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培育踐行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長效深入的教育機制、路徑、載體,扣好青年學生“第一粒扣子”,培養青年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在2018年5月至11月期間,開展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探析”研究,經過文獻整理、問卷編制、調研走訪、數據分析等工作,得出了較為準確豐富的調研結論,并通過組建“身邊榜樣”優秀學生成長分享團,面向在校低年級學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效果進行了驗證。
一、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調查問卷編制
為了全面了解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情況,以及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看法與評價,課題組認真整理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天津市委教育工委等相關文件制度10余篇、中國知網期刊文獻40余篇,并隨機選擇大學生進行訪談,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調查問卷》。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調查問卷》為無記名問卷,共包括18道題目,包含對學生基本情況、大學生的價值觀,大學生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態度、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評價、存在主要問題、教育途徑及方法的調研。
通過“問卷星”網站創建電子問卷,發放、回收問卷391份,其中有效問卷391份,參與調研的男生為105人,女生為286人,分別占樣本總數的26.85%和73.15%;年齡分布上,大一學生347人、大二學生10人、大三學生12人、大四學生17人、研究生及以上5人,分別占樣本總數的88.75%、2.56%、3.07%、4.35%、1.28%;專業分布上,教育學、管理學、法學、哲學、經濟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專業學生均參與調研;政治面貌上,中共黨員14人、共青團員345人、群眾32人,分別占樣本總數的3.58%、88.24%和8.18%;另外,學生干部275人,占樣本總數的70.33%。
二、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情況調研
(一)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家庭、學校對大學生價值觀念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在回答“你明確自己的價值觀嗎”問題時,80.31%的學生選擇“明確”,10.74%的學生選擇“不明確”,8.95%的學生選擇“說不清”。在回答“你認為以下何種因素,對自己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最大?”的問題時,29.41%的學生選擇“學校教育”、50.64%的學生選擇“家庭教育”、5.12%的學生選擇“媒體信息”、14.83%的學生選擇“朋友圈子”。
以上情況說明,大學生價值觀念已初步形成,大部分學生具有清晰明確的價值觀念,但值得注意的是,將近1/5的大學生仍處于迷茫期,價值觀念尚未形成,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個人價值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
(二)絕大部分學生認同并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少部分學生價值觀念存在一定偏差。在回答“你了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哪些”問題時,分別有97.19%、92.84%、92.58%的學生選擇“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回答“你認為自己是否已經樹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77.24%的學生選擇“已經樹立”、18.16%的學生選擇“還未樹立”、4.6%的學生選擇“我樹立的是其他價值觀”。
以上結果說明,90%以上的學生熟悉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70%以上的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要義,并能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自覺奉行,充分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青年學生凝聚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奮進力量的“最大同心圓”。但與此同時,近四分之一的學生未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甚至有5%的同學樹立的其他價值觀,這說明西方意識形態正滲透、沖擊青年學生價值觀念。
(三)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尚未形成長效機制,應從具體內容、形式、制度等方面加強活動設計。在回答“你所在學校經常開展的哪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時,67.77%的學生選擇了“課堂傳授”,74.42%的學生選擇了“報告講座”,60.1%的學生選擇了“黨員、團員培訓”,62.92%的學生選擇了“社會實踐活動”,71.87%的學生選擇了“校園文化活動”,54.22%的學生選擇了“網絡媒體”,27.88%的學生選擇了“其他”。
以上結果說明,高校運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較好地覆蓋了學生群體,并獲得了較好的效果,學校在開展教育時,能夠注重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都較高。
在回答“你認為當前高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時,60.61%的學生選擇了“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單一、形式刻板、感染力欠缺”,57.8%的學生選擇了“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濃厚”,47.83%的學生選擇了“學校缺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匯貫穿到評優創先、就業引導、社會實踐中去的有效機制”,39.13%的學生選擇了“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缺少典型人物的選樹和宣傳”。
在回答“你更愿意通過哪種途徑來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 62.92%的學生選擇了“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宣傳”,37.08%的學生選擇了“課堂學習”,39.64%的學生選擇了“形勢政策教育和革命傳統文化教育活動”,56.01%的學生選擇了“榜樣人物事跡宣講和學習實踐活動”,67.26%的學生選擇了“送溫暖獻愛心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60.36%的學生選擇了“主題文化活動”
以上結果說明,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時,在內容、形式、機制方面存在相關問題。
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思路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圍繞學生、關注學生、服務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成才成才相有效結合。在回答“你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進頭腦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的問題時,7.93%的學生選擇了“確保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高校教育事業中的主導地位”,74.42%的學生選擇了“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理想融入到國家建設、民族進步中”,14.83%的學生選擇了“促進大學生身心的和諧穩定發展,實現更大進步”,2.81%的學生選擇了“抵御西方意識形態的思潮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沖擊和滲透”。在回答“在校園文化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否對你的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問題時,48.85%的學生選擇了“很大”,45.01%的學生選擇了“一般”,4.86%的學生選擇了“很少”,1.28%的學生選擇了“沒有”。
以上結果顯示,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時,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圍繞學生、關注學生、服務學生的角度出發,使大學生樹立與時代發展同心、同向、同行的價值觀。。
(二)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形式,引領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校園氛圍,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成長、成才。調研結果顯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融入到活動設計中,運用實踐、宣講等教育形式,將知識、觀念、文化、價值有機結合,有效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側結構,實現從“需求側”拉動到“供給側”助推,設計實施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文化活動,構建優秀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優秀品質。
調研發現,用好身邊人,講好身邊事,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借助“身邊故事”深入人心,通過“身邊榜樣”鮮活生動。同時,借助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學生們更喜歡、更能夠受益。
作者簡介:李自臻(1987—),女,政工師,碩士,天津商業大學理學院輔導員,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