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箭
隨著近年來“市場化”的廣泛興起,各種市場化帶來的問題帶起了廣泛熱議。由于市屬國企承擔了大量城市發展的任務,在發展改革方面就具有與央企、省屬國企不一樣的特點,且存在明顯的地域差別,必須導致其改革發展也需要“一城一策”。
我國國有企業按不同層級分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國企、省級(含直轄市)國資委管理的省屬國企、市級國資委管理的市屬國企、區縣國資委管理的區縣國企。經過前30年的改革,在市級層面,原競爭性領域的大部分國有企業或國營企業通過出讓、改制等方式轉換為了民營企業或退出了市場,激活了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商品生產極大豐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空前繁榮,成就了經濟發展的奇跡。近10幾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各地為加快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等的投融工作,相繼成立了各類投資平臺公司,如城投公司、水務公司、地鐵公司、交通投資公司、文化旅游投資公司、新區開發公司、地產開發公司、產業投資公司等,這些公司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承載了屬地城市發展戰略的重任,與相應的城市開發建設、產業發展戰略緊密相連,部分地區市屬國企承擔的政府投資性項目的年度投資占其總投資的比例長期超過70%,不同地方的市屬國企承載城市發展任務的繁重情況也存在很大差異,總體來看,越是經濟不發達地區,政府對當地國企的依賴相對更大一些。近幾年來,部分財政相對困難地區,為彌補政府財政資金對城市建設發展支撐不足,還鼓勵所屬國企進入一些競爭性市場以賺取足夠的利潤,這就形成這些國企一方面承擔了大量的政府投資性業務,另一方面又在發展市場業務,呈現不同類別業務混合經營的現狀。
目前,中央國企經過多輪改革,去除了功能類、城市開發類企業,僅保留公益類、競爭類企業,主要從事實業類、金融類業務,并經市場竟爭不斷做大做強,部分企業進入了世界500強,成為世界級企業,為了進一步增強竟爭力,中央國企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市場化改革,受此影響,各省屬國企紛紛跟進,部分地區的市屬國企也開始探索市場化改革,有的提出以市場化為導向改革,有的提出市場化轉型發展,相繼出現了市場化招聘、市場化薪酬等改革措施,但一翻償試后發現通過所謂“市場化招聘”的人并不能解決企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形成一方面這些市場化人才達不到企業原來的希望,另一方面這些所謂人才感覺在企業難以發揮自身所長而辭職走人,更為突出的是個別企業利用市場化招聘,直接扶持剛畢業的娃娃任董事長、董事等。出現問題后,人們又開始反思什么是“市場化招聘”,難道說在某個人才市場搞個招聘會就是市場化招聘,在某所大學搞個招聘就是市場化招聘,好像又都不是,感覺就是摸著石頭在過河。搞了所謂的市場化招聘,應運而生的是“市場化薪酬”,有企業發布招聘公告時就將“市場化薪酬”定義為不低于同行業、本地區各種崗位的薪酬水平。試想,如果所有的企業都嚴格按照同一標準來制定薪資,勢必形成所有企業的薪資都一樣,好像又回到了大鍋飯時代,應該不是實施“市場化薪酬”希望要達到的目標,但如果所有企業都高于或低于同行業的薪資水平,哪參照同行業的薪資就失去了意義。另外,我國同行業的薪酬統計本就是個難題,尤其民營、個體工商戶的薪酬不透明,許多外箱人士在中國搞的是投資,賺取投資的收益,沒有薪酬的情況也很普遍,這些都可能使行業薪酬的統計出現較大失真,其參照性失去意義,導致參照其確定的“市場化薪酬”缺乏依據、缺乏操作性。在市場化考核機制的探索方面,由于市屬國企承擔了大量的政府投資性項目,而這些項目絕大多數又是公益性非盈利項目,更多體現的是城市發展戰略和社會效應,很難用具體的經濟效益考核評價指標來考核,由于政策性業務和市場性業務混合發展,成為市屬國企考核較難破解的難題。另外,在我國,政府代表國家行使國企的出資人、大股東的職權,為了支持所屬國企的發展,政府經常會向所屬企業配置一些優質資源,甚至給予優惠政策,當國企從事公益性非盈利項目時,由于沒有民企的參與,對民企就不會產生競爭性影響,但當國企市場化,利用這些資源進入市場后,就顯然造成了對民企的不公平競爭,并嚴重阻礙了民營企業的發展。
鑒于市屬國企的特殊性,為破解改革推進中遇到的上述難題,特建議:一是先明確市屬國企的分類,對應不同類別企業,理清政府作為大股東的職責邊界,強化政府對公益類、戰略功能類國企的控制,弱化對競爭類企業的直接管理,并建立分類考核評價機制,充分激發國有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活力。二是抬高認識,從更高的宏觀層面去思考市場化改革,從長遠來看,可借鑒深圳國資改革成功經驗,通過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有進有退,讓國企逐漸專注于無法實現市場資源配置的普惠性民生事業、民企不愿介入的行業,做強市場基礎,凈化市場主體,盡量讓民營資本成為市場的主力,市場自然就會起到決定資源配置的作用。另外,如果國企短時間內無法從竟爭性市場退出,一定要建立競爭中性原則,實現與民營資本的公平竟爭。三是一定要認識到市級國企改革的復雜性,不能套用央企、省屬國企改革的成果,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城市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大部分城市財源并不充足,而開發建設任務仍很繁重,需要市級國企承擔相應的責任、分擔相應任務,這就決定了這部分市級國企完全市場化的條件并不成熟,因此,市場化改革應該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經濟發展快的地區實施快一點,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實施相對慢一點,具體改革的內容也不能實行一刀切,也應該實行一城一策。(作者單位:四川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