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春瑩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使用范圍較廣的語言,備受人們關注。我國高校重在培養復合型人才、實踐型人才,所以對于英語教學十分重視。國內學者對于英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始終沒有停止,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教學理念。任務型教學法在國外已有多年的應用歷史,并且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果。該種教學理念剛好符合外語教育教學改革的潮流和發展方向,能夠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學習動力,也能夠輕松地實現教師的教學目標。本文針對任務型教學法展開具體的研究和論述,希望能夠為高校英語教學帶來一些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 英語教學 大學英語 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2-0194-02
在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會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四級、英語六級,甚至英語八級,通常會采用“填鴨式”教學、題海戰術等。久而久之,必定使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產生厭煩情緒。與漢語相比,英語是一門全新的學科,無論在語法還是在句型構造上都與漢語有著天壤之別,一些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引入現代化教學體系,將國外的任務型教學法更好地與高校英語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其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和英語學習積極性奠定堅實基礎。
一、什么是任務型教學法
國內外很多研究學者都在研究和創新語言的學習方法。因為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礎,所以學好一門外語至關重要。對高校學生來說,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不僅是未來工作的敲門磚,更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關鍵。從宏觀的角度上來看,任務型教學法主要就是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將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接觸到的內容與所要學習的內容結合。例如預定房間、機票、參加會議、詢問旅游略圖、去圖書館借書,等等。任務型教學法可以將所要學習的任務與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做的事情聯系在一起,這樣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降低原有的學習難度。任務型教學法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占據引導地位,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沉悶的課堂氛圍。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任務型教學法的開展,一定要讓學生對語言習得理論、社會文化理論、認知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等有所了解。因為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俚語也不同,所以在開展任務教學之前,教師應當讓學生去貼近生活、感受生活,多進行一些互動交流。這樣能夠對任務教學法有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任務型教學法與交際語言教學的聯系非常密切,因為任務型教學法保留了交際語言教學中有效的語言教學思想,這一思想對提高學生的創新性和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與傳統的教學體系相比,任務型教學法能夠彌補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存在的弊端問題,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實踐性的教學體系與現有高校教學完美融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任務型教學法的優點
1.改變傳統啞巴式教學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前些年我國高校英語教學大多采用啞巴式教學的形式。很多學生存在做題會、考試會、答卷會,但真正實際應用時卻無言以對,這也是傳統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弊端。任務型教學法能夠徹底顛覆傳統啞巴式教學方式,解決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習者為了完成教師預定的任務,必須使用有意義的語言表述;教師設置相應的生活情景,供學生練習和使用。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做到學有所用、用有所說的目的,改變傳統式啞巴教學,能夠更好地提高高校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為培養多元化、全方位的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2.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與傳統教學不同的是,任務型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指導監控,幫助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情景教學任務。這樣無論是基礎差還是基礎好的學生,都能夠在任務型教學法中有所收獲,通過相應的練習和情景模擬,能夠對所學的英語有更深入的理解。有關研究學者調查顯示,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獲得感,使學生在學習英語后充滿喜悅,用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來看待這門學科,這是傳統教學體系所達不到的效果。
3.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英語是一種語言,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情景模式,讓學生通過互相交流和溝通來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任務型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明確的分工,對英語詞匯、句型、語法的掌握更清晰合理。任務教學法通常以小組為單位,對小組的綜合成績進行考核,最終評判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而此時小組內的學生會有較強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所以,此時學生的合作精神被充分激發出來,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都有很大幫助。
4.提倡學生的創造性
大學階段的學生視野較為開闊,很多高校中的學生英語基礎較好,能夠熟練地掌握課本當中的內容。此時,教師可以倡導學生用創新性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學科,在日常的任務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跳出教材局限,所使用的內容可以是教材以外的詞組和句子,也可以是之前學過的詞組和句子。任務型教學法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并非讓學生對教材上的知識點反復練習,可見,任務型教學法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由于高校中的學生所學專業不一,其日后的工作環境和發展趨勢也有不同的方向。所以,教師在培養學生英語能力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專業化和個性化教學。例如,對于導游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在日后更好地與他人用英語來介紹各國的地域風情,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著重講解地域文化、人文文化等內容,使學生能夠用創新性的眼光來看待英語這門學科,在日后的工作中也能合理地使用創新性語言。
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對于任何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效的教學發展。而對于高校英語教學亦是如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學生搜集和掌握現代真實的語言,而不是過時與虛假的語言,這樣在完成相應任務時,學生都需要承擔各自的責任與義務。每個學生的表現都關系著任務的成敗,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樂觀、主動地參與到任務教學環節,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促進其掌握英語知識都有一定的幫助。這也是任務型教學的一大優勢,在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四、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
1.教師自身的定位
在任務教學體系中,教師對自身的定位也會有所轉變。在傳統式教學理念中,教師通常認為自身是課堂的主宰者,需要主導學生的思維和教學體系,而任務型教學法則完全顛覆了這種教學理念,教師對自身的定位也有了全新的認識與了解。任務型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客體來開展相應的教學課程。教師在課堂中承擔輔助的角色,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任務型教學法使課堂角色發生了轉變,這樣能夠更好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與照顧,感覺教師與自身是平等的,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
2.教師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自身水平有著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能夠熟練掌握、熟練講解,還需要對教材以外的內容多了解、多學習,這樣才能夠向學生講解更多的趣味性內容,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有意無意間向學生滲透中西方的文化差異,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英語教學體系的養成,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英語口語表述習慣。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英語語言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很多方面。例如,中國人自古講究尊老愛幼,在遇到年齡大的人時通常會謙讓并問候,以此表示禮貌,而西方國家的老人并不希望他人說自己老,被當作老人會產生不適心理??梢姡形鞣降奈幕町惡艽?,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一定要向學生積極灌輸正確的語言表述方式,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課前要明確任務
課前教師要明確教學任務,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課前做預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如今很多教師在課上習慣使用微課教學,這樣能夠讓學生對關鍵語句、重點語法等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另外,微課教學還能夠使學生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的多元化學習。課前明確教學任務,教師在講課時循序漸進,按照事先預計的內容講解。這對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能留給學生充足的預習和準備時間,這樣在課堂上教師能夠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
課前明確教學任務,讓學生對即將所要學習的英語有更多的認知與了解,這樣學生也會有相應的心理準備?;A差的學生會積極地預習一些基礎知識,而基礎好的學生也會探索一些未知領域的內容。這樣在課堂上會有一個更活躍的氛圍,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由此可見,課前明確任務,對于提高課堂的整體質量有很大幫助。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論述了任務教學法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等內容,通過分析可以發現,任務教學法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等都有很大的幫助。任務型英語教學法起源于西方國家,并逐漸引入我國,在我國高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備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F如今英語教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其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英語能力將決定了其發展層次。所以在校期間,教師一定要注重使用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體系,將任務教學法充分融入課堂,為實現高效英語教學的多元化發展開辟新路徑。
參考文獻:
[1]于曉霞.互聯網時代下大學英語任務教學法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14):139.
[2]姜麗娟.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綜合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2.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