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濛
摘要:公共圖書館肩負著為社會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提供文化娛樂的職能。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要覆蓋到社會不同的人群,做到一視同仁。目前大部分公共圖書館都開始重視創新服務,開展了針對特殊群體讀者的服務,但各項制度還不夠完善。公共圖書館應針對這類讀者群體創新現有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促進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服務 特殊讀者群體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1-0098-02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公共文化的服務機構,是文明建設以及知識文化傳播的重要推動力,它不同于專業圖書館,既可以為普通居民讀者服務,也可以為特定讀者群體服務,如老年人、殘障人士、未成年人、失業人員等。[1]
現代圖書館要做好創新服務,需要加強對特殊群體的服務,多加引進適合他們的刊物,盡量為他們提供便利,為他們帶來便捷的服務。要為他們提供非專業的圖書(包括通俗讀物、期刊雜志和參考書籍)、公共信息、互聯網的連接及圖書館教育。但是從當前我國圖書館的服務形式來看,對特殊人群的服務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同時這也是提高圖書館服務能力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
一、公共圖書館創新服務的意義
(1)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的正式施行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公共圖書館事業步入法治化發展新時代的一種標志,為依法治館提供了法律依據,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四章寫到,“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考慮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積極創造條件,提供適合其需要的文獻信息、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現代社會公共圖書館不能一直不變,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增加創新性,提高辦事效率,合理利用公共圖書館這一平臺做好特殊群體讀者服務工作。
(2)公共圖書館服務職能的體現。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社會知識傳播過程中,圖書館處于中心地位,其重要職責之一即為知識服務,圖書館工作人員有責任通過相應方式將文化服務無差別地提供給殘障人士。”可見“讀者”是公共圖書館事業創新發展的動力,特殊群體讀者更應該受到重視,現代公共圖書館有協助他們解決利用各種文獻資源遇到困難的責任與義務,讓公共圖書館“以讀者為本”的服務職能發揮出來。
二、創新服務中的不足
(1)傳統服務方式的局限性。隨著社會進步發展,人們思想的進步活躍,傳統的讀者服務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也不能適應現代圖書館事業的創新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讀者了解圖書館針對他們所開展的各種特色服務與對圖書館各類資源的利用。
(2)服務意識的欠缺。我國的公共圖書館中能夠對特殊群體讀者開展專門服務的數量目前不是很多,可以說是偏少,人們對這一方面的認識也明顯不足,圖書館館員普遍缺乏為特殊群體讀者提供服務的覺悟與經驗。
有些公共圖書館雖然設置有專門的少兒閱覽室、殘障閱覽室,在采購館藏資源時,卻沒有意識到要先去調查這類群體讀者的閱讀需求。讀者服務與讀者需求的不對等,會使針對特殊群體讀者的專門閱覽室人流量很小,發揮不出它應有的作用。
三、特色服務的思考與創新
以鄭州圖書館為例,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總結了圖書館館員面對老年讀者、殘障人士、服刑人員的創新服務,以及在為特殊群體讀者創新服務方面的經驗。
(一)老年讀者的創新服務
全國老齡辦發布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增加859萬;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增加了827萬。預計到2050年前后將達到4.87億,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比例將達到峰值。
進入老齡化社會,可以預見隨著時間推移,公共圖書館中老年讀者比例會逐漸增高,公共圖書館開展專門的老年讀者服務勢在必行。
(1)創造舒適閱讀環境。鄭州圖書館逢節假日人流量大,常常一座難求。為應對這一狀況,鄭州圖書館的覽室專門設置了老年讀者專座,并貼有專門的標志,供讀者區分。老年人專座設置時應該選擇那些采光好、寬大舒適的位置,舒適的閱讀環境是開展讀者服務的基礎。[2]
(2)提供特色服務。針對老年讀者的特殊性,圖書館應有便利服務,在閱覽室配備放大鏡、老花鏡、醫藥急救箱等;為老年讀者辦理退證業務時,如果老年人行動不便的,可以在核實身份后,由其家人代為辦理;定期在老年讀者群開展閱讀需求與閱讀偏好的調查,讓老年人自己成為訂閱書報刊的主導者。
(3)送書上門服務。圖書館應該針對那些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讀者,把服務延伸到敬老院、休養所等老年人比較集中的地方,開展送書報刊到家的服務,老年讀者可以通過電話、網絡預約自己想看的書籍。
(4)組織老年讀者活動。以老年人的興趣為主題組織活動,吸引他們主動參與,不僅可以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還能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讀者活動是實現公共圖書館社會再教育職能的一種重要途徑。如舉辦專題講座活動、書法繪畫展、攝影展、原創詩歌展等,以保健健康、實時熱點、游樂休閑等老年人感興趣的點為主題。除了邀請專家作報告,還可以邀請在此方面有專攻的老年讀者親自講,做到真正的以讀者為主導、圖書館為協作。組織老年讀者活動為興趣相投的老年讀者搭建了一個平臺相互交流、切磋,他們能夠在活動與交流中重拾愛好,重燃創作熱情。
(5)舉辦信息技術培訓。鄭州圖書館閱覽室有多功能升降桌、電子閱報機、自助檢索查詢機、自助借還機等電子設備,但是老年讀者并不習慣使用這些,還是喜歡傳統的人工服務。事實上這些電子設備會提高辦事效率,為讀者帶來便利。面對這一普遍狀況,圖書館應該開辦一些適合老年人的培訓,多舉辦一些活動,為老年讀者講解時要簡單明了,淺顯易懂,爭取為老年讀者的閱讀提供最大的便利。
(二)殘障人士的創新服務
一所公共圖書館應該設置有無障礙閱覽室,為殘障人士專門配備資源。鄭州圖書館殘障閱覽室內設有專門適合殘障讀者的桌椅及其他配套設施;閱覽室放置有盲文圖書,電腦操作系統是針對視障讀者安裝的,這些都適合視力障礙的讀者,視障讀者能夠通過語音軟件閱讀圖書、查找資料。此外,在其他閱覽室也有專用放大儀,有視力障礙的讀者與年紀大視力下降的讀者即使不到殘障閱覽室,也可以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
在今后的服務中,鄭州圖書館計劃開展盲人電影展播,通過用語音向讀者表述電影的內容。[3]
(三)為服刑罪犯提供創新服務
鄭州圖書館是“國家一級圖書館”,也是社會教育中心,服刑罪犯是社會上一類特殊群體,公共圖書館有責任與義務為他們提供服務。鄭州圖書館目前為齊禮閆戒毒所、石佛戒毒所、石佛監獄等定期漂流書籍與雜志,給他們送去知識,送去來自圖書館的關懷。工作人員通過研究了解服刑人員的情況與心理狀況,挑選適合他們的書籍,如心理健康類、法律類的書刊。服刑人員通過閱讀有益的、積極向上的內容,能夠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地面對今后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季墨.公共圖書館“針對特殊群體讀者 提供特色服務”意識的提升與方式的改變——以大慶市圖書館為例[J].卷宗,2018(4):137-138.
[2]黃萬紅.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問題的反思[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3,26(2):81-94.
[3]石曉楠.淺談圖書館如何為弱勢群體提供優質服務[J].中國西部,2017(1):60-62.
[4]劉燕.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品牌建設的創新實踐——以寧波地區公共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12):23-30.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