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王鵬飛 穆霄鵬 付鴻博 杜俊杰



摘要:本試驗選用‘農大4號歐李品種,研究不同葉面肥噴施對歐李果實糖酸含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與CK相比,噴施不同濃度不同次數的磷酸二氫鈉和鉬酸銨均能降低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則不一致。與CK相比,噴施磷酸二氫鈉能提高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而當鉬酸銨濃度為0.05%時,噴施1次和2次均可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噴施3次及當鉬酸銨濃度為0.2%、0.3%時均能提高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兩種葉面肥選用0.1%濃度噴施3次,鉬酸銨的降酸效果顯著優于磷酸二氫鈉,而選用0.2%濃度噴施2次,磷酸二氫鈉的降酸效果顯著優于鉬酸銨。以固酸比進行綜合評比,噴施2次磷酸二氫鈉和3次鉬酸銨顯著提高了果實的固酸比。
關鍵詞:歐李;磷酸二氫鈉;鉬酸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
Effects of Spraying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ers on Sugar andAcid Contents of Nongda 4 Cerasus humilis Fruit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oliar fertilizers on sugar and acid contents in fruit of Nongda 4 Cerasu.shumili.s were studi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raying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ammo-nium molybdat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for different times could reduce the titratable acid content of fruitscompared with CK. The effect on soluble solid content was not the same.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spra-ying could increase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fruits compared with CK.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m-um molybdate was 0.05% ,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of fruits could be decreased by spraying once and twice,but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 of fruits could be increased by spraying three time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m-monium molybdate was 0.2% and 0.3% compared with CK. When the two foliar fertilizers were sprayed threetimes at 0.1% concentration, the acid - reducing effect of ammomum molybdat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that of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while the acid - reducing effect of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ammomum molybdate when sprayed two times at 0.2% concentration. Thesolid - acid ratio of frui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spraying two times of sodium dihydrogen hypophosphiteand three times of ammonium molybdate.
Keywords Cera.sus humilis; Sod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mmomum molvbdate; Soluble solids; Ti-tratable acid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果實品質日益受到關注。果實中糖酸組分、含量及其比例是果實品質形成過程中的最重要的內在因素,也是風味的主要決定因子,直接影響著果實的鮮食和加工品質[1-3]。
歐李(Cerasus humilis(Bge.)Sok.)是薔薇科櫻桃屬的一種矮生灌木果樹。具有高抗性、高保健、高營養等特點,與藍莓、沙棘等統稱為第三代水果。歐李種質資源豐富,不同品種的歐李果實有機酸差異較大。研究發現目前生產中種植的主要歐李品種果實糖酸比較低,是導致果實風味偏酸的主要因素[4],利用栽培技術使歐李達到增甜降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葉面施肥是迅速調節植物營養、補充果實養分、提高果實品質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植物體內微量元素鉬是固氮酶和硝酸還原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果樹上,使用鉬酸銨能促進蛋白質合成和氮磷的吸收,增強光合作用,使枝條和葉片碳水化合物的營養積累大大提高[5]。陳佳瑛[6]、魏治國[7]等研究發現,噴施不同濃度的鉬酸銨可以增加毛葉棗、紅地球葡萄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吳德宜等[8]研究表明噴施鉬酸銨可以使解放鐘枇杷降低酸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磷是磷脂、原生質以及細胞核構成的主要元素之一,參與植物碳水化合物的轉化、促進多種酶的激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還對植物吸收氮等元素過程起重要的調節作用,促進種子成熟,增加產量,增加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從而提高果實品質[9]。鄭小能等[10]研究表明,施用磷肥顯著降低弗雷葡萄的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葉面肥對歐李果實糖酸含量的影響,篩選出效果較好的葉面肥為生產應用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以山西農業大學巨鑫歐李資源圃定植的歐李品種‘農大4號為試材,樹齡4年,定植行株距為0.6 mx0.6 m,田間管理按常規水肥方法進行,管理措施一致。
1.2 試驗處理
1.2.1 磷酸二氫鈉處理對歐李植株分別噴施濃度為0.1%、0.2%、0.3%的磷酸二氫鈉溶液,且每個濃度均設置噴1、2、3次處理,花后130天第1次噴藥,隔7天噴1次,共9個處理,每個處理選取3株為試驗材料,重復3次,成熟期采集樣品,并備用。
1.2.2 鉬酸銨處理對歐李植株分別噴施濃度為0.05%、0.1%、0.2%的鉬酸銨溶液,且每個濃度均設置噴1、2、3次處理,花后130天第1次噴藥,隔7天噴一次,共9個處理,每個處理選取3株為試驗材料,重復3次,成熟期采集樣品,備用。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1.3.1 可滴定酸含量的測定 采用NaOH滴定法,準確稱取5.00 g果實樣品,研磨勻漿,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搖勻。靜置30min,吸取20mL放人100mL三角瓶中,并加入酚酞1—2滴,用標定的0.01 mol/L NaOH溶液滴定至初顯淡粉色,并在30 s內不褪色為終點,記下NaOH的用量,可滴定酸含量以蘋果酸(折算系數為0.067)進行計算,重復3次。計算公式為:
可滴定酸(%):
折算系數式中:V-樣品提取液總體積( mL);Vl-滴定時取樣液體積( mL);V2-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液體積( mL);C-氫氧化鈉標準液摩爾濃度( mol/L);m-樣品質量(g)
1.3.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打開手持式折光儀蓋板,用干凈紗布或卷紙小心擦干棱鏡玻璃面,在棱鏡玻璃面上滴2滴歐李汁液,蓋上蓋板,進行觀測,讀取視野中明暗交界線上的刻度,即為歐李果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數據分析
數據均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AS 8.0進行整理統計并作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噴施磷酸二氫鈉對果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與CK相比9種處理均能降低‘農大4號歐李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在噴施同一次數下,隨著噴施濃度的升高,降酸效果越明顯。在分別噴施1次和2次磷酸二氫鈉時,均能顯著降低‘農大4號的可滴定酸,但在同一次數下(除噴施3次外)不同濃度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磷酸二氫鈉噴施3次時,0.1%和0.3%濃度處理下呈現顯著性差異(P<0.05)。本試驗結果表明:磷酸二氫鈉噴施2次時降酸效果最明顯。
由圖2可知,與CK相比9種磷酸二氫鈉噴施處理均能提高‘農大4號歐李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在噴施1次時,不同濃度處理與對照間差異不顯著(P>0.05);在噴施2次時,3個濃度處理顯著提高了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0.05),但不同濃度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磷酸二氫鈉噴施3次時,0.2%濃度處理與CK呈顯著性差異(P<0.05)。2.2噴施鉬酸銨對果實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與CK相比9種鉬酸銨噴施處理均能降低‘農大4號歐李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在分別噴施1次和2次時,濃度越低、降酸效果越明顯,濃度0.05%和0.1%與CK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噴施3次時,濃度越高,降酸效果越明顯。說明噴施3次鉬酸銨降酸效果最好。
由圖4可知,在噴施1次鉬酸銨時,與CK相比0.05%濃度處理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1%和0.2%濃度處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不同濃度處理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噴施2次時,與CK相比,0.05%濃度處理也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1%和0.2%濃度處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0.2%濃度處理與CK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噴施3次時,不同濃度處理與CK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噴施磷酸二氫鈉對果實固酸比的影響
由圖5可知,與CK相比9種磷酸二氫鈉噴施處理均能提高‘農大4號歐李果實的固酸比,并且在噴施同一次數下,隨著噴施濃度的升高,固酸比也隨之升高。在噴施1次時,0.3%濃度處理下與CK差異顯著(P<0.05);在噴施2次時,不同濃度處理與CK相比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噴施3次磷酸二氫鈉時,0.2%和0.3%濃度處理與CK差異顯著(P<0.05)。其中,噴施2次時提高固酸比的效果最明顯。
2.4 噴施鉬酸銨對果實固酸比的影響
由圖6可知,9種鉬酸銨噴施處理與CK相比均能提高‘農大4號的固酸比。同一次數下,均是濃度在0.1%時固酸比升高最明顯。在噴施1次時,不同濃度處理與CK相比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但不同濃度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噴施2次時,0.05%和0.1%濃度處理下與CK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噴施3次時,不同濃度處理與CK相比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噴施3次提高固酸比的效果最明顯。
2.5 同一濃度不同藥劑處理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圖7)表明,在0.1%濃度處理下,噴施1次和3次鉬酸銨比磷酸二氫鈉降酸效果明顯,且在噴施3次時二者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0.2%濃度處理下,噴施1次和2次磷酸二氫鈉比噴施鉬酸銨降酸效果明顯,且在噴施2次時二者呈顯著性差異(P<0.05)。噴施磷酸二氫鈉處理‘農大4號歐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噴施鉬酸銨處理,但差異均不顯著(圖2、圖4)。
3 討論與結論
糖酸是果實品質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內在因素,糖酸比歷來被認為是衡量果實風味的重要指標,糖酸比過高,則果實味道偏甜而單調,糖酸比過低則風味偏酸而難以食用,都不符合果實高品質要求。本研究中,噴施不同濃度不同次數的磷酸二氫鈉溶液和鉬酸銨溶液,與CK相比均能降低‘農大4號歐李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但在0.1%濃度處理下,噴施3次鉬酸銨降酸效果明顯,且在噴施3次時二者呈顯著性差異(P<0.05)。在0.2%濃度處理下,噴施2次磷酸二氫鈉降酸效果最明顯,且呈顯著性差異(P<0.05)。吳德宜等[8]認為解放鐘枇杷在噴施吲熟酯和鉬酸銨后,均有降低果實含酸量和提高還原糖含量的作用,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噴施不同濃度不同次數的磷酸二氫鈉,均能提高‘農大4號歐李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噴施磷酸二氫鈉比噴施鉬酸銨效果好。這與劉美英等[ll]對‘紅將軍蘋果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其果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以固酸比進行綜合評比,噴施2次磷酸二氫鈉和3次鉬酸銨顯著提高了果實的固酸比。‘農大4號為歐李高酸品種,且為加工主栽品種,主要用于制汁、釀酒,本試驗結果應進一步在鮮食歐李品種上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Pangborn R M.Relative taste intensities of selected sugars andorganic acids[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1963, 28(6):726 -733。
[2] 王艷秋,吳本宏,趙劍波,等.不同葡萄糖/果糖類型桃在果實發育期間果實和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變化及其相關關系[J].中國農業科學,2008,41(7):2063 -2069.
[3]姜鳳超,王玉柱,孫浩元,等.‘改良白鳳桃果實發育過程中糖分及代謝酶活性的變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2(2):157 -161.
[4] 王鵬飛,曹琴,何永波,等.歐李果實發育期糖和酸組分及其含量的動態變化特性[J].西北植物學報,2011,31(7):1411 - 1416.
[5] 甘衛堂,廖強,周全光.鉬酸銨對靈山香荔成花與坐果的影響[J].廣西熱帶農業,2005(6):12 -13.
[6] 陳佳瑛,王松標,徐偉,等.3種葉面肥對毛葉棗果實品質的影響[J].福建果樹,2009(1):29 -30.
[7] 魏治國.鉬酸銨在紅地球葡萄延后栽培中的應用效果[J].山西果樹,2013(5):56.
[8] 吳德宜,方金強,張愛加,等.噴施吲熟酯和鉬酸銨對解放鐘枇杷增糖降酸的效果[J].中國南方果樹,2004( 6):66 -67.
[9] 胡建芳.鮮食葡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10] 鄭小能,王生海,柳苗苗,等.不同磷鉀肥施用量對設施葡萄果實品質和產量的影響[J].新疆農業科學,2018,55(7):1227 - 1235.
[11] 劉美英,宋世志,宋來慶,等.噴施葉面肥對‘紅將軍蘋果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果菜,2017,37(4):43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