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瑤
【摘 要】十九大要求我們要堅持理論自信,也要堅持文化自信,更需要對民族理論抱有一顆自信的心態。在對民族理論以及政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必須要對處理和解決民族問題經驗進行深度思考,需要從發展的角度對民族理論進行詮釋,也需要讓民族理論和當前國家所堅持的民族政策進行有效的融合,進而讓多民族國家實現統一的發展。所以本文在新時代視角下分析對民族理論以及政策進行研究所應該具備的新思維,希望可以對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族理論;民族政策;研究范式;知識來源;邏輯思維
結合學術研究可以得知民族理論是當前國家利于民族統一所執行的一項政策。它也是具備中國特色的一項政治理論,經過實踐檢驗而得出的一項具有真理性的理論。而民族政策則是在民族理論指導下逐漸形成的,借鑒各種優秀的處理民族問題經驗和手法,以此在實踐中進行不斷的創新探索而得出的結果。經過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民族政策已經在引導少數民族實現文化發展和尊重各民族習俗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成果。
一、需要在新時代創新民族理論以及政策研究的范式
之前學者在對該內容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通常是將馬克思主義以及政治學作為主要研究基礎,性質研究則是主要研究手段和模式。而隨著社會學以及民族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的發展,在對民族理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不單是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專門領域的研究,也成為多學科學者共同進行探索的領域。也正是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在對民族理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出現諸多范式,也體現出不同的研究視角。
但是不能否認這一點,雖然傳統范式具備一定的不足,但是仍然體現出很強的研究價值,在當前新范式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關注到傳統范式所呈現的研究價值。本文認為在對民族理論以及民族政策進行研究時,要想對研究范式進行合理的創新,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的,一是要對研究方式進行創新性的思考,二是要對思考問題進行創新性的研討。民族問題已經不是單一的研究話題,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和不同學科學者所熱議的一項研究討論話題[1]。在對民族理論以及民主政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學者所需要掌握的資料或者是研究信息不僅僅要依靠傳統的文獻資料或者是已經形成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合理把握國家以外其他學者在進行民族研究所提出的一些合理觀點和所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民族問題是當前社會問題中的一個分支,在對民族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必須要分析該項問題產生以及進行解決時需要涉及到政治、社會以及經濟等諸多領域,也需要借助社會學、法學以及民族學等諸多學科知識對其進行正確的分析。在全新時代中對民族理論和政策內容進行研究時,需要合理借鑒其他學科進行理論研究的范式和那些具有很強應用價值的研究方法。
二、需要思考民主理論以及民族政策研究時理論知識來源和合理創新
在對該主題進行理論研究時,一些學者認為國家民族政策以及理論研究是效仿前蘇聯所呈現的模式。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所進行的民族理論是存在一些問題,必須要對當前所執行的民族政策進行多方面的反思,甚至一些學者會對理論以及政策本身進行批判。一些具備批判性的激進觀點,不僅對學術界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導致民間群眾在思想認知上出現一定的困惑。基于這些思想對人們所帶來的干擾,習近平主席在十八大以后在民族以及宗教工作的思想報告中都作出回應。在對民族問題進行把握和看待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政治上的統一,民族政策的源頭就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并且在十九大報告中進行重申[2]。
通過對習近平關于民族工作的系列講話進行內容分析,可以得知民族理論以及當前所執行的民族政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項理論成果。所以將前蘇聯模式貼在中國民族理論以及民族政策研究上是錯誤的思想。我黨在對民族問題進行處理的過程中理論來源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民族理論,同時民族理論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繼承和創新的一項理論思想。當前所執行的民族政策就是在該項理論創新和繼承基礎上所形成的,并且結合當前民族情況而制定的,有著很強的科學性和創新性。所以在對該項內容開展研究時應該對理論知識進行全面性的思考,對研究觀點以及內容實施創新分析。
三、對民族理論以及民主政策進行研究時必須要具備很強的邏輯思維,要擁有更開闊的學術研究視野
學者在對該項內容進行研究時存在學科爭論問題。如果是基于國家學科對該項研究內容進行歸類,它則是屬于民族學的學科。但是進行該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大部分學者都是從事馬克思主義原理或者是政治學等專業,雖然也有一些民族學或者是社會學的學者對該項理論進行研究,但是并不占據當前研究學者的主體。通過對最近幾年學術研究成果或者是觀點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很多學術觀點是缺乏邏輯思維的。這些學術觀點看著很是新穎,但是經不起全理論論證和推敲,在學科研究上呈現出局限性的問題[3]。所以在對該項理論內容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不僅要基于學科視野進行思考,也需要從社會結構,秩序以及分層等方面對其民族社會屬性進行研究。同時在對民族理論以及當前國家所執行的民族政策進行研究時,也需要立足心理學所提供的觀點進行結合性的思考。尤其是在對民族關系進行研究和思考過程中必須要加入心理學研究的視角,這樣才可以對民族關系進行全面性得思考,也能對民族關系進行正確的解決。
四、結論
通過對上文研究內容進行分析可知,民族問題已經不是單一的研究話題,已經成為當前國際和不同學科學者所熱議的一項研究討論話題。在對民族問題以及民族政策實施理論研究時,需要在新時代創新研究范式,提升該項理論研究的高度。同時,需要思考民主理論以及民族政策研究時理論知識來源和合理創新,對民族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論研究與指導。此外,對民族理論以及民主政策進行研究時必須要具備很強的邏輯思維,要擁有更開闊的學術研究視野。
【參考文獻】
[1]熊芳亮.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歷次黨章修訂看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創新發展[J].今日民族,2018(10):48-49.
[2]董強,聶開吉,王寧寧.新時代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第十三屆全國民族理論研究生學術研討會暨第九屆全國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教學研討會綜述[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8(05):187-190.
[3]顧海娥.民族基礎理論研究熱點回顧及反思——基于復印報刊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14年至今的選文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1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