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廷 郭美彤 潘靜巧 趙彩霞 何平


摘要:目的 為更好的將《滇南本草》藥物應用于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對其用藥規律進行總結分析。方法 選擇《滇南本草》中記載的與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五淋等關鍵詞有關的藥物146種,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資料。然后應用頻數統計方法對藥物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主治和功效統計,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藥物頻數最高,占有效藥物的56.8%,其余為淋證(18.5%)、治筋骨疼痛(17.8%)、尿血(9.6%)。藥性統計,寒性藥物頻數最高,占有效藥物的43.1%。藥味統計,苦味藥味頻數最高,占有效藥物的41.1%。結論 《滇南本草》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藥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對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滇南本草》;過敏性紫癜;用藥規律
中圖分類號:R593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6-0048-03
《滇南本草》是一部記述西南高原地區藥物,包括民族藥物在內的珍貴著作,全書共3卷流傳于世,載藥458種,這也是我國第一部地方本草專著。是云南人民長期與疾病斗爭的經驗總結,療效可靠。《滇南本草》中不僅記載了云南草木蔬菜中可作藥者,以及許多少數民族醫藥與漢族醫藥相互結合的實例,還記述了若干藥材療效的經驗及民間的秘方等。過敏性紫癜是由于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的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管內皮損傷,致使皮膚出現紫癜,黏膜及某些內臟器官出血,臨床表現為皮疹、關節腫痛、消化道出血、腎臟損害等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系統性小血管炎,而腎臟是其最常累及的臟器。中醫病名無“紫癜性腎炎”之名,根據其臨床表現,當屬中醫學“發斑”、“肌衄”、“紫斑”、“葡萄疫”、“血證”、“尿血”、“水腫”等范疇。其中皮膚紫癜是最常見癥狀,歷代多從“紫斑”、“葡萄疫”論治。《醫宗金鑒·失血總括中》指出:“皮膚出血為肌衄。”小兒素體稟賦不足,正氣虧虛是內因,主要為素體脾腎陽虛或肝腎陰虛、血熱內蘊。而外因主要為風、濕、熱、毒之邪擾動血絡,或因食用動風之品,或因蟲咬,或因誤用辛溫發散,以至風與熱互結為患,熱毒乘虛而入,灼傷血絡,血液妄行外溢肌膚而發為紫癜,內滲臟腑而尿血不止。夾濕流注關節,則可出現局部腫痛,屈伸不利。故活血化瘀是本病一大治法[1]。若關節痛,則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為更好的將《滇南本草》藥物應用于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現對其用藥規律進行總結分析。
1 資料來源
《滇南本草》在長期流傳過程中,經明清醫家增訂、補注,有關志書收編和民間傳抄,版本各異,使用不便。本文資料來源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年版《滇南本草》,該書是蘭茂所著,滇南本草整理組整理,云南省藥物研究所增補,較為科學和完備。
2 研究方法
過敏性紫癜的主要癥狀是皮疹,可伴有關節腫痛、消化道出血、腎臟損害等,如果出現腎損害,可出現血尿,屬中醫“血淋”范疇。選擇《滇南本草》中記載的與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五淋等關鍵詞有關的藥物146種,作為本次研究的主要資料。將選取的146種與關鍵詞有關的藥物用Word文檔記錄,輸入SPSS22.0尋找其中所包含的過敏性紫癜的相關功效及主治并記錄、歸類。然后應用頻數統計方法對藥物進行統計分析。
3 結果
3.1 《滇南本草》中記載具有改善過敏性紫癜癥狀功效的藥物統計分析 《滇南本草》中記載具有改善出血癥狀功效的藥物120種。其中治療血尿37種(包含淋證27種,尿血14種,尿血與淋證共同出現4種),其他具有活血化瘀止血功效的藥物83種。改善關節疼痛癥狀功效的藥物47種,其中單純治療筋骨疼痛的藥物26種,明確記載同時改善關節疼痛與治療血尿的藥物9種,其他兼具改善關節疼痛與活血、化瘀、止血功效的藥物12種。見表1。
由表1可知,《滇南本草》記載治療過敏性紫癜的藥物主治和功效中,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藥物頻數最高,占有效藥物的56.8%,其余依次為淋證(18.5%)、治筋骨疼痛(17.8%)、尿血(9.6%)。其中同時具有尿血與淋證主治的藥物占有效藥物的2.7%,同時具有筋骨疼痛與血尿主治的藥物占有效藥物的6.2%,同時具有筋骨疼痛與活血化瘀止血主治的藥物占有效藥物的8.2%。
3.2 《滇南本草》中記載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藥物的藥性統計分析 《滇南本草》中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的146種藥物中,明確記載藥性的有136種,其中性寒63種(包括寒39種,微寒19種,大寒4種,冷1種),性熱1種,性溫53種(包括溫33種,微溫18種,溫、平2種),性涼3種,性平16種。見表2。
由表2可知,《滇南本草》治療過敏性紫癜藥物的藥性中,寒性藥物頻數最高,占有效藥物的43.1%,其余依次為溫性(36.3%)、平性(11.0%)、涼性(2.1%)、熱性(0.7%)。
3.3 《滇南本草》中記載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藥物的五味統計分析 《滇南本草》中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的146種藥物中,明確記載藥性的有144種,其中藥性兼有五味的1種,味酸16種(包括酸味5種,酸澀2種,酸辛2種,酸微辛2種,微酸、辛1種,其余酸甘、酸苦、酸甜、酸微甜等4種),味苦60種(其中苦味20種,微苦1種,苦澀7種,苦甘2種,苦辛9種,苦咸1種,苦微澀3種,苦微辛3種,其余為苦甜、苦回甜、苦微酸、苦澀平、苦微澀酸、苦辛甘、苦辛微澀等14種),味甘37種(包括甘味14種,甜味2種,甘苦4種,甘平4種,甘澀3種,甘酸2種,其余甘咸、甘微苦、甘微澀、甘微辛、甘微苦澀等8種),味辛27種(包括辛味9種,微辛1種,辛苦7種,辛微苦2種,辛酸2種,其余辛咸、辛澀、辛微甘、辛微咸、辛香辣等6種),味咸3種(包括咸味2種,咸澀1種)。見表3。
由表3可知,《滇南本草》治療過敏性紫癜藥物的藥味中,苦味藥味頻數最高,占有效藥物的41.1%,其余依次為甘味(25.3%),辛味(18.5%),酸味(11.0%),咸味(2.1%)。
4 討論
過敏性紫癜多在素體虧虛的基礎上,外邪作祟。其病因病機核心為"風"、"濕"、"熱"、"毒"、"瘀"、"虛"。主要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早期多見風熱傷絡、濕熱內蘊或血熱妄行之邪實之證,治以清熱涼血、利濕解毒為主,后期以氣陰兩虛、陰虛內熱或脾腎兩虛等虛實夾雜之證為多見,多以益氣滋陰、健脾益腎等治療,清熱活血化瘀法則貫穿始末。而《滇南本草》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藥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可辨證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而且許多藥物性寒善清熱,味苦能燥泄濕邪,功能清熱利濕,適用于過敏性紫癜早期濕熱內蘊證。過敏性紫癜可伴有關節疼痛,而《滇南本草》中有許多藥物具有舒筋通絡止痛的功效。因此,《滇南本草》作為蘊藏大量寶貴的用于治療過敏性紫癜的藥物的本草學著作,對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治療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臨床上使用《滇南本草》中的藥物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比如《滇南本草》記載:大薊,一名雞腳刺,味苦、辛、微甜,性溫。入肝、脾、腎三經,消瘀生新、止吐血、鼻血、小便尿血、婦人紅崩下血。補諸經之血,消瘡毒,散瘰 結核,久不能收口,生肌排膿。味苦能清泄,清熱涼血,辛能行血,散瘀消癰。藥理研究表明,大薊全草汁能使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縮短,血沉加速,炒炭后能明顯縮短凝血和出血時間[2]。其味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截瘧等功效,主治經閉痛經、熱淋等癥[3];丁櫻教授喜用馬鞭草治療單純血尿[4]。現代臨床常應用馬鞭草(單用或以馬鞭草為主的組方)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口腔炎癥、血尿及乳腺炎,均取得較好療效。《滇南本草》中記載治療筋骨疼痛的藥物有47種,其中應用較多的當屬獨活,原文:獨活,味辛、苦,性溫。陰中之陽也。行十二經絡。療諸風,角弓反張,表汗,除風寒濕痹,止周身筋骨疼痛。又治兩脅面寒疼痛。藥理研究表明,中、高劑量的獨活能抑制或明顯抑制蛋清致大鼠足腫脹,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腫脹以及小鼠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說明其具有抗風濕性關節炎的作用[5]。且獨活對環氧化酶-1(COX-1)和環氧化酶-2(COX-2)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相同劑量時,獨活對 COX-2的抑制率大于 COX-1,袪風濕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介導[6]。此外,高劑量的獨活揮發油還具有鎮痛作用[7]。
《云南通志稿》指出:“《滇南本草》……兩百年滇中奉為至寶,不可遺也。”時至今日,《滇南本草》對云南的中醫藥的發展,特別是地方病的防治仍具有指導作用。因此對其進行數據挖掘非常必要,數據挖掘一般是指從大量的數據中搜索隱藏于其中的有著特殊關系性的信息的過程,主要有數據準備、規律尋找和規律表示3個步驟。頻數統計是中醫藥研究領域數據挖掘常用的方法之一,更是后續數據挖掘方法如聚類分析、關聯分析等的基礎。因此,對《滇南本草》中記載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藥物的數據挖掘仍需進一步深入,同時進行更深層次的臨床應用探討,對于開拓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新思路新藥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平,朱瑛,蘇艷,等.劉以敏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經驗初探-附116例分析[J].中醫藥學刊,2006,24(3):404-405.
[2]植飛,孔令義,彭司勛,等.中藥大薊的化學及藥理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1,32(7):664-667.
[3]王蔥,高天.馬鞭草臨床研究進展[J].中藥與臨床,2010,1(4):61.
[4]姜淼,郭婷,丁櫻.丁櫻教授用血尿Ⅰ方治療小兒紫癜性腎炎血尿經驗[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2):477-478.
[5]趙琦,張軍武.短毛獨活抗風濕性關節炎的藥效學研究[J].吉林中醫藥,2010,30(9):816-819.
[6]邱建波,徐清,姜笑寒.獨活乙醇提取物對環氧化酶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6):42-43.
[7]范莉,李林,何慧鳳,等.獨活揮發油抗炎、鎮痛藥理作用的研究[J].安徽醫藥,2009,13(2):133-134.
(收稿日期: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