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婷
【摘 要】在和諧社會理論的視角下,社區警務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化治安戰略思想及戰術方法,在和諧社區構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和諧社區構建中要高度重視社區警務的基礎和支撐地位,切實把握并充分發揮社區警務的維護治安作用、榜樣示范作用、橋梁紐帶作用、前沿陣地作用和為民服務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社區警務;和諧社區;和諧社會
2002年3月,公安部在杭州舉辦的全國公安派出所工作會議上提出,全國公安機關要繼續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方針,積極實施社區警務戰略。2006年9月,公安部下發了關于實施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的決定,決定首次將社區警務與和諧社會聯系起來,把社區警務提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來看待。和諧社區是和諧社會的基礎,在和諧社會理論的視角下,社區警務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維護社區治安穩定的根本之道,是構建和諧社區在警務方式上的必然選擇,在構建和諧社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區警務的涵義
社區警務在理論層面上是一種警務哲學和警務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從實務層面和警務工作模式角度出發,認為社區警務式在黨和政府的統一指導下,由公安機關組織、整合社區各方面的力量,密切警民關系,以建立起公安機關與社區內的組織和個人共同維護社區治安,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機制的警務工作方式。首先,社區警務體現的是警方與社區的關系。警方與社區都是社區警務的參與者,警方是社區警務的主體,社區是社區警務的主要場所,警方與社區通過社區警務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兩者之間的關系是雙向的、互動的,警方以社區為工作重點,社區成員以一定方式參與社區治安工作。其次,社區警務的運行方式是警民合作。警方與社區成員相互聯合,以警方為主要力量,輔以社區成員的幫助,共同發現和解決社區的治安問題。警方要想有效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的穩定,必須客觀地看待自身在社會治安中的作用,加強與社區的合作,與社區共同承擔起預防和控制犯罪的責任。再者,社區警務的目的在于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的穩定。社區警務并不是一種形式,而是警方為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的穩定而采取的一種策略、手段,如果社區警務并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那么社區警務的實施也就失去了意義。社區警務的目的即警務工作的目的──有效地打擊、預防和控制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穩定。
二、社區警務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作用
社區警務的工作重點集中在社區,所以實施社區警務戰略,構建和諧社區,必須從以下五個方面切實把握社區警務的作用:
(一)發揮維護治安作用,確保社區和諧穩定。社會穩定是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作為新時期公安工作的新趨勢和新模式,社區警務的首要任務就是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穩定。但維護社區治安秩序穩定并不是公安機關一家的事情,而是需要聯合社區內的所有單位、組織以及全部社區成員,整合各種社區資源,開展廣泛的社區參與,形成以社區民警為主體,以社區群眾為基礎,以治安積極分子為骨干,以社區治保會、單位內保干部、保安隊員等為輔助力量的全方位、立體化社區治安防控網絡體系,多方面協調合作,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武漢市公安局青山分局緊緊圍繞“增強公眾安全感,提高市民滿意度”的目標,整合社區警務資源,深入開展“平安青山”建設活動,在2006─2008年間始終保持了警情少、發案低、秩序好、社會穩定、治安大局平穩的“平安青山”品牌,是依靠社區警務維護治安秩序的良好典范。
(二)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引領社區和諧風尚。社區警務中社區民警要長期扎根社區,與社區居民朝夕相處,社區民警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宣傳國家法律法規和落實政府方針政策,社區警務處于維護社會治安的最前沿,如果社區民警精神不佳、素質不高,不僅不會促進社區和諧,反而會成為“不和諧”的因素,因此社區民警要發揮自己的榜樣示范作用,引領社區和諧風尚。一方面,要塑造民警的親民形象。社區民警要想切實深入社區、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去,就必須放下自己“管理者”的“官架子”,把社區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帶著深厚的感情沉入社區,貼近群眾,傾聽群眾呼聲,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只有這樣,群眾才會把民警當作親人和朋友,相信民警、理解民警,警方與社區才能真正聯合起來,共建和諧社區。另一方面,要塑造民警的愛民形象。社區民警在社區警務工作中要把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結合起來,執法時嚴格嚴厲,服務時耐心認真,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全力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在開展社區警務工作中要注意三個環節:在執法思想上,踐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在執法原則上,既要嚴格公正,又要熱情服務;在執法行為上,要充分體現文明執法和規范執法。
(三)發揮為民服務作用,培育社區和諧氛圍。社區警務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貫穿的是民本理念,關注的是民生問題,可以認為,社區警務是社區服務的一項內容。一方面,社區警務為社區服務提供了公平正義的環境。社區服務的有效開展,與社區治安密切相關。社區服務既有市場化的有償服務,也有公共化的無償服務。但無論哪種服務,都需要以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為原則。否則即使建立起服務體系,也會因違背服務的原則而不會持久。不好的治安狀況往往會破壞、干擾社區服務組織和服務工作,使社區服務工作無法有效開展。只有通過社區警務預防、打擊破壞、干擾社區服務的行為,為社區服務提供良好的治安環境,才能使社區服務有效而持久地開展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說,社區警務發揮了為民服務的作用,培養了社區的和諧氛圍。另一方面,社區警務要求社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要熱情服務。一方面,社區民警要轉變執法模式。在執法活動中,要變居高臨下的管理式執法為以人為本的服務式執法。社區民警要把自己看作是社區居民的公仆和服務員,在開展社區警務工作時,要和顏悅色、細致入微,努力塑造自己“社區護衛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社區民警要轉變執法觀念,強化服務意識。思想觀念是根源,要發揮社區警務的為民服務作用,就要從思想觀念上去改變社區民警,使其摒棄“群眾利益與己無關”的冷漠觀念,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執法觀念,切實加強社區警務的為民服務作用,凝聚社區和諧氣氛。
三、結語
在和諧社會的理論視角下,社區警務在和諧社區的構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應該以和諧社會為切入點,深入分析社區警務與和諧社區的關系,高度重視社區警務在和諧社區中所處的基礎和支撐地位,并進而充分發揮社區警務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的維護治安作用、榜樣示范作用、橋梁紐帶作用、前沿陣地作用、為民服務作用,由小及大,以點帶面,努力實現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兆端.社區警務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社區化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2.尹偉中、張滿生.和諧社會理論視角下的社區警務.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3.唐忠新.邁向和諧社會的社區服務.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
4.肖春艷.論和諧社區建設.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3):33.
5.肖飛.推行社區警務與構建和諧社會.湖南高等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5,17(4):103~104.
6.金明哲、梁潤生.淺談實現社區和諧進程中社區警務作用的發揮.吉林高等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7,23(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