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摘要】隨著建設行業在不斷的發展,建設工程的設計環節是整個建設項目準備工作的開始,也是能夠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因素。本文主要是圍繞著以設計為龍頭的EPC總承包模式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建筑設計;EPC總承包模式;探討
目前,由于建設行業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建設工程設計工作的開展非常不容易,不能真正的推動建設項目的發展,在社會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階段。如何實現設計與市場的對接,從而不斷提升業績水平和工作效率,還能夠發揮出建筑工程在市場競爭上的優勢。
目前,我國建設工程設計領域有兩種市場模式,一種是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模式,建設單位分別對應勘察、施工、設計、監理等多個企業;一種是在1987年開始推廣的魯布革經驗開始引入的、國際上比較普遍使用的總承包模式,也就是建設單位在建筑工程建設階段只對應的一個設計施工總承包企業。基本建設程序分為項目構建、項目的可行性、建筑的設計環節、建筑的施工和竣工后的驗收等環節。
1、傳統施工模式
1.1傳統模式的優點
在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需要對建設工程招標的內容進行設計和規定,使施工方能夠得到最基本的信息從而來完成建設任務,這就是傳統的建設模式。
傳統模式實用性比較高,客戶可以自主選擇咨詢、選擇設計單位和設計的需求;選擇監管單位和監管工程;選擇適合自己的合同。我國大部分在進行項目審批時受傳統模式影響比較大,審批比較容易通過;投資人的資金的使用比較靈活,但是會出現建設工程的在不斷的深化,需要大量的資金,需要在建設標準下再次提高建設的標準和科學性。
1.2傳統模式的缺點
在傳統的模式當中,建設項目的開展和實施是有著很大的差異,不能促進建設工程的發展,更是無法保證建筑工程的效率。因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沒有簽訂合同,導致雙方服務的對象不一致。但是建設項目是需求雙方共同努力合作的,使投資者在協調的工作中消耗大量的資金、人力、物力等。在建設工程中還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管理,使得管理成本更高。再者,建設項目在變更時會受到傳統模式的影響,雖然比較方便,但是造價管理會降低,成本管理比較高,還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另外由于責任制的劃分不夠全面,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出現雙方互推的現象。
2、設計施工總承包建設模式
2.1總承包建設的特點
2.1.1設計施工總承包是指承包商為投資者提供所有的服務如:建設項目的設計、建設項目的施工和建筑竣工以后將項目轉移給投資者的過程。這種模式是指當工程項目確定以后投資者確定即將施工的項目,施工的大概、招標承包商,再由承包商對建設項目進行設計和項目竣工后試運行的全部內容。
2.1.2使用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模式由投資者完成前期建筑工程的策劃和立項等工作,然后將建設項目設計和施工承包給總承包單位,這樣就能夠擺脫麻煩的管理工作。
2.1.3將施工方與設計單位之間的聯系從毫無關系轉變為一個共同體就是總承包商,將設計與施工完美的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大大提升建設工程的效率。
2.2設計施工總承包的優勢
2.2.1在工程建設中都是以設計為龍頭。設計可以在建設工程中屬于主體,因為建設工程設計是貫徹整個設計工程的主體,設計是整個工程的靈魂。設計對于工程的質量、技術、以及工程進度來說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建設工程的施工設計也是整個總承包的特點。
2.2.2設計施工總承包對合同的功能和規模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也讓合作的合同實行起來更加的標準化,為投資者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2.2.3設計施工總承包還可以使建設的管理更加簡潔明了,建設項目任務開展更加順利。
2.3 EPC總承包招標的程序
近幾年,我國對以設計為龍頭的建設工程項目的試運營,有著明確的操作流程。
2.3.1 在剛開始投資時,需要投資者把各種資質證明、投資計劃書和土地使用權等相關材料以文件的方式遞交給有關部門,再有相關部門進行審批。
2.3.2將建設項目備案,投資者需要將所有的材料和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備案處理,再由企業的招標部門統一規定。
2.3.3招標方式一定要公平、公正、透明,能夠滿足建筑工程項目的標準,這樣才能使保障建設項目能夠有質量的保障。
2.3.4將招標的內容進行備案,讓承包商把企業的相關材料以EPC總承包的名義進行備案,在建設項目的全部過程中都需要有監理單位的相關人員陪同下進行。
2.3.5在進行招標之前,可以把即將公開邀請函進行草擬,讓整個工作內容更加明確,使其能夠更有針對性。
2.3.6將招標的文件進行備案處理,根據不同的建筑需求對招標文件進行編寫,使其能夠滿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2.3.7 在開標時,其資格預審是在20個工作日,會將招標的內容進行詳細規定。
2.3.8評標一般都是在一天之內就能完成的。中標結束以后,招標部門會宣布所中標的公司并且將中標的內容進行備案.
2.3.9當中標結束以后,甲方乙方就會簽訂合同,再由監理公司配合EPC總承包公司一起建筑工程。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設計選擇ECP總承包的方式可以提升整個工程的安全質量,能夠掌控工程的動態,調整工程建筑的管理措施,從而能夠提高經濟效益,以此來滿足在建設工程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