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婉瑩
【摘 要】在當今的平面設計領域中,傳統吉祥圖案日益受到重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優秀代表,闡明其產生的原因及發展過程,以及在當前不斷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從理論和案例分析如何用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來創造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內涵和精神的設計語言。
【關鍵詞】傳統吉祥圖案;傳統文化;平面設計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先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了趨吉避兇而創作的裝飾性圖案,趟過了歷史的長河不斷得到改善和流傳。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設計師在各自領域里復興著中國傳統裝飾之美,將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設計作品中,當中香港設計師陳幼堅、靳埭強、陳紹華、韓秉華、韓家英等人在探索如何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方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面對現在相對浮躁的社會,網絡信息及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國外各種設計理念的不斷涌入,我們該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應用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既東西融合又能求得創新。
一、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產生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發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時,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直到現在的社會,人們依然向往美好的生活,依然喜愛具有美好寓意的圖案,這使得吉祥圖案能廣為流傳和高度認知。傳統吉祥圖案的形式豐富多樣,多數以象征、諧音等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按照主題劃分可分成四大類:(1)植物類,梅、蘭、竹、菊、蓮花、牡丹等;(2)動物類,龍、鳳、麒麟、鹿、魚、蝙蝠、鷺等;(3)文字符號類,福、祿、壽、萬、云紋、方勝紋等;(4)混合圖案類,石榴、桃子和佛手,福、壽和蝙蝠,蝙蝠和桂花,牡丹和雄雞等。
二、傳統吉祥圖案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創新
(一)吉祥圖案的去繁取精
在古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將簡單的線條或圓點之類的圖形刻在陶器上,隨著時代的進步,簡約的圖形應用得更加廣泛,漸漸地與曲線結合,創作出各種豐富的圖案。在現代平面設計中運用這一特性,讓簡化的圖案中也能蘊含豐富的意義,為走向創新尋找一個有效的途徑。
吉祥圖案被設計師應用在設計作品中,經過了改良后仍能保留著圖案中含蓄的韻味及豐富的變化。例如石漢瑞設計的香港中信泰富集團標志,將傳統的燈籠與企業英文簡稱CTTIC字母融合起來,同時外形上將繁復的燈籠簡化取其外輪廓,形成“中”字與“中信泰富集團”名稱相呼應,既能區別于北京的母公司,又能體現出中國的傳統色彩,寓意著熱鬧、吉祥以及向上的積極態度。同樣根據這個簡化方式設計的還有香港烏龍茶標志,取其名“烏龍茶”中的“龍”作為主要形象。龍是中華民族史上最有濃烈色彩的一個典型代表,不論是威嚴的龍、舞動的龍還是飄逸的龍都有各自的表現力。圖中只取了龍最具識別度的龍頭作為重點,而龍身簡化成概括性的一筆“O”,渾厚且有力度的線條就把龍的形態勾勒一二,把龍身與文字的邊框進行組合重疊,黑色的龍與紅色的字體互相映襯,整體達到和諧統一并且具有象征符號性的視覺傳達效果。
(二)吉祥圖案的重構再造
世間萬物都是在不斷地變化中得以發展,傳統吉祥圖案亦是如此。我們可以用現代的設計手法對圖案進行改良,如切割、錯位、置構、重構等等,使吉祥圖案獲得煥然一新的組合。對于簡潔的龍紋、云紋、萬字紋等紋樣可以作為畫面元素直接應用。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設計,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以云紋為母題加以錯位的排列形式,進行重復再創造,準確表達了和諧共融的內涵。
如陳幼堅工作室的標志,巧妙地用了吉祥圖案“四喜娃娃”做設計元素。“四喜娃娃”兩頭兩體,連環相接,采用的是適形造型中的共用形,它是用幾何中形與形的部分重合和借用來造型。陳幼堅工作室標志從色彩上用的是橘黃漸變色,而古代的王公貴族所穿衣物用的多是黃色,以表示尊貴的身份,故用橘黃表示四喜娃娃的顏色,視覺上削弱了純黃帶來的尊貴感及疏遠感,更多地體現了他對工作的堅定信念及長久合作的精神;從外形上陳幼堅在原有的“四喜娃娃”基礎上做了些變化,使得標志更具有中國特色的符號,同時又蘊含著吉祥如意,美好幸福的美好愿望。
(三)吉祥圖案的形意結合
對于傳統吉祥圖案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并不是對外形照抄,而是要在切合本身主題及文化內涵的情況下加以創造,才能準確地傳達信息,才能具有深刻含義的審美價值。這個價值在于體現它的文化,而文化的博大精深、兼容并蓄則離不開中國的傳統哲學,玄生萬物,九九歸一,這種往復不是簡單的循環,而是一種升華一種創造,更是一個新的起點。
例如鳳凰衛視中文臺臺標,運用傳統“喜相逢”的構成方式,形態上與中國道教的太極圖有形似意同之妙,借用了傳說中的瑞鳥鳳和凰來表達祥瑞之意、和諧共榮,兩只鳥的尾朝外則突出了開放的媒體態度,,蘊含著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開放和溝通的特定內涵,精妙準確又恰到好處。如果只停留在吉祥圖案的簡單堆砌或組合上,我們將無法很好地對吉祥圖案中的文化內涵、觀念意義進行解讀與領悟。例如靳劉高設計公司標志,巧妙借用同心雙合、彼此相通的“方勝”這一傳統吉祥圖案作為標志,經過形的提取、衍生和再造,有水墨的、有點線面結合的形式,既能將民族性和現代感結合得很自然,又能傳達理念、富含哲理。
三、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新媒體對平面設計的表現形式可以千變萬化,這是作為提升商業價值的重要手段。從本質上看,平面設計的終極目的是傳遞信息,而不是為了把信息裝飾得更好看,新媒體在此呈現的是一種并存、互補、融合、創新的發展趨勢,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交互性,能夠以視覺、聽覺、觸覺等語言傳遞信息,還能及時反饋和互相溝通。新媒體有圖片、文字、動畫、虛擬展示等傳達形態,其中虛擬展示可以脫離傳統的展示方式,不受固定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具有模擬仿真的特點,仿佛身臨其境,達到帶動觀看者情緒的目的。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一切需要通過視覺來傳達信息的設計都離不開新媒體,借助它能讓傳統吉祥圖案乃至傳統文化都大放異彩,創造出更新穎更有特色的藝術效果。
四、結語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的突出代表,就像是中華民族的一條風景線,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和外來文化對它如何沖擊,幾千年它來依然根值于人們的心中未被淘汰。現在的平面設計相較于過去已經在慢慢地發生改變,從過去崇尚西方的潮流和觀念到近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結合吉祥圖案的創新設計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嶄露頭角,國際性的設計獎項中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這無疑是對年青一代的設計師一種極大的鼓勵。我們既要繼承傳統民族文化,更要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設計之道,才能使得中國傳統文化重煥生機。
【參考文獻】
【1】何榮.論中國傳統圖形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6(07):185-188.
【2】杭間,何潔,靳埭強.歲寒三友[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
【3】王梅林.傳統吉祥圖案在現代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包裝工程.2011(07):08-11.
【4】陳冰玉.中國傳統太極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江蘇:江南大學.2008.
【5】譚有進.平面設計的民族化表現[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3.
【6】周雯嘉.香港平面設計中中國傳統元素的探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