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圖案,如何入手?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從20世紀初,我國工藝美術教育中開設圖案課程至今已近百年的歷史了。傳統圖案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既是現代設計實踐的靈感創新來源,也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寶庫。圖案課程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科技飛速發展和大眾審美多元變化的今天,如何引導學生立足傳統,開拓創新設計,是圖案課程教學實踐不斷優化教學模式探索的方向。
關鍵詞:圖案;傳統;創新;教學
圖案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它是向專業課過渡的課程。它不僅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審美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基本素質,培養創新意識與創造精神,為今后的專業學習和專業應用打下牢固的基礎。作為藝術基礎課程向專業設計之間的過渡,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國際設計交流的日趨頻繁和文化元素的交互滲透與影響,圖案正廣泛運用到各類設計之中,服裝、產品、包裝設計中都隨處可見圖案的身影,它們正以一種流行文化符號的形式在大眾群體中傳播開來,也成為大家走近藝術與設計最通俗的方式之一。目前,藝術設計類學科之間的交叉學習也日益增加,為提高教學效率和提升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我經過多年嘗試與努力,結合本校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對圖案課程進行了相關調整和改進。讓學生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接受新事物,為他們的專業設計奠定基礎。
1 強化傳統圖案裝飾規律的學習
圖案是富有創造和想象力的藝術,我國傳統圖案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既代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明,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著名工藝美術家雷圭元先生在1979年出版的《中國圖案作法初探》一書中強調了圖案的“民族化”“裝飾化”,大量列舉了我國古代圖案,如彩陶、太極等具有點、線、面抽象圖形中的母體,由此來說明圖案的創作原理和形式法則。在學生有了初步感受之后,對其進行臨摹,并對其深入程度提出要求。臨摹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在學生臨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該主題背景圖案的造型規律、設色特點、組織形式分解講授,并提醒學生注意臨摹中的用線及其穿插關系、強調圖案色彩的搭配。在這個環節,我們弱化了圖案傳統教學中的繪畫寫生部分,將時間利用起來研習傳統圖案的裝飾規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對寫實的單一認知,從而引導他們建立對裝飾概念的直觀感受。當然這并不是說圖案教學中的寫生不重要,而是使我們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通過“逆流”——裝飾進而主動去“溯源”——寫生。
2 探索傳統圖案解構與重構后的元素提取
圖案中的造型、色彩、組織,這三者是互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們依托于文化與地域特色的背景,通過形式美法則的規律完美地呈現出來。在學生臨摹傳統圖案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這其中的規律。學生前期的專業學習中已經熟悉和掌握了構成基礎的內容,對打散、重構等設計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將構成基礎里的這些內容與傳統圖案的造型元素、組織形式結合在一起,從抽象到具象,既在教學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也對比了包豪斯教學體系下的構成規律與傳統圖案的組織形式之間的共通性。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傳統的方法與思路,啟發學生對傳統圖案元素進行更多的解構與重構的實踐設計,幫助他們發現更多的組合形式與表現形式。
3 課題導入式設計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有別于傳統圖案課程,我們不再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根據教材內容逐一學習每個章節的基礎知識點概念,再進行創作練習。而是在課程教學之初就導入主題性的課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查閱相關資料。他們不再是課程內容的被動接受者,而是成為課題的發現者與探索者,根據不同的課題內容自由選擇,多樣化的主題性課題導入實現了學習真正的開放性和自主性。在此教學模式中,我們的選題將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結合在一起,探索和激活傳統圖案的生命力,結合當前蓬勃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進行設計實踐。調動已學專業,自學課題設計中涉及的未學專業技能,經過選題分組、搜集資料、設計實踐、交流分享、資源共享等一系列過程,不僅拉近了學生與學生之間,更是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的紐帶。更有一批興趣相投的學生在課程中挖掘到了創新創意實踐項目,自發地通過小組團結在一起,積極構思并參加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這種課題導入式的教學模式靈活多變,方便學生結合設計實踐進行主題性的設計,學習代入感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容易調動起來,更重要的是它整合了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將前后專業知識自發的融會貫通,融為一體。
4 結語
圖案課程作為一門歷史悠久的設計基礎課程,其教學雖走過百年,但在傳統與創新這個主題下依然散發著它特有的魅力。向傳統圖案學習在圖案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時代與科技在不斷發展,新的時期有新的審美特點和意識形態。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基于優秀經典的傳統圖案,不斷賦予它新的主題內容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其語言形式與組織規律,通過獨立創新的思考走出屬于自己個性的設計之路。
參考文獻:
[1] 雷圭元:“漫談圖案造型規律——對圖案教學的改進意見”[J].裝飾,1997.
[2] 常沙娜.應該堅持傳統圖案的教學[J].裝飾,1997.
作者簡介:王晶,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美術教育,裝飾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