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嵐
【摘要】學生音樂記寫能力的培養對于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音樂教學中缺乏記寫練習。本文闡述了什么是音樂的記寫,音樂記寫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如何制定明確的記寫教學學段目標,把握記寫教學的總方向;如何活用循序漸進的音樂活動,提升音樂記寫教學的趣味性;如何巧用音樂筆記本,構建激勵性發展性的記寫評價標準三方面來闡述小學音樂記寫教學有效實施的經驗。
【關鍵詞】音樂記寫;目標;音樂活動;音樂筆記本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當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筆者深入一線,聆聽了數百節的音樂課。發現音樂課大多都能圍繞音樂要素進行各種音樂活動,孩子時而唱,時而動,時而討論,熱鬧非常。但是指導學生靜下心安靜記記寫寫的教學環節非常少,幾乎沒有。那么音樂記什么寫什么呢?音樂記寫有什么意義呢?那又該如何去操作呢?筆者在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與探索。
一、什么音樂教學中的記寫
音樂教學中的記就是記錄,在音樂記錄過程中,隨著音樂要素有規律的出現,聽覺主體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對音樂形象及要素的記憶和再現。音樂的記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線條、色塊、圖形、圖譜或樂譜記錄的方法。音樂記錄是小學音樂階段音樂學習的內容,音樂記錄能力更是一種綜合運用音樂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主要由音高感知力、音程感知力、節奏感知力、調式感知力、音樂內心聽覺表象能力、旋律走向的判斷能力、音樂的識譜能力、音樂分析能力等組成。培養學生音樂記錄能力是增強學生音樂整體素養的有效通道。
音樂教學中的寫指的是運用音樂材料進行音樂創作嘗試與練習。它包括節奏類與旋律類的改編與創作。節奏類:節奏補充、節奏變化、節奏重組、節奏自創。旋律類:旋律補充、旋律變奏、二聲部旋律構建、旋律自創。音樂寫的能力也是一種綜合運用音樂的能力。學生能夠運用已知的音樂知識,將音樂素材進行整合與組織,進行即興的使用,來表現某種特定的音樂形象或者情感的能力。
二、目前音樂課記寫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教師重視記寫但是教學時候卻困難重重。筆者與基層學校各類教師進行交流,大量聽課,并進行了問卷調查。發放問卷279份,76.7%的教師認為培養學生的記寫能力非常有必要,課堂上有對學生進行記寫訓練的教師占到86.38%,這說明記寫已經引起大多數教師的關注。但是88.89%的教師認為學生的記寫學習存在學習困難。其次音樂記寫教學在現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是比較低效的,大都是為了學習節奏、樂譜而進行,教授的方式大多是單一機械的,缺乏趣味性,沒有在音樂活動中去學習。再次,目前記寫教學學段目標不清晰。通過調研可以發現,有的教師在低年級就進行過于復雜的節奏聽辨記錄創編,而有的教師在高年級又進行過于簡單的記寫練習。大多數教師對于記寫學段目標缺乏清晰認識,概念模糊,學段、年級銜接出現問題。記寫方面出現的困難制約了教師有效進行記寫的研究與實施。
三、如何進行較為有效的音樂記寫教學
制定明確的記寫教學學段目標,把握記寫教學的總方向。
記寫教學學段目標如果不清晰,就會造成記寫教學內容呈現散點狀,沒有在一個螺旋上升的系統中去考慮記寫的目標究竟是什么。因此針對每一個學段乃至每一冊制定富有內在聯系的,系統性的教學目標尤其重要,這是保證記寫教學有效推進的一個前提。筆者從音樂要素的感知出發,從節奏、節拍、旋律、速度、力度、音樂記號、曲式、演奏形式、演唱形式及樂器伴奏這十個方面進行記寫目標的細化,針對每一個方面學生記和寫分別應該達到什么能力程度進行了規劃,在記寫的能力目標上呈現結構化設計。
以一二年級節奏基本要素記的能力目標設定為例。一年級上學期:能夠用圖譜或節奏符號記錄節奏XX、X、X—組合;能用線條畫出音的長短。一年級下學期:能夠掌握新節奏“0”,用圖譜或節奏符號聽辨記錄節奏組合。二年級上學期:復習鞏固節奏“XX、X、X—、0”,記錄節奏型組合。二年級下學期:能夠掌握新授節奏“XXXX”,記錄包含新授節奏型的組合節奏。
以一二年級節奏基本要素寫的能力目標設定為例。一年級上學期:能夠運用所學節奏,根據兒歌編寫節奏。一年級下學期:能運用所給的節奏型,編寫兒歌節奏。二年級上學期:能運用學過的節奏型創至少一個小節2/4拍的節奏組合。二年級下學期:能運用所給的節奏型按照節拍創編兩個小節2/4拍的節奏組合。
從節奏要素的記寫目標設定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各個學段有了細化的記寫能力目標并且由淺到深。系統化的目標確定避免了目前教學中記寫目標混亂的情況,為記寫的有效實施制定了風向標。
四、活用循序漸進的音樂活動,提升音樂記寫教學的趣味性
很多老師在記寫教學中運用的方式單一,喜歡運用機械式的練習方式,并且急于求成,忽視學生音樂經驗的積累。音樂教學失去美感,失去童趣,失去音樂教學最重要的審美體驗。因此,設計富有美感、趣味、步步推進的記寫教學活動是記寫教學有效進行的重要部分。以一年級為例,介紹筆者在教學中循序漸進、由簡到難較為有效的節奏趣味記寫四步法。
筆者在節奏記寫教學中運用了聽辨——圖形表示——圖形結合節奏譜認知——記寫規范節奏譜這樣四步的教學方法,在記寫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從易到難,從聽到寫,從感性到理性,較為輕松愉快地掌握了音樂要素的記寫。以一年級學習“xx x”為例第一步:從節奏的長短入手讓學生在各種聽辯、律動、拍踏等音樂活動中感受x和xx的時值長短。先嘗試用線條的長短來記錄聽到的節奏。如“”表示“xx x”。線條可以依據學生的自主創編換成其他線條和圖形。第二步:在學生能夠充分感受了x和xx 的時值后,可以在一個固定的方框里面運用線條記寫一拍的節奏型,如。第三步:在學生熟練掌握x和xx在一拍里面的線條組合后開始認識x 和xx 的節奏譜,并可以運用節奏譜進行固定方框內一拍的聽記。如。第四步:脫掉方框,運用小節線取代,進入規范的節奏譜記寫方式。如。這樣循序漸進的進行記寫可以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無痕地學會基本節奏型的聽記。
五、巧用音樂筆記本,構建激勵性發展性的記寫評價標準
音樂課程希望能呈現多元的評價方式,希望能讓發展性評價融入到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通過課堂授課,下校調研等方式發現音樂課堂筆記本就是學生進行記寫和記載學生音樂成長過程最好的載體。經過實踐研究,筆者用活了筆記本,使它成為了課堂記寫本與成長記錄冊二合一的評價手冊,促進了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學生的筆記本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記記寫寫、涂涂畫畫(課堂記寫小練習)。第二部分:我的音樂之星(教師對學生課堂記寫練習的批改與課堂表現評價)。第三部分:我參加的藝術活動(學生課外的藝術活動照片)。第四部分:期末音樂會(期末音樂會參加的節目單和照片)。筆者發現學生們都很精心裝扮自己的筆記本,有的學生還畫上插圖。翻開筆記本,可以看到學生的記寫由稚嫩到逐漸規范,可以看到學生音樂課內課外成長的點滴。這樣的一本多元化的音樂筆記,及時記錄了教師的評價與反饋,促進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也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六年積累下來,這一本本音樂筆記本就是學生音樂學習成長的見證。
小學音樂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及掌握必要的學習音樂的“工具”會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音樂的記寫就是一種學習音樂重要的“工具”。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的深度與廣度,研究的方法與手段都還處于初級階段。如何讓學生更有效的掌握這種工具,需要教學工作者繼續進行大量的研究,需要從不同角度探討提高學生記寫能力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馬明明.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J].黃河之聲, 2014.
作者簡介:(1977—),女,本科,一級,廈門市思明區教師進修學校。