著學生年級升高,他們將會面對的文章形式也會更多,中年級的學生主要進行記敘文的作文訓練,進入高年級之后,他們還需要學習說明文、科技文、議論文等協作形式,如果過早形成習慣,進入高年級之后就很難糾正。尤其很多學生在進入高年級之后會出現將議論文寫成記敘文的情況,這種不倫不類的文章,既不能給他們帶來足夠的分數,也不能讓他們形成能力。
為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努力拓寬學生的協作范圍,雖然仍然需要進行基礎訓練,但是也需要讓學生學習更多的寫作形式。并且在語文課堂上,涉及科技文、議論文等文章時,也需要給學生剖析寫作方法,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形成相關概念。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也要了解到學生的愛好,并且通過學生的愛好出發,研究如何進行作文,以及這些愛好相關的文章中,通常都是哪些文章類型,會使用何種寫作手法。
2.4 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好的鍛煉,提高寫作的興趣甚至形成用文字記錄的習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活動來激發學生。對于讀書的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閱讀,然后在語文課和其他學生交流讀書之后的想法,再讓學生是根據自己所讀的書籍寫作文。同時,學生在最開始和他人交流時,往往會存在準備不足的問題,教師也可以用這個機會教學生如何進行準備,教會學生會準備發言稿,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就學會了一種全新的寫作方式。
其次,學校也需要組織一些課外活動,比如一些郊游活動等等,在回到學校之后,可以讓學生記錄一下這次郊游經過和感受,這種時候學生往往也并不會抗拒寫作文,通常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3 結語
為了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要在作文這一項教學本身上提高,而是需要綜合所有和作文能力相關的因素,立體地開展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多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避免受到固定模式的寫作方法束縛;同時引導學生多看書,增強積累,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文字豐富度;最后還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將作文的教學和訓練相結合,使學生接受作文訓練,并且能夠主動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王昌鵬.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04):128.
[2] 徐法生.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133.
[3] 張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才智,2018(33):184.
作者簡介:劉芊(1995—),女,湖北監利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