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剛
摘 要:為了滿足當前社會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做好公共文化服務體制的建設就十分重要。而博物館恰好是公共文化服務體制中重要的組成環節。做好博物館的利用,將有助于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或全面提高全民素質等。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制;博物館;保護;教育;文化消費
0 前言
為了擴大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制中的作用,本文將對其功能定位進行簡要分析。
1 針對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含義的分析
簡單地講,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指對人才、博物館場地、藏品等進行利用,充分的對博物館功能進行發揮,為社會和公眾提供與博物館業務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各種服務,包括陳列展覽、藏品收藏保管、藏品利用、科普宣傳及教育活動、網站服務、文創產品開發,以及參與政府和非政府部門組織的相關研究、咨詢活動等。[1]因為,博物館相關業務具有特殊性,所以博物館和相關文化機構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存在共性與差異。
2 基于公共文化服務體制視域分析博物館的功能定位
2.1 博物館具有保存、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功能
博物館在定義里面指出其自身具備保護、收集、傳播、研究人類發展物質及非物質遺產的功能。同時,博物館還承擔著人類文明及標志性產物的收集與保護職責;博物館還要承擔幫助民族、國家等收集、保護歷史及文化發展標志性產物的責任;人類文化遺產通常由歷史遺物、地質標本、不同種類的非物質文化異常等組成,博物館則需要收集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后進行合理的保存,幫助人類回首過往、正視自己、面向未來。隨著時間的流逝,對各種藏品的保護方式博物館都進行了優化、更新,保存的方實現了創新、目的得到了擴展;當前已經從對有形文物收集過渡到對影音視頻等進行收集,這使得其收藏功能不斷拓展。而且眾多的博物館都采用了數字化技術整理藏品,提高了保護效果。由于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進一步開發其潛在價值。因此,博物館必須承擔藏品研究的義務、責任;做好藏品的收集、研究,深度發掘藏品的潛藏信息與含義,有助于提高博物館功能發揮效果,同時在保護文化遺產方面也成了不可取代的重要部分,儼然變成了傳遞人類文明的重要力量。
2.2 博物館教育功能的定位
現代的博物館不僅具有收藏、陳列等功能,還具備了社會文化發展標志,成了負責群眾終身教育的社會機構,并在現代教育體系內擔負著重要職責。政府明確指出“現代博物館應積極發掘、運用自身的社會教育功能。”由于博物館內收集的教育資源眾多,且具備大量的歷史藏品、完善的研究體系、安全的展示設備、優秀的工作人員,所以為社會公共教育機構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博物館自身沒有語言功能,不過卻收集了大量和人類有關的信息資源,這是人類正視自己、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若通過對藏品進行研究、解析,有助于提高公共教育質量。因此,博物館內優秀的專業研究員應仔細翻譯博物館藏品,并通過專業的講解方式為博物館、群眾搭建連接渠道,專業的展示人員和設備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便利的利用條件,而博物館內容的多樣性、受眾的廣泛性、交流的互動性、知識傳播的多元性又成為博物館發揮社教功能的有利條件。[2]博物館應利用管內藏品傳播歷史文化知識,也應通過互聯網技術等對博物館內的知識進行傳播。同時,博物館通過與社區、學校互動的方式,將成為教育的第二課堂與重要扶手。這對博物館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發揮歷史文化宣傳教育功能具有積極幫助。
2.3 博物館具備促進文化消費、改善群眾綜合素質的功能
精神文明建設一直是國家建設的重點,而博物館恰恰具備改善群眾綜合素質、促進文化消費的作用。博物館如今已經被國家認定成公益文化事業單位,屬性調整成了非營利組織。不過,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機構屬性賦予了其承擔文化服務的職責與義務,通過提供文化服務,將提高博物館文化傳播能力、實現其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并且,還有助于滿足大眾的日常文化消費、休閑需求等。
博物館可以為群眾提供眾多沒有實體的文化產品進行觀摩、學習,幫助大眾消費時間、獲取知識、認識自我、理解世界,還能滿足大眾對世界的探索興趣。另外,博物館還能供應有心文化產品進行觀摩,比如常見的博物館元素商品等。博物館在發展中,除了要重視發揮自身公益特性外,還應該積極做好與管內藏品文化有關的產品研發,這樣可以使受眾在博物館參觀時被博物館氣氛所熏陶,然后主動的購買具有文化遺產特征的產品,幫助博物館增加經濟收益。[3]
博物館制作的館內藏品仿制品或利用藏品元素再加工的產品,將直接面向參觀者出售。參觀者通過參觀博物館、購買相關產品的方式,將得到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感受藝術魅力,從而實現本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博物館文化的傳播功能也會隨著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而增強,同時博物館傳播歷史文化的能力也會不斷提升,公民的綜合素質也將實現跨越性提高,這有助于打造完美的良性循環。
3 結語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當中的博物館已經成為輸出優秀文化服務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做好博物館功能定位工作,才有助于滿足全民文化需求,發揮博物館文化傳播、教育等功能。
參考文獻:
[1] 張琦.少數民族地區博物館的建設——以內蒙古博物院為例[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3):436.
[2] 徐津.芻議博物館的社會責任與社會發展[J].才智,2015(21):353.
[3] 李敏.關于新時期博物館功能與職能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