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傅玄既是詩人,又是哲學家。他這兩首雜詩屬于當時盛行的“正始體”即所謂的玄言詩。西晉永嘉之后,玄風大暢,詩歌創作亦趨附時流,內容上企仙希隱,言皆玄遠。其中的哲理,也有詩意。
第一首詩共十句,講述安貧樂道的道理。這個道理是借助一次月夜飲酒的場面描寫來表現的。前四句是環境描寫:微風吹拂,月光照,萬籟無聲,詩人坐在四處無人的高臺上自酌白飲,顯得那么閑雅清高?!皬N人進藿茹,有酒不盈杯。”詩人面對的是一盤野菜,半懷淡酒。這在我們今天看來,實在寒酸無聊。但詩人感到很高雅、很閑適、很滿足。因為超然物外、遺世脫俗是當時玄言詩人們追求的時尚,他們標榜“居官無官官之事,處事無事事之心”(《晉書·劉琰傳》),一邊居官理事,一邊卻在詩中去闡發對老莊哲學的領悟,去追求那種超現實、超感官的所謂玄虛美、空靈美。“安貧福所與,富貴為禍媒?!鼻遑毎查e的生活,正是他的極樂世界:在詩人看來,貪圖富貴就會招來禍患。最后兩句“金玉雖高堂,于我賤蒿菜”,從反面進一步闡述這一道理。意思是:那些富人住在華屋高堂,雖然有許多金玉寶物,但在我看來,比蒿草還不值錢,一點也不值得羨慕。
第二首詩共六句,講述依賢遠暴的道理。前四句寫喜鵲和小鳥們隨意安家,所以沒有安全感,常常提心吊膽,害怕遭遇到毒蛇、蝎子的殘害。從而說明慎重選擇鄰居的必要,環境與人生的關系十分密切。環境(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優劣對人的心理、個性、道德、情操有直接的影響。“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自息;夷猶于圖畫詩書之內,而俗氣潛消?!保ê閼鳌恫烁T》)傅玄本人也提出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痹姷暮蠖渲苯又v述這一道理:“依賢義不恐,近暴自當窮?!币馑际牵阂栏劫t明的人,心里就踏實,用不著擔驚受怕;接近殘暴的人,難免要遭殃,這是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